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为什么抛售刚刚建成的富士康液晶工厂?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0-02-16
手机版

  8月2日外媒报道,鸿海集团有意出售刚刚建成尚未正式运营的广州超视堺10.5代8K LCD液晶工厂。就在上一周,LGD刚刚宣布其位于广州的8.5代OLED工厂将于本季度建成投产。人们不禁要问:这只是巧合吗?

  富士康液晶工厂刚刚建成就抛售,到底是什么让郭台铭痛下决心?

  据8月2日外媒报道,由鸿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主导的广州超视堺,意欲出售刚刚建成尚未正式运营的广州10.5代8K LCD液晶工厂,令外界颇为诧异。

  该项目2016年12月签约落户广州增城,2017年3月1日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610亿元,号称广州单笔投资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先进8K LCD液晶工厂。

  人们依稀记得,在当年的奠基仪式上,郭台铭曾雄心勃勃地表示,这次开工建设的不仅是一座工厂,而且是一座工业化的“百岁”新城,代表健康和未来科技发展的新城。

  时间刚刚过去两年就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甚至未看到该项目已建成投产的报道,就看到了要出售的消息,这是为何?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由于近年来面板产业产能过剩,加上去年开始美国加征关税,导致鸿海重新考虑此项投资。

  显然,这不是真相的全部。

  一、为何刚刚建成就要出售?

  消息人士的解释并不全面,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我认为,富士康自身因素叠加液晶市场环境变化,最终导致郭台铭下狠心出售该项目。

  先看富士康自身因素。这要从2016年鸿海收购夏普说起。

  2016年8月,鸿海以3888亿日元(当时约合38亿美元)收购日本夏普66%股权,日本百年品牌夏普由此成为中国台湾鸿海集团旗下企业。

  收购夏普之初郭台铭雄心勃勃,一心想复兴这个令他着迷的品牌。须知,多年来郭台铭一直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心念:拥有一个属于鸿海自己的产品品牌。常年帖着“代工者”标签,不仅让富士康收获了太多非议,也让这个企业始终处于某种不确定风险之中。此前,富士康也曾尝试过自创品牌,但相继受挫,让郭台铭对收购一个著名品牌“为我所用”产生无限期待。

  夏普就是这么来到鸿海的。

  夏普最具优势的产品是电视,甫一进入鸿海体系,郭台铭就把重振夏普中国市场作为当务之急。

  于是大家看到了这样一幕:2016年底至2018上半年,夏普电视在中国市场采取了近乎疯狂的价格举措。

  在郭台铭的观念里,夏普复兴指日可待,为确保夏普电视销售不受面板制约,必须率先建立强大的产业链,于是广州超视堺液晶项目被提上日程。

  事实上,夏普美国威斯康星州液晶项目,也是基于这一逻辑。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令郭台铭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是,夏普电视的复兴之路走得至为艰难。

  显然,郭台铭时代的夏普太过急躁了。

  入手夏普之初,富士康即采取十分激进的价格策略,原本以“高端中的高端”定位的夏普电视,一时间卖得竟然比同尺寸本土品牌电视还要便宜,其中尤以2016年“双十一”期间“买70吋送60吋”活动最为有名。最巅峰时期,夏普电视一度冲进中国市场电视销量前四。

  价格刺激对市场形成的助推作用大约维持了一年半时间,恶果开始显现。

  由于夏普品牌低端化太过严重,越来越多高端消费者表示不再考虑这个品牌。媒体舆论及公众情绪持续发酵,让郭台铭认识到低价不仅带不来想要的销量,还有可能葬送夏普品牌,于是痛下决心全面调整夏普中国战略。

  不可思议的一幕再次出现,夏普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自此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媒体少有关于夏普的消息。

  在海外市场,夏普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在郭台铭最为重视的美国市场,夏普电视同样不温不火——虽然鸿海已提前从海信手里收回5年期品牌授权。

  夏普复兴计划受挫,势必影响到下游广州超视堺项目,巨大的产能设计失去了当初设想的出货口,超视堺继续存在于鸿海体系价值已经不大。

  二、一面是液晶产能严重过剩,一面是OLED持续崛起

  液晶市场大环境同样不容乐观。

  2019上半年,中国市场电视零售量、零售额双双下降,其中零售额降幅超过10%。

  预期的液晶面板供价回升没有出现,供应价持续在低位徘徊。

  目前,中国大陆LCD液晶面板设计产能严重过剩,恶果正在显现。

  仅以2019上半年为例,京东方首条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中电熊猫成都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华星光电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惠科滁州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都在今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须知,这还只是中国液晶面板设计产能的一部分。

  中国哪里消化得了这么大的液晶产能?!

  此情此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当年疯狂投放共享单车一幕。

  一个被太过人有意无意忽视的事实是:过去5年是中国企业疯狂布局液晶面板的5年,恰好也是日、韩、台企业纷纷退出液晶面板的5年。

  中国对LCD液晶面板产业的承接,比国际主流企业正好慢了一个周期。假如中国大陆提前10年完成高世代LCD液晶产业布局,情况可能大为不同。

  三、谁有可能接手鸿海超视堺?

  目前,中国大陆LCD面板产业已初步形成“三大”格局:京东方产能第一,华星光电产能第二,鸿海超视堺设计产能第三。若论技术先进程度,鸿海超视堺在京东方及华星光电之上。

  大家都知道,8K代表了显示技术发展方向,4K之后必定8K,甚至有可能越过4K直接进入8K。目前,全世界仅有鸿海超视堺一家工厂专注于8K显示面板,这就是它的价值产品。

  88亿美元的目标售价,按当前汇率折算约610亿元人民币,正好是项目投资额。

  无论华星光电、京东方谁接手这个项目,都能牢牢站稳全球LCD液晶老大位置。

  不过,二企业有无实力接手是个问号。目前看,二者均不具备单独接手该项目的实力。

  作为全球显示产业老大、老二的三星、LG会接手吗?我估计可能性不大。须知,过去5年正是二者退出液晶面板产业的5年。

  华为会不会接手?我觉得可能性不大,进入面板产业不符合华为企业定位。

  会不会出现因无人接手鸿海继续运营的情况?这种可能性倒是很大。

  四、今年以来液晶坏消息不断,转折点来了吗?

  过去6年,是LCD液晶和OLED激烈交锋的6年,两大显示技术此消彼长。虽然OLED的崛起尚未对LCD形成致命威胁,但越来越多人认同“OLED代表了显示技术未来”,给液晶阵营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

  不少人认为,鸿海出售刚刚建成的广州10.5代8K LCD面板工厂,与LGD即将宣布广州OLED工厂建成量产,两件事看似不相关,其实有内在的逻辑关联。

  好比燃油汽车销量的下降,与新能源汽车的冲击有很大的关系。

  据LGD中国市场推广常务安乘模讲,LGD广州8.5代OLED工厂将于本季度建成投产,年底可达每月6万片玻璃基板产能;若加上韩国工厂每月7万片产能,则LGD的OLED电视面板产能年底将增加到每月13万片。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片玻璃基板不等于一张OLED电视屏。

  以LGD广州OLED工厂为例,其生产的玻璃基板,一片的尺寸为3.37米×2.94米,约等于10平方米。

  一台75吋电视显示屏的尺寸是多少呢?约为0.95米×1.67米,即1.6平方米。

  所以,一片8.5代OLED玻璃基板,可以切割至少6块75吋OLED电视屏幕。换言之,LGD广州OLED工厂,以今年年底的产能计算,年产面板可供生产400多万台75吋的OLED电视。

  另一则消息同样引人注目:三星将于年内退出大尺寸LCD液晶面板,转产QD-OLED电视。联系到鸿海出售超视堺液晶工厂,是不是有种寒意扑面而来的感觉?

  而OLED春意盎然。统计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2000美元以上高端电视市场,OLED电视占比是36%;2019年一季度,这一比例上升至44%。

  IHI机构预测,2019年中国OLED电视市场增速110%,奥维云网给出的数据更乐观,是130%。

  2019年第一季度,京东OLED电视销售额同比增长143%。

  创维继续以超50%的市场占比,牢牢占据中国OLED电视第一的位置。(作者系家电行业资深观察人士)

上一篇:如何看待《歌手·当打之年》毛不易遭淘汰?
下一篇:魔兽世界怀旧服拉文霍德庄园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