走进红楼梦中人 | 《老树着花说贾母》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3-08-15
手机版

  

  

  主讲嘉宾:张云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编审

  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长

         《红楼梦》是家族小说,讲的是家庭生活的故事。贾母则是贾府这个累世同居的贵族之家中最年长者,被尊做“老祖宗”。她的存在明示了封建宗法家庭组织的机构特征,即严格的等级制。事实上,也正是作为最高家长的贾母,维护了作为封建宗法家庭的贾府内部结构的稳定,在她的护佑之下,才有了贾府表面的和平及大观园的女儿世界。贾母是贾府由盛到衰的亲历者,她的一生就是百年贾府的缩影。大观园女儿们的才貌或有高出于贾母的,而要看其归宿,则无一人能及贾母的福寿安康。《红楼梦》“万艳同悲”的女性悲剧意义,因有老太太这个鲜明对比,而越发得以彰显。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聊聊贾母这个人物。

  一、高居“宝塔尖”的家长

         

         贾母出身在“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金陵世勋史侯家,嫁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荣国公贾家,从“作重孙子媳妇起”到“有了重孙媳妇”。从嫡亲的关系论,她嫁给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生了贾赦贾政两个儿子,到有了重孙子贾兰,四世同堂,是贾府活着的“老祖宗”。

         我们读小说的五十三回,“除夕祭宗祠”,就能感觉到,贾府犹如一个金字塔,祭宗祠的过程,仿佛由底座至塔顶拾级而上,读者从中大致可以领略到封建宗法家庭的内部结构及其运作原理。贾母是一品诰命,是家里最年长的家长。因有“孝道”这一封建伦理在,贾府上下惟贾母马首是瞻,这样一位老太太,对封建家族的内部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母亲,贾母算不上成功。但因她懂得“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的道理,很能自我开解。读小说的我们看得到,她对儿子和媳妇都不甚满意。对两个儿子她是“恨铁不成钢”,对两个儿媳则有些“牛粪不上墙”的无奈。长子贾赦顽劣可厌,袭着一等将军却“在家高卧”,官也不好生做,既贪且淫。为了石呆子的几把古扇,任由贾雨村迫害得石呆子家破人亡,还认为雨村能干,儿子贾琏但有异议就被他打得烂猪头一般。五十多岁的人了,还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地收在房里,整天带着小老婆们喝酒。鸳鸯抗婚,贾赦就威胁她说跳不出他的如来掌心,致使鸳鸯在失去了保护她的贾母之后不得不自尽。作为长子,贾赦故意挑拨二弟贾政一房的嫡庶矛盾,声称将来的官必由庶出的贾环承袭,给了他非分之想。贾赦的妻子邢夫人,是一个“婪取财货为自得”的人。她禀性愚犟,平日里一人不信一人不靠,却是无底线地讨好贾赦,亲自为丈夫拉纤说媒,帮着丈夫算计婆母的贴身丫头。她自己无儿无女,对继子继女只是懑对,问贾琏只会要钱,责迎春不会争宠,对儿媳凤姐更是逮到机会就给她没脸,对婆母也没有半点真情与孝心。

         次子贾政迂腐乏味,虽说打小就酷爱读书,却并未从科举上出身,也是靠祖荫做了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因其能力平平,虽放了几年外任也未得升迁,养着一群帮闲文人,无甚识人之才。与乃祖乃父没法子比。在家里,贾政也是“不耐俗务”,对宝玉的管教只会往死里毒打,庶出的贾环猥琐得上不得台面。赵姨娘这样的妾他一味偏信,宠得她搅家精一般闹得上下不宁。其妻王夫人在婆婆贾母跟前“没嘴葫芦”一般,是个木头人,并不会温暖老人家的心。抄检大观园撵走晴雯,她是先斩后奏,并不顾忌晴雯乃老太太派给宝玉的。难怪贾母有时会感觉他们的表面孝顺都是在虚情假意地应付她。

         得亏作为祖母,贾母还找到了些许人生乐趣。孙辈们真心爱戴她,她的隔代之爱几乎遍及孙辈及他们的同龄人。荣府的嫡亲孙辈宝玉、贾琏自不待说,宁府的贾珍她也给予关照。贾母没有一般祖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她对孙女们一样疼爱。她没有门户之见,对孙女们一视同仁。惜春是宁府那边的,没有了母亲,与嫂子又不睦,她一并接来与嫡亲孙女迎春、探春一样带在身边。林黛玉、史湘云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因都是孤儿,她接来教养。薛宝钗、邢蚰烟不过是儿媳家的亲戚,她也给她们提供安稳的乐园。

         贾母偏疼宝玉和黛玉,第二十九回,宝玉因黛玉又提及金玉姻缘的事而生气摔玉,惹得黛玉大哭大吐,过后两人还不肯就好,贾母哭着抱怨说他们“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足见她对宝黛的深心爱护。贾母对黛玉的呵护,如母亲一般细微,过年放鞭炮,她将黛玉搂在怀里护着。各房按例孝敬她的新鲜菜肴,她也要挑着让人送给黛玉和宝玉吃去。

         贾母溺爱宝玉,把他放在女孩堆里养着。她曾跟王夫人分析宝玉说:“别的淘气都是应该的,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正是基于这种观察,贾母不担心宝玉变坏,不像王夫人那样不放心宝玉,以至于草木皆兵,看到个漂亮、聪敏外露的女孩子就担心宝玉被她勾引坏了。贾母对宝玉的理解远远深于作母亲的王夫人。

         安享晚年的贾母看起来不问家事,但她却一直如润滑剂一般,维系着贾府大家族这台机器的日常运转。她的维系刚柔并发,饱含了老人家终其一生的生存智慧。

         贾政与宝玉父子关系紧张,在第三十三回中,贾政毒打宝玉,王夫人劝阻不力,贾母不得不拿出母亲的身份,靠宗法家庭中亲权神圣不可侵犯来打压儿子搭救孙子。第四十七回,贾赦看上贾母的大丫鬟鸳鸯,邢夫人亲来做媒,贾母气得指责邢夫人“贤慧也太过了”、“由着你老爷性儿闹”、“他逼着你杀人,你也杀去?”以此保护了鸳鸯,使贾赦与鸳鸯的主奴矛盾得到缓解。贾赦好色、顽劣,在中秋家宴上借讲笑话发泄对母亲“偏心”的不满,因为这个儿子执拗,贾母为了不引起大的家庭冲突,在贾赦将迎春许配给孙绍祖时,贾母曾试图劝阻,见他不听也只好作罢。

         第四十四回,凤姐生日聚宴,贾琏趁便在家中与鲍二家的淫乐,凤姐无意中撞见撕闹,贾琏恼羞成怒,持剑追杀,凤姐投到贾母怀中要老祖宗救命,贾母赶走贾琏,劝凤姐不要吃醋,说馋嘴猫儿偷腥不算什么,并派人安慰夹在琏凤夫妻之间受了气的平儿。贾琏和凤姐夫妻之间的矛盾以贾母威逼贾琏向凤姐赔罪而得到解决。

         贾母八旬寿辰,本家的喜鸾、四姐儿随母进府拜寿,贾母吩咐下人:“我知道咱们家里的男男女女都是‘一个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未必把他两个放在眼里。有人小看了他们,我听见可不依”。以此警醒家下,免生不快。这样体贴下情,也是贾母能团结族众的一个明证。

         平日里贾母虽安享尊荣,但她的警惕性很高,每当太监过府,她便心乱惶恐。第十六回,六宫都太监来宣贾政入朝,起先不知是为加封元妃事,贾母惶惶不安,不住地使人飞马来往报信。

         贾母深知大家族之积弊与守成之难,家庭管理方面,她经得多看得透,心中有数。她曾十分自豪地说:“当年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了。”(三十五回)贾母年轻时是理家好手,只一件事就能看出她当年杀伐决断的影子。

         第七十三回,贾母闻知宝玉因有人跳墙入园受到惊吓,立马警觉到“各处上夜都不小心”,“只怕他们就是贼”。探春报告有婆子聚赌,她马上把“耍钱”与“吃酒”,与“门户任意开锁”,与“藏贼引奸盗”联系起来,并想到园内皆系女人,“再有别事,倘略沾带些,关系不小”。于是,下令“即刻查了头家赌家来,有人出首者赏,隐情不告者罚”。处理起来则雷厉风行:“骰子牌一并烧毁,所有的钱入官分散与众人,将为首者每人四十大板,撵出,总不许再入;从者每人二十大板,革去三月月钱,拨入圊厕行内”。这般的敏锐、果断,足见贾母的凌厉与能力。

         第七十一回,荣府两个守夜看门的婆子顶撞东府的尤氏,凤姐让人拘了给尤氏处罚。邢夫人当众给凤姐没脸,凤姐私下哭肿了眼也不曾抱怨。贾母知道后,道:“这才是凤丫头知礼处。难道为我的生日,由着奴才们把一族中的主子都得罪了也不管罢?”

         凤姐有她的缺陷,但贾母懂得用其所长,她对凤姐的喜爱也是真心的。第三十八回,王夫人怕贾母惯坏了凤姐,贾母笑道:“我喜欢他这样,况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这样。横竖礼体不错就罢,没的倒叫他从神儿似的作什么。”这样营造出来的家庭气氛,才是严肃活泼的。

         老太太惜老怜贫是一贯的,第三十九回,贾母以一品诰命夫人之尊,接待从乡下打抽丰来的刘姥姥,欠身问好,命人端椅子给客人坐,口称“老亲家”拉家常。这样亲切,越显得贾母从容、高贵。同样的初见场景,王熙凤则是端足了架子以震慑刘姥姥。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留下刘姥姥住了两三天,在大观园吃喝玩乐,临走贾府送了她一车的吃穿用物并一百多两银子。贾政曾说“自祖宗以来皆宽柔以待下人”,这话应该不假,贾府能历数代而能坚守宽柔家风,当是贾母以身作则的缘故,如果她为人刻薄,此风必早已失。

  

        二、作为贵夫人形象的文化意义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一部真正叙写贵族世家的小说。贾府富贵显赫的声势,主要是通过几个婚丧喜庆的大事加以表现的。而贾府贵族的精雅生活则是通过以贾母为中心的日常起居,及内眷的文化娱乐来体现的。从描绘贾府这个贵族之家的日常生活的艺术境界的形成来看,贾母这个贵妇形象是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的。贾母是宁荣二府这个贵族大家庭的生活主角,这位“多福多寿多儿孙”的“老祖母”,是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境界”的贵妇人形象。这里说的“境界”,远高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气质”和“神韵”,其重在气派和见识。

         贾母出身在世家侯府,嫁到公府大族,虽没有黛玉、宝钗、探春那样高深的学问,却因生长环境优越,又有“大惊小险千奇百怪的事”的种种磨炼,见多识广,掌握了相当丰富的文化知识。她对诗文、小说、故事、戏曲、曲艺、音乐、对联、酒令、灯谜、棋牌等,可鉴赏的鉴赏,能玩乐的玩乐,对艺术作品也能给予适当的评价;贾母对礼俗、饮食、游赏、服饰、器用以及居处陈设等也都很在行。

         过去说:“三世仕宦,才晓得穿衣吃饭”,贾府的“富贵家气象”主要体现在以贾母为代表的家居生活之中。这个不难理解,细读小说就能看到。在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分析分析。

         《红楼梦》中描写吃饭的情节很多,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有一个细节描写,很有典型性。贾府夜宴的豪奢,作者不去描述菜肴,却落笔于筵厅气氛的烘托上,特别是花厅的陈设,显示了钟鸣鼎食之家的气派。

         贾母花厅之上共摆了十来席。每一席旁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又有八寸来长四五寸宽二三寸高的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着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吊,里面泡着上等名茶。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

         文中的“炉瓶三事”是那个时代北京的特定术语,指香炉、香盒、箸瓶。“璎珞”是一种特殊的装饰品,来自印度,一般是挂在佛教的莲座之上,由彩绣锦缎、流苏连缀而成。小说中写陈设还写到瓶插“岁寒三友”和“玉堂富贵”。“岁寒三友”指松枝、竹枝和折枝梅花;“玉堂富贵”是折枝牡丹或芍药。

         开眼吧?这就是钟鸣鼎食之家的豪奢,不似《金瓶梅》中写西门庆家宴饮,喜欢罗列大碗小蝶的各色菜肴。

         贾母自称很会收拾屋子,第四十回,在黛玉的潇湘馆,贾母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说院子里头没有桃杏树,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而不配。她讲起被凤姐错认作蝉翼纱的“软烟罗”时,看似漫不经心,却带有沧桑华丽的年代感,充满了老牌贵族的气派。她说软烟罗有雨过天晴、秋香、松绿、银红四样颜色,“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身为皇商贵妇的薛姨妈听了,竟至于感慨说“连我也没听见过”。可知贾母的见多识广。当看到薛宝钗屋里布置得如雪洞一般时,贾母感觉女孩子不该也不能这样素静,便叫过鸳鸯来吩咐道:“你把那石头盆景儿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以黑白灰为色调,显见她收拾房间的意趣高洁。

         贾母对音乐鉴赏颇有自己的独特感悟,她知道借着水音会更好听。第七十六回就曾写到她赏月品乐,闻笛坠泪。

         贾母是一位很懂生活的富贵老人。她讲究吃喝,喜欢听戏玩乐,尤其懂得享受天伦之乐。她善于营造和谐的环境和宜居的气氛。她不喜欢不肖的儿子,就尽量避免与他聚会,又怕儿子们在场拘束了孙辈,每每会在阖家团圆的年节饭后就提议儿子们离开,免得“彼此不便”。贾母心态非常好,善于营造欢乐融洽的家庭气氛。第四十二回,她提议“学那小家子大家凑分子”给凤姐过生日,为的是“一处挤着又亲香,又暖和”。第三十九回,她曾对刘姥姥说过:“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没了……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玩笑一回就完了。”这不仅是老年人跟老年人所说的应酬话,而且也是她对自己晚年生活的自嘲似的真切描述,曾经无限风光的贾母能这样满足于她晚年的生活,说明她已经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老境了。

         贾母还有一颗年轻的心,很愿意往人堆里扎,喜欢看少男少女们欢乐地说笑,看着他们吃喝,看他们吟诗作画。她曾把她压箱底的精贵服装“凫靥(fú yè)裘”和“雀金裘”拿出来装扮贾宝玉和薛宝琴。第五十回芦雪广赏雪观梅,薛宝琴披着“雀金裘”站在粉妆玉砌的山坡之上,身旁丫头抱着一瓶红梅。贾母看到了,赞说比仇十洲的行乐图还美。

         《红楼梦》是为闺阁昭传的。黛玉、宝钗、凤姐、湘云、探春等金陵十二钗,袭人、晴雯、紫鹃、鸳鸯等又副钗,都算在昭传之列,甚至贾宝玉也跻身其间,却因为贾母的年辈、身份、地位,使人只见其作为“老祖宗”的威福,忘了她也是闺阁中人。我们可别忘了:“阿婆三五少年时, 也曾东涂西抹来”。当贾母回忆史家的“沈霞阁”和她因顽皮掉到水里,磕破了头留了疤时,我们完全可以相见贾母作姑娘时的活泼娇俏。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在其《东溪》一诗中有个名句:“老树着花无丑枝”,正可借来一用。“老树着花”,是繁华的景象,也是年轮的记忆。

         贾母寿高望重,其社会地位和荣宠也成为整个贾府的荣耀与标志。

         第七十一回,贾母八旬大庆,宁荣两处,齐开筵宴。宁国府中单请官客,荣国府中单请堂客。皇亲、驸马、王公、诸王、郡主、王妃、公主、国君、太君、夫人及阁府督镇、诰命并诸官长及诰命都来祝寿。在荣府内,全族给贾母做寿,场面隆重:“下边两溜顺着房头辈数下去。帘外两廊,都是族中男客,也依次而坐。”“赖大等带领众家人,从仪门直跪至大厅上磕头。”作为元妃的祖母,一品诰命夫人,其社会地位,从这权贵齐聚的祝寿名单就可见一斑。这样仪式感很强的场面,也起到了聚拢族人的作用,是一种家族向心力。

         作为二代荣国公贾代善的未亡人,贾母固然享受着一品诰命的荣宠,但贾府的后继无人和经济上的入不敷出,她是看在眼里的,她对儿子们不能振兴祖业深为不满,所以才更偏爱“像他爷爷”的宝玉,对他倾注无限的希望。她为亡夫守望着贾府这座飘摇着的大厦,就如一枝深秋中的残荷,被留在凄清的荷塘中经受着风吹雨打。作为未亡人,她只能在无可奈何的等待中,听着那淅沥的风雨声和大厦将倾的吱呀声,这种苦楚怕是不能与外人说道的。

         过去,受到阶级分析的影响,不少读者把贾母视作一味享乐的“地主婆”。这显然是简单粗暴、有失水准的说法。

   

         贾母是一家之长,她那样讲究排场,并非一味为了享受,她要维持甚至强撑着贵族之家的体面。她非常注意家族的形象,祭祖、过节、迎宾、待客,都很讲究礼仪与排场,着意彰显家族的气派和传统。家中小姐们的奶妈、大丫鬟、小丫头都有一定的规格。黛玉进府,除她自带的奶妈丫头外,贾母又给了她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另有四个教引嬷嬷,两个贴身丫鬟,五六个使役的小丫头。因为家计日难,贾母总拿贾敏那代做标准,认为委屈了现在的小姐们。

         贾母讲究“礼”数。第五十六回,她解释自己偏爱宝玉的道理时就大谈守礼:“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们,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儿,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是他一则生的得人意,二则见人礼数竟比大人行出来的不错,使人见了可爱可怜,背地里所以才纵他一点子。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与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袭人因母丧未跟来伺候,贾母因讲究礼数,不满道:“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话虽这样说,听了王夫人的解释后,也便未要袭人上来伺候,而是还让人将些果子菜馔点心之类与袭人和同样热孝在身的鸳鸯吃去,可见贾母的机变与宽仁。

         贾母深知创业之艰与守成之难,但是大厦倾,她懂得认命。当贾府被抄举家失错之时,她倒出自己一辈子积攒的私房,把钱物一家家分下去,帮大家过活,并讲出顺天认命的话来安抚家人。

         贾母是贯穿全书的人物,她寿高望重,有四世同堂之福,是封建大家族的标志;她地位尊,经事多,持家有方,御人有术。她还是位见识过人的老祖母,通达事理,是大家族的主心骨。她活着,意味着贾府一息尚存,她死去了,贾府也就树倒猢狲散了。

  

  三、结构情节的枢纽人物

         

         我们读小说肯定有种直接的感觉:《红楼梦》以写女性为主,有这样一位老太君,确实比一位老太公更有利于人物的集中与联系。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贾母这个人物在小说构架中的作用。

         《红楼梦》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从叙事角度说,如何对人物活动进行艺术调度是个难题:人物活动要有空间,人物调度要有契机。贾母的地位与人际关系,使她在小说叙事结构中发挥了枢纽作用。以人物关系而论,贾母为中心的母子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亲友关系、主仆关系等,均是展开情节、支配人物活动的重要前提。以人物活动而论,贾母之居处、饮宴、游赏、交接等,又是促动情节发展和背景变换的重要条件。所以,选取贾母这个人物设置来分析整部小说的结构特点,也是不错的选择。今天,我选取贾母这个形象来作讲座的题目,也有借此来帮助大家更好地来解读《红楼梦》结构的用意在。

         《红楼梦》是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行本为一百二十回,属于“人物传记体”的类型,但它的人物传记又不似《水浒传》那样是“缀段性”的(一段一段的故事)。《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结构,《红楼梦》则采用复线立体网络型结构,具体说来就是:

         1、总的叙述线索:体现整体悲剧构想的石头下凡到复归,讲述石头所记“历尽悲欢离合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这也是书名叫《石头记》的缘由。

         2、现实网络叙事结构:由体现双重悲剧(贾府兴衰、宝黛爱情)的两条基本线索扭结而成。

         贾府兴衰:贾府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到“树倒猢狲散”,“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贾母是亲历者,是见证人。

         宝黛爱情:宝玉与黛玉、宝钗爱情婚姻的发生、发展和结局,贾母都参与其中。黛玉母亲去世,千里辞父,来贾府投靠外祖母(贾母),与表兄贾宝玉一见如故,两小无猜,逐渐产生情愫。贾母则是关联人。贾宝玉和林黛玉在贾母精心呵护的宽松环境里,从“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的青梅竹马,经过“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的试探,以及“诉肺腑心迷活宝玉”的煎熬,到“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黛玉题帕三绝的回应,宝黛爱情健康地发展着。虽然说这美好的爱情最后以悲剧告终,但是,她的萌芽与成长,堪称绝唱。而这种美好,如果没有大观园,没有贾母的精心呵护是决不可能发生发展的。

         至于后四十回“黛死钗嫁”的情节,因为是续书,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始设计,虽有争论,但就“存在即合理”而言,续作者这样的设计,有其一定的可解释性。如果我们认可这种情节安排,将程本百二十回作一部整体来对待,我们可以说,荣府家长最后选择宝钗作宝二奶奶,是尊重了贾母的意见的。

         3、贾母决定了荣府的格局

         《红楼梦》是家庭小说,故事是发生在贾府这个大宅院内部的。因为有“老祖宗”贾母,东、西两府才有那么密切的来往,虽说宗祠在宁府,但日常的活动中心依然在荣府。宁府按例给老太太送例菜,也是大家族讲究孝道的一种体现。恰恰是这样日常不断的联系,维系着宁、荣是贾氏一族的面貌。

         因为贾母是诰命在身的母亲大人,所以她选择跟二儿子一起生活,二儿子就能住在荣府正房,她喜欢大儿子的儿媳妇,凤姐就过二叔这边来帮忙管理家务,陪伴祖婆婆。

         因为贾母是祖母,她就能把迎春、探春、惜春三位不同房分不同出身的孙女们聚在一处抚养。因为是外祖母,可以收养孤儿林黛玉,因为是姑奶奶,她就可以不时地接史湘云来常住。因为她是一家之主,又喜爱孙女们,所以能当家做主,留住亲戚家的姑娘薛宝钗和邢岫烟。

         我们说贾宝玉是整部《红楼梦》的关键人物。作为主人公,他既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中心,也是情节结构的关键。他的特殊身份与特殊性格,系联起贾府内外、贾府上下尤其是与众多女性的关系。但是,如果没有祖母的溺爱,半大的男孩子宝玉如何可能自由出入于裙钗之间呢。小说所写虽是元妃下懿旨令宝玉随姐妹们入园居住的,但元妃是贾母抚养、教导长大的,难说她不是关爱祖母,为了给祖母安慰才这样安排的。

         因为贾母这位最高家长,注意家族的形象,行事注重彰显家族气派和家族传统,荣府的奴仆下人等使役人等才尽量保持了还算过得去的体面人数,这样规模的男女下人群体,是一个大大的人间世相群,他们性格各异,遭际不同,正是他们与主人们一起,上演了《红楼梦》离合悲欢的悲剧故事,深刻反映了清初的社会现实。就人物形象而言,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袭人、晴雯、紫鹃、鸳鸯,恰都是经过贾母亲手调理出来的人尖儿。在她们身上多少都能折射出贾母这个形象的存在意义来。

         可以说,没有贾母这个人物,就没有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供稿|展览活动部

  (图文版权所有 转载需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讲座报名】“走近红楼梦中人”系列讲座

  恭王府与《红楼梦》系列讲座首讲举办

  

上一篇:海归美女闪婚,公公送上1200万别墅!房子究竟是赠与还是借款?
下一篇:有哪些以未成年女性(萝莉)和成年男性(大叔)为主角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