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医用N95和KN95口罩,两者有何差别?哪个更好呢?医生说出大实话
新冠疫情持续三年之久,如今各地区已经逐渐放开,这对于恢复经济发展以及人员的积极性等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但是自从新冠疫情放开以后,身边感染“阳”的人越来越多,这让很多人开始紧张起来。但是根据专家的描述,奥秘克戎变异株虽然传染性强,但是对人体的毒害却越来越弱。
如今感染“阳性”之后。不需要去集中隔离,只需要在家里隔离,差不多7~10天就能够痊愈。当然有的人是无症状,有的人是轻症,对于重症的人还是应该尽早就医,尤其是患有基础病的人。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酒精、口罩、一次性手套等似乎成了我们的必备品,因为很多人都害怕自己感染阳性,不想承受病痛,所以非常注重保护。
口罩的标准
口罩的类型有很多,根据标准不同有多种类型的口罩,如普通纱布口罩属于民用的常见口罩,纱布口罩可以重复洗涤使用,但防护效果比较差。医用口罩又分为医用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的防病毒、细菌能力比较强。在工业领域有防尘口罩,学名叫做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根据使用环境不同又分几个不同种类。
防尘口罩主要防粉尘、烟、雾、微生物等,分为KN100、KN95和KN90等级,其中KN100等级可以有效预防超微粉尘率99.97%以上;
防油烟口罩主要防油烟、油雾,同时可防粉尘、烟、雾、微生物等,分为KP100、KP95和KP90等级,其中KP100等级可以有效预防超微粉尘率99.97%以上。
医用N95和KN95口罩,两者有何差别?哪个更好呢?医生说出大实话
如今不论是在实体店还是在网络上,购买N95口罩似乎是比较困难的,甚至很多商家都表示已经严重缺货。
医用N95和KN95都属于口罩的类型,两种口罩一般都可以防病毒,标准是一样的,不存在哪个好这一说法。kn95和n95口罩的区别如下:
1、执行的国家不同,KN95口罩是中国的说法,KN95级别是中国的标准,而N95口罩是美国的说法,N95级别是美国的标准;
2、执行方案不同,KN95口罩执行的是GB2626-2006中规定的级别,而N95口罩执行的是42CFR84中规定的级别。
KN95口罩和N95口罩叫法不同,但是两个级别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基本一致,只是不同国家的标准,两种口罩的防护级别一样。
医用N95口罩为美国的对于口罩标准的认证等级,是在同样的气流量下,能过滤掉95%的颗粒物;
医用KN95属于我国对口罩标准的认证等级,即在一定的气流量下,也能过滤掉95%的颗粒物;
两者标准是一样的,防护病毒的效果也是相同的,因此不存在医用n95和kn95口罩哪个好这一说法。
实际上,口罩过滤效果的好坏,主要由口罩中的滤材决定。口罩常用的滤材是熔喷布,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形成的超细纤维。这种材料的特点是有很好的的空气过滤性,低阻,高效且高容尘。
一般来讲,口罩防护性能越高,对舒适性能的影响越大。人们佩戴口罩在吸气时,口罩对空气流动具有一定阻力作用。
当吸气阻力过大时,有的人会感到头晕、胸闷等不适状况。因此口罩佩戴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合理佩戴,规范使用,有效防护。
通过佩戴口罩可以起到很好的呼吸道预防作用,将病菌隔离在外,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肺结核、新型冠状病毒等。
这些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通过飞沫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大声说话、打喷嚏、咳嗽或者吐痰时,都会让病原体跑到空气中,通过飞沫的方式传染给其他人;佩戴口罩可以起到很好的呼吸道预防作用,将病菌隔离在外。
建议群众在购买口罩时,要通过正规的途径购买,使用口罩时注意及时更换,防止皮肤出现过敏反应,保证口罩的病毒防护能力,佩戴口罩之前注意洗手,保持口罩清洁。
N95口罩可以多次使用吗?
N95口罩不可以多次使用。N95的口罩指的是对于0.24±0.6μm的微小颗粒,有5%过滤作用的口罩。
目前在工作环境里有飘飞的各种各样细菌、病毒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部分为10BPM,部分>10BPM,还有部分为PM2.5,均可通过N95口罩,进行有效过滤。
一般N95口罩上过滤孔有一定数量,执行标准规定每6个小时更换一次,超过6个小时N95的口罩已经没有作用。
在国外很多情况下得不到口罩,只能多次使用。目前在我国为防疫及防尘,一定注意6个小时更换一次N95口罩,且N95口罩只要取掉,防护作用就会消失,再进入污染空间必须再戴新的口罩。
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十条措施请牢记
第一:不麻痹、不大意。在疫情防控方面,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坚持做好防护,才能阻断新冠病毒传播。
第二:戴口罩、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去到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
第三:打喷嚏、讲礼仪。咳嗽、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手绢、手肘来捂住口鼻。
第四:勤洗手、讲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请务必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
第五:常通风、不可少。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每天至少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第六:二米距、更安全。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二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
第七:少出门、不聚集。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大,聚餐、聚会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做到少出门、不扎堆。
第八:打疫苗,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凡是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要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为构建免疫屏障贡献一臂之力。
第九:讲科学、强免疫。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第十:有症状,早就医。主动做好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及时规范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不隐瞒。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