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谢良兵
忙,已经成为在这里上班的人们的一个常态。
“朝九晚五”原以为是件不错的差事,不承想,这里的“朝九晚五”,指的是从早上9点忙到第二天凌晨5点,到了9点又继续上班的“连轴转”工作。“这里”就是成都市政府的“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
这个因地震之后而专门成立的 “危机公关”机构,如此“忙碌”的目的,就是想摆脱“汶川大地震”给成都所带来的阴影,向世人传达这样的信息:成都是安全的,成都依然是美丽的,成都还是那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中国“第四城”……
化危机为机会
每一次的灾难性事件之后,“危机公关”对于受灾地区形象的提升至关重要,南亚海啸、美国飓风等无不如此。对成都而言,地震最大的负面影响,其实就是对旅游业和投资环境的损伤。而基于此的“危机公关”成功之后,才能让成都的整个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一夜之间,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里。”6月中旬,亚太旅游协会(PATA)的资深旅游专家bertvanwal-beek来成都参与“成都营销”建言工作时说,成都旅游业应该利用这次机会,增加曝光率,把危机变成机会。
Walbeek是一位有着40年旅游从业经验的专家,曾参与过巴厘岛爆炸案、香港“非典”等事件的危机公关。他建议,成都旅游业界要团结起来,旅行社要重新组合自己的产品,政府部门要向外界传递正面消息,改革传统的营销方式。
随后,成都市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下设综合组、城市组、旅游组、投资组、都江堰组、国际民间组织联络组、本地宣传组等七个工作部门,希望减小汶川大地震对成都城市形象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加快城市形象提升。这显然是成都市未曾有过的大手笔的“城市公关”行动。
除了亚太旅游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毕马威、麦肯锡等国际知名的咨询机构,均被当地政府邀请成为公关智囊团成员。而国际知名公关公司英国WPP公司,更是成为当地政府海外形象宣传的“御用”公关公司。
据了解,亚太旅游协会将与成都文旅集团以及VISA合作,为成都量身定做危机公关和旅游恢复方案。7月中旬,三方将在成都联合举办一次国际性旅游启动恢复研讨会。据称这将是成都旅游史上首次举办的国际营销会议。
请进来,走出去
“我来成都之前,我太太非常担心,害怕我会遇到危险。”Walbeek说。但他来了之后,发现成都不仅很安全,城市也非常干净。而当时他的同事们都是携带了口罩、矿泉水、药品前来的。这其实是地震之后每一个来到成都的外地人的本能反应。
当地官员称,这种内心对于来成都的恐惧,源自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而媒体前期报道的过度悲情渲染,也让成都这个轻受灾地区,在外人的心目中俨然成了一座不再安全的城市。“灾区”开始成为成都不愿背负的沉重帽子。
很多成都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地震之后,许多不常联系的朋友不断地打来电话或发来短信询问情况,进行慰问,一开始这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但一个多月之后,还是仍有不少人这样询问,就让成都人开始觉得有些厌烦和担忧了。
事实上,当地政府的心理也有一些矛盾。一方面,希望把成都定位成灾区,这样可以获得一些优惠政策或项目的支援,事实上成都也的确是灾区;但另一方面,又担心这种定位,长期会影响到成都的整体形象,会让成都的旅游业和投资环境等恶化。
于是,“灾区”一词让当地政府变得敏感起来。
一个未经证实的例子是,中央电视台有地震灾区天气预报节目,之前的灾区都会有成都,但当地政府并不希望成都还戴着“灾区”的帽子,于是希望央视把成都去掉,据说这个请求最后得到了同意,天气预报中,成都被改成了都江堰。
“成都是救灾的后方基地,不是灾区。”本报记者接触的一些官员如此强调。事实上,在成都的宣传上,当地政府也尽量使用“汶川大地震”,而非海外媒体报道所用的“四川大地震”,“事实上,包括成都市区,四川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安全的。”一位官员说。
“在一些境内外游客心理上还存在整个四川都是灾区不能旅游的误区,所以我们应该把安全的信息传递出去,让大家把‘四川遭灾’的概念缩小到‘汶川遭灾’的概念。”亚太旅游协会中国区主任常红对记者说。
不管是旅游局还是投资促进委员会,都把“请进来,走出去”作为危机公关的一个重要手段。“请进来”是指邀请外地人前来成都旅游参观,邀请企业前来实地考察;“走出去”则是指旅游局和投促委的人组团,奔赴全国各地和海外进行宣讲。
成都市旅游局近日推出了“感恩之旅”,在北京、上海、重庆、福建四地中给了每省市30个免费来成都旅游的名额,只要为地震灾区捐赠过或献过血的人都有机会。另外,从7月开始,成都将赠送100万张感恩金卡给那些直接参与过救灾的人,凡拥有感恩金卡的人士将终身享有成都部分景区免费旅游权,并在景区进口处还特设置“迎恩门”。
当地政府希望,这些人来到成都进行实地体验之后,会将成都安全、美丽的形象传递出去。就在近日,成都市政府办公室还将对外发布《旅游安全白皮书》,以政府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来增强外人对成都安全的信任感。
一个城市的“去地震化”营销
谢良兵
375
2008-07-07
谢良兵
忙,已经成为在这里上班的人们的一个常态。
“朝九晚五”原以为是件不错的差事,不承想,这里的“朝九晚五”,指的是从早上9点忙到第二天凌晨5点,到了9点又继续上班的“连轴转”工作。“这里”就是成都市政府的“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
这个因地震之后而专门成立的 “危机公关”机构,如此“忙碌”的目的,就是想摆脱“汶川大地震”给成都所带来的阴影,向世人传达这样的信息:成都是安全的,成都依然是美丽的,成都还是那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中国“第四城”……
化危机为机会
每一次的灾难性事件之后,“危机公关”对于受灾地区形象的提升至关重要,南亚海啸、美国飓风等无不如此。对成都而言,地震最大的负面影响,其实就是对旅游业和投资环境的损伤。而基于此的“危机公关”成功之后,才能让成都的整个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一夜之间,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里。”6月中旬,亚太旅游协会(PATA)的资深旅游专家bertvanwal-beek来成都参与“成都营销”建言工作时说,成都旅游业应该利用这次机会,增加曝光率,把危机变成机会。
Walbeek是一位有着40年旅游从业经验的专家,曾参与过巴厘岛爆炸案、香港“非典”等事件的危机公关。他建议,成都旅游业界要团结起来,旅行社要重新组合自己的产品,政府部门要向外界传递正面消息,改革传统的营销方式。
随后,成都市市委、市政府成立了“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下设综合组、城市组、旅游组、投资组、都江堰组、国际民间组织联络组、本地宣传组等七个工作部门,希望减小汶川大地震对成都城市形象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加快城市形象提升。这显然是成都市未曾有过的大手笔的“城市公关”行动。
除了亚太旅游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毕马威、麦肯锡等国际知名的咨询机构,均被当地政府邀请成为公关智囊团成员。而国际知名公关公司英国WPP公司,更是成为当地政府海外形象宣传的“御用”公关公司。
据了解,亚太旅游协会将与成都文旅集团以及VISA合作,为成都量身定做危机公关和旅游恢复方案。7月中旬,三方将在成都联合举办一次国际性旅游启动恢复研讨会。据称这将是成都旅游史上首次举办的国际营销会议。
请进来,走出去
“我来成都之前,我太太非常担心,害怕我会遇到危险。”Walbeek说。但他来了之后,发现成都不仅很安全,城市也非常干净。而当时他的同事们都是携带了口罩、矿泉水、药品前来的。这其实是地震之后每一个来到成都的外地人的本能反应。
当地官员称,这种内心对于来成都的恐惧,源自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而媒体前期报道的过度悲情渲染,也让成都这个轻受灾地区,在外人的心目中俨然成了一座不再安全的城市。“灾区”开始成为成都不愿背负的沉重帽子。
很多成都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地震之后,许多不常联系的朋友不断地打来电话或发来短信询问情况,进行慰问,一开始这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但一个多月之后,还是仍有不少人这样询问,就让成都人开始觉得有些厌烦和担忧了。
事实上,当地政府的心理也有一些矛盾。一方面,希望把成都定位成灾区,这样可以获得一些优惠政策或项目的支援,事实上成都也的确是灾区;但另一方面,又担心这种定位,长期会影响到成都的整体形象,会让成都的旅游业和投资环境等恶化。
于是,“灾区”一词让当地政府变得敏感起来。
一个未经证实的例子是,中央电视台有地震灾区天气预报节目,之前的灾区都会有成都,但当地政府并不希望成都还戴着“灾区”的帽子,于是希望央视把成都去掉,据说这个请求最后得到了同意,天气预报中,成都被改成了都江堰。
“成都是救灾的后方基地,不是灾区。”本报记者接触的一些官员如此强调。事实上,在成都的宣传上,当地政府也尽量使用“汶川大地震”,而非海外媒体报道所用的“四川大地震”,“事实上,包括成都市区,四川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安全的。”一位官员说。
“在一些境内外游客心理上还存在整个四川都是灾区不能旅游的误区,所以我们应该把安全的信息传递出去,让大家把‘四川遭灾’的概念缩小到‘汶川遭灾’的概念。”亚太旅游协会中国区主任常红对记者说。
不管是旅游局还是投资促进委员会,都把“请进来,走出去”作为危机公关的一个重要手段。“请进来”是指邀请外地人前来成都旅游参观,邀请企业前来实地考察;“走出去”则是指旅游局和投促委的人组团,奔赴全国各地和海外进行宣讲。
成都市旅游局近日推出了“感恩之旅”,在北京、上海、重庆、福建四地中给了每省市30个免费来成都旅游的名额,只要为地震灾区捐赠过或献过血的人都有机会。另外,从7月开始,成都将赠送100万张感恩金卡给那些直接参与过救灾的人,凡拥有感恩金卡的人士将终身享有成都部分景区免费旅游权,并在景区进口处还特设置“迎恩门”。
当地政府希望,这些人来到成都进行实地体验之后,会将成都安全、美丽的形象传递出去。就在近日,成都市政府办公室还将对外发布《旅游安全白皮书》,以政府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来增强外人对成都安全的信任感。
上一篇:爱选课丨测评:豆神、学而思、新东方……大语文课堂怎么选?
下一篇:力争日产口罩20000只!内江又一条口罩生产线正式投产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