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重要提醒!阳性感染者出现这些症状需就医
奥密克戎病毒来袭,很多人购买了多种感冒药、退烧药,但如果服用不当,可能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感染新冠后如何正确用药?
目前的药物均是一些对症支持的药,它本身并不直接治疗新冠,只能缓解症状。感染了新冠的病人或者人群不要过量服用。很多药过犹不及。病毒是自限性疾病,不用特殊干预一周左右也会自愈。
一般来说体温超过38.5℃可以服用退烧药,如果在37.5℃-38.5℃之间,建议物理降温,比如用退热贴、温水擦浴等。
老人和儿童如体温没有超过38.5℃,但出现精神萎靡等,也可以服用退烧药。
退热药品一般4-6个小时服药一次,一天不要超过4次,服用退烧药3天,症状仍未缓解的应及时就医。
3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婴儿可以服用布洛芬。
孕妇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但应该充分听取医生建议,同时临产前不建议使用。
不要多种感冒药一起服用。不能因退热效果不明显而自行加大用量或短时间内反复用药。
布洛芬和连花清瘟能一起吃吗?
布洛芬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
连花清瘟成方可用于流感或是轻症/普通型新冠肺炎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等。
两种药都有退热作用,因此通常只需要服用其中一种即可。
比如低热,同时有伴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可以选用连花清瘟。
但要注意,连花清瘟适用于风热感冒,如果您有发热伴寒战,或是其他风寒感冒症状,则不应选择连花清瘟。另外连花清瘟中有一个成分叫“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如果您发热同时伴有腹泻症状,再使用连花清瘟可能会加重胃肠道反应。
如果发热超过38.5℃,或者有明显的四肢肌肉酸痛、乏力等不舒服的情况,建议首选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这类解热镇痛药物。
一般人群什么情况需就医?
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如果症状比较轻,多休息、多喝水、不吃药,自愈的问题不大。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或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呼吸困难或急促、胸痛,自测血氧降至95%以下;
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在38.5°C或心率持续增快(超过 100 次/分),超过 3 天。
有基础疾病患者什么情况需就医?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指引(第一版)》中明确:
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若基础疾病相对稳定,但是出现了高热不退、体温持续在38.5摄氏度以上,呼吸频率加快、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若基础疾病不稳定,如出现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治疗。
孩子出现哪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判断孩子是否需要立即就医,最简单的判断方式是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
比如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后,虽然出现发烧、咳嗽,但精神状态特别好,不影响日常生活,那么就可以在家对症治疗,并观察病情。
但如果孩子感染后,精神状态特别差,总是打蔫,想睡觉,体温下降了仍然精神不好,此时应立即就医。如果孩子年龄较小,精神差可能不容易被发现,此时家长如发现孩子有呻吟或脸色不好、脸色苍白等情况,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个月以下的孩子只要发热,建议及时就医。
各年龄段的孩子只要连续发热超过3天,应及时就诊。
如果出现频繁呕吐、腹泻、脓血便,或尿量减少,或某一部位持续疼痛,或出现腹部包块,或出现热性惊厥、意识障碍,都应立即就诊。
孕妇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绝大部分新冠孕妇是不需要看医生的,但需要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如下严重的信号,需要紧急看医生:
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
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老年人出现哪些情况需要就医?
症状持续或者加重,如发热持续甚至有加重倾向。
出现新的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或者突然出现肢体不能运动,特别是单侧肢体不能运动,或者不能进食,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或者出现嗜睡的状态,出现定向障碍,这些都是危险的信号。
基础疾病加重,如老年人本身有冠心病的,出现心绞痛;原来有慢阻肺病或哮喘,出现慢阻肺病和哮喘的加重。
基础疾病本身不太稳定,如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的心脏基础疾病,或者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这些是出现重症新冠肺炎的高危人群,需要格外重视。
为何症状有轻有重?
新冠病毒感染者中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有的人无症状,有的人会持续发烧,有的人四肢酸痛,病情轻重不一样,个人耐受程度也不一样。
在机体与病毒的“搏杀”中,体质差、免疫力低的人群显得更脆弱,难以抵御病毒侵袭,症状更为明显,还容易引发旧疾。
相对来说,体质好的人清除病毒能力强,症状轻、病程也短。
为何会全身酸疼?
主要是因为身体被病毒入侵,体内的免疫系统会召集细胞因子。而这些细胞因子去帮助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去攻击受感染的这些细胞。然而这个时候由于这些细胞因子的活跃,由于我们的免疫系统正在清除病毒,身上就会感觉到酸痛乏力。
有没有药物能预防新冠?
目前没有药物对于预防新冠是确切有效的,并不需要为了预防新冠而囤药或吃药。
想要科学预防新冠或者想让新冠对自身影响减小,一方面要及时接种疫苗;另一方面要保持一个好的身体状态,比如规律的作息、饮食习惯等等。
来源/中国新闻社(CNS1952)综合自中国新闻网、新华社、科普中国、生命时报、北京日报客户端、北京晚报等
编辑/廖芸卿
审签/乔虹
监制/周志飞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