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激增,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医疗资源面临挑战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8
手机版

  未来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全国医疗资源将持续受到挑战。

  

  12月13日,朝阳医院发热门诊排队就诊的患者。摄影/本刊记者 温如军

  12月13日下午,《中国慈善家》记者来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部,门口一排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显得十分醒目。

  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因为天气寒冷,考虑到排队人员的健康,院方前几天搭建了帐篷,改善患者的候诊条件。院方还给患者准备了热水,以及一次性纸杯。

  长约30米的帐篷中,排队人群分两列,约有50人左右。记者观察,平均5分钟左右才能有一个人进入门诊。

  北京气温为-5℃,但由于刮风,体感温度要远低于实际温度。不过,帐篷抵挡了刺骨的寒风。

  患者激增,医生倒下

  家住朝阳区的刘先生说,他以前发烧从来没有超过40度,而昨天一下子烧到了40.5度,“整个人一下子慌了”。排在刘先生前后的患者也表示,他们多是因为出现高烧之后,或是服用退烧药后效果不佳,或是对自己的病症感到担忧,才到朝阳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一位从朝阳医院发热门诊走出来的患者告诉记者,他排队近两小时,和医生见面不足10分钟。看诊过程中,他首先向医生讲述了自己的症状,医生询问他有没有基础病,随后为他测量体温,最后开药。原本医生给他开3天的口服药,在患者的坚持下开了5天药量,其中有连花清瘟颗粒、洛索洛芬钠片。

  “大冷天的,受冷挨冻,就图个心里踏实。”这位患者说。

  此前,有媒体报道,朝阳医院发热门诊排队等候时间已超6小时,包括一些年老体迈的老年人。

  针对这种情况,朝阳医院副院长王明刚近日在接受北京卫视采访时表示,最近患者激增,大批轻症患者来医院开药,多种综合因素才导致排队现象的发生。

  “在接诊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患者不但自己本身有发热症状,也希望在就诊过程中给家人或朋友开一些退烧或感冒药,在这一过程中,医生需要做更多的解释和疏导,导致我们接诊时间偏长,这也是为什么出现排队等候时间长的一个重要原因。”王明刚说。

  朝阳医院一位医护人员告诉《中国慈善家》,在新冠病毒感染大面积暴发后,该院多个科室对发热门诊进行支援,增加了接诊能力和诊疗单元,以减少了排队就诊患者和等候时间。

  

  朝阳医院发热门诊为排队患者搭建帐篷御寒。摄影/本刊记者 温如军

  朝阳医院作为被指定开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只是北京防疫政策放开后的一个缩影。

  12月12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李昂介绍,12月11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12月5日至11日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显示,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监测流感样病例数1.9万人,较上一周上升6.2倍。120急救电话呼入量急剧增加,12月9日达到高峰,24小时呼入量3.1万人次,达到常态的6倍。

  “全体药师带病上岗,请宽容对待。”这是社交平台上近日流传的一张北京市海淀医院药房窗口张贴的告示。旁边还有一则温馨提示:“目前我院连花清瘟颗粒、金银花清感颗粒、金叶败毒颗粒、泰诺、泰诺林、日夜百服宁、布洛芬缓释胶囊暂时无货。”

  在“新十条”发布实施后,医院就诊人数迅速增加,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多家医院医护人员向记者反映,目前医院里大量医护人员感染,但“轻伤不下火线”,一些症状不是特别严重的医护人员不得不带“阳”上岗,否则医院很多科室就得停诊。

  “‘新十条’后,社会面和医护人员大量感染是必然。由于工作性质和特殊岗位,医生每天都要接诊大量新冠患者,他们感染的风险比其他人员更高。另外,放开后,看病的人剧增,医生的工作量繁重,太忙了休息不好,低抗力也会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北京某三甲医院主任医生张弛(化名)告诉《中国慈善家》。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中,国家卫健委发言人表示,医务人员感染后,应该按照“新十条”的规定,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12月9日,北京,通州潞河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发热门诊外,市民在等候就诊。

  张弛所在医院属于新冠定点医院,院方明确告诉医生,虽然核酸或抗原阳性,但如果没有什么症状或“能扛得住”,可以考虑上班。

  “人手太紧张了,医务人员感染的很多,身边的医生至少感染了一半。”张弛说,12月12日开始,自己嗓子有点不舒服,随后就出现发烧、恶心呕吐、浑身酸痛的症状,持续3天后有所缓解。

  由于张弛所在科室的几位被感染同事症状较轻,被抽调到发热门诊或相关内科等一线去支援,还有一些同事抗原刚转阴,但仍然咳嗽和浑身乏力,就已经返回工作岗位。

  张弛说,医生对新冠病毒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并不担心自己被感染,毕竟这个病毒对健康危害不大,他们主要的焦虑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不知未来疫情会如何发展下去。另外,有些医生连续工作好几天,晚上就睡两三个小时,身体吃不消。

  “病人在激增,但很多大夫病倒了,短期内这种情况应该是常态。”张弛说。

  对于一些需要透析等特殊治疗的患者,有没有受到影响?张弛表示,医院会选择开放时间,比如会选择18点后为透析患者开放,会做相应消杀,“目前还好,但如果过段时间新冠患者增加,尤其是出现大量重症的情况下,就不好说了。”

  不过,并非所有医院都出现人满为患的情况。12月12日,记者到访中国民用航空总医院等非新冠定点医院,发现那里就诊情况正常。北京世纪坛医院一位主任医师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示,医疗资源紧张主要出现在新冠定点医院,或者是综合性医院的发热门诊。综合性医院非发热门诊的科室病人并不是很多,和往年没有太大变化。

  但这位医师坦言,即便如此,目前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的情况比较普遍,造成医护人员到岗率低,必然也会造成医疗资源紧张。

  另一位北京三甲医院的医生也告诉《中国慈善家》,他所在的科室已经有70%工作人员感染新冠。他自己也在两天前感染了,浑身酸痛,但还是不得不坚持上岗。

  

  12月14日,为缓解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压力,西城区广安体育馆简易发热门诊正式启用。摄影/本刊记者 张旭

  药店严重缺药

  对于一般患者来说,居家休息、治疗是最理性的选择,但买不到药,变成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连花清瘟、布洛芬、抗原检测试剂等和新冠有关的药物已经断货好几天了。”多家药店销售人员均对《中国慈善家》表示,每天都有上百人跑空,公司没有明确告知什么时候能补货。

  针对这个情况,12月12日,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市药监局已强化部门协同联动,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如想方设法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梳理境内具备资格的进口药品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协调已出口紧缺药品回流本市销售、按专家建议用可替代的相关药品等措施。

  12月14日,《中国慈善家》再次咨询北京多家大型药房,关于感冒、退烧、止咳药物还是没有现货。金象大药房多家店铺销售人员表示,抗原检测试剂、布洛芬、连花清瘟已经缺货了一周。

  “单位的发货单显示有300盒连花清瘟正在补货,但什么时候能补上无法预测,抗原检测试剂和布洛芬都没有任何信息。”

  多家同仁堂药店销售人员同样明确表示,治疗新冠的相关药物都处于缺货状态。百康药房销售人员也告诉记者,原计划昨晚(13日)到货,结果没到,公司也进不到货,“只能干着急”。

  记者登录几家售药电商平台,也无法买到连花清瘟、布洛芬、抗原试剂等药物。京东健康平台药师告诉记者,相关药物暂时无货,由于供应商货源还在确认中,暂时无法确定具体到货时间。

  

  12月12日,北京西城区排队购买感冒药的市民。摄影/本刊记者 张旭

  除了相关药物,就连温度计也已断货。

  一位药物销售告诉《中国慈善家》,每年入冬,是感冒的高发季节,相关用药销量都会激增,会不同程度出现断货的情况,如今新冠疫情大面积暴发,更是雪上加霜。“一到冬季,各大药店每天的备货量都是其它季节的五六倍,不过今年和往年比,货源明显不足,不排除是有些经销商囤药并高价出售。”

  12月7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就发布《提醒告诫书》,提示经营者不得对粮油肉蛋菜奶等民生商品和口罩、抗病毒药品、消毒杀菌用品、相关医疗器械等防疫用品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随后,北京康复之家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朝阳第一分店因高价销售抗原试剂盒被立案调查。12月12日下午,海淀区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对辖区某摄影工作室高价代售抗原检测试剂盒作出30万元罚款的处罚。

  那么,各大药店何时才能有药可卖?对此,多家药房销售人员表示“不清楚”。同仁堂某店铺负责人向记者直言,本来店里有货,“但都被有关部门征用,投放到大医院了”。

  专家建议增设定点医院

  12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在“华山感染”公众号发表文章指出,新冠疫情正在进入“最后一程”,并最终会向季节性流行病转变。

  在近期华山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张文宏表示,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要整体度过这次疫情,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这个月是比较辛苦的一个月”。

  这意味着未来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全国医疗资源将持续受到挑战。

  前述北京世纪坛医院主任医师在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时表示,建议在增加感冒、退烧等药物储备的同时,可以考虑将更多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转型成新冠就诊的定点医院,这样可以大大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局面,此外也让民众分散看病,降低聚集造成的感染风险。

  据了解,12月7日,北京市朝阳区确定了朝阳区双桥医院和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八楼)作为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此前,北京市丰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被划为为丰台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医院本部全面停诊。随后,海淀区、石景山区、昌平区、房山区、门头沟区、顺义区、平谷区、延庆区、朝阳区均启用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记者梳理发现,上述10区启用了11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除朝阳区启用两家医院外,其他各区均启用了一家作为定点医院。

  除此之外,北京于12月7日还公布了94家开设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名单,其中包括近日被推上热搜的朝阳医院。

  相比普通医院,涉疫风险人员救治定点医院和定点发热门诊临床专科齐全、综合救治能力强,有专人负责涉疫重点人员24小时接诊、转诊。

  “定点医院主要接收是有基础病的患者,或者连续高热不退、几天不见好转的患者。但如果患者症状较轻,来医院也没用,也就是开一些药物回家吃。这类患者建议自己在家多休息,多喝热水,根据自己的症状,吃一些相应的感冒药,保持好心情。如果吃药了确实还不见好转,也不要耽误,及时到医院就诊。”一家定点医院的医护人员告诉《中国慈善家》。

  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在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呼吁,疫情的快速发展导致医疗服务、药品供应在短期内面临较大的压力,倡导大家按需购药、分类就诊,不盲从、不跟风。

  这些人可暂时不去发热门诊

  这两天,李淑华的工作电话几乎没断过。作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下称“广州市妇儿中心”)儿内科门诊和发热门诊主任,因前来就诊的发热患儿明显增多,她忙得不可开交。

  12月13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广州三家医院发现,当前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量增势明显,但并未达到往日的最高峰。其中,不少就诊患者是为了做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开假条或者购买感冒药。

  专家呼吁,没有基础病的年轻人可居家观察治疗,将有限的发热门诊资源留给重症老人、孕产妇和小孩。

  

  医院做足预案应对门诊量高峰

  李莉是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急诊科主任,这几天结束工作后,往往已将近下午三时,连午饭都来不及吃。

  她说,门诊量攀升是从12月8日开始的,当天门诊量从原来100多人次上升至300多人次,预计在15号左右门诊量将到达峰值。

  

  

  广州市第十二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也有明显攀升。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临时负责人蓝芬介绍,该院13日发热门诊的就诊量比一两周前翻了三倍。

  

  在广州市妇儿中心,每天门诊量从400人次增长到1000人次,仅用了三天时间。李淑华说,上周末两天,儿内科发热门诊的就诊量明显增长,但远没有达到今年夏天流感高峰期的就诊量。今年6月22日,广州市妇儿中心内科普通发热门诊就诊量达到最高峰的2573人次。

  

  尽管预计广州的门急诊量高峰还没有到来,但各家医院已做足准备,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首先是扩容发热门诊。记者获悉,目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有4个发热诊室,如果就诊量持续上升,就启用2个新的发热诊室。而广州市妇幼珠江新城院区发热门诊也将增加6个诊室。

  其次是增加人手。李淑华说,根据医院预案,如果发热门诊接诊人次超过了1500,就会启动一级预警,抽调更多内科医生“三班倒”到发热门诊上岗,同时让行政人员当志愿者,支援分诊、引导患者,尽量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

  蓝芬介绍,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已准备投入3倍人力到发热门诊,确保24小时不停诊,而且还储备足够药品,确保让患者有药可用。

  发热门诊患者按抗原结果分区诊治

  发热门诊的阳性率较高,如何尽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减少在发热门诊的交叉感染?12月13日,广州市发布最新就医指引,抗原阳性且病情稳定的发热患者不需进行核酸检测。

  

  其实,这一措施两天前就已开始在广州的各家医院落地。

  李淑华介绍,进入该院发热门诊后,家长需到抗原检测处拿取试剂到户外空旷处进行快速筛查,5—10分钟后将结果反馈给工作人员。若是阳性,则需乘坐电梯上二楼就诊,抗原阴性则在一楼候诊。

  李淑华说,核酸检测最快要2—3小时才有结果,抗原仅需10分钟,大大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而且按照抗原结果进行分区诊疗,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对于抗原阳性患者,如果不需要住院,就不用测核酸,直接回家居家照护;如果需要住院,就做核酸来确诊。”李淑华说,目前只有住院或者进一步诊疗的患者,才会根据需要进行核酸检测。

  

  小孩精神状况不好也需要来医院看

  在走访了多家医院后,记者了解到,发热门诊里,并非全部都是急需的患者:有的人是为了向单位请假,来发热门诊开具病假条;有的人只是来做一个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有的人是为了买感冒药和退烧药。

  对此,李莉呼吁,一些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无需恐慌,若是有发烧症状,可先自行服药然后观察72小时,若症状得不到缓解,再来医院就诊。

  “这样做是要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重症患者,比如一些肿瘤放化疗患者或者是长期服用免疫制剂的人,他们一旦发烧,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她说。

  

  3岁以下的婴幼儿也是需要及时就医的群体。李淑华说,3岁以下的婴幼儿没有接种疫苗,缺乏相应的免疫保护力。“目前虽然有些患儿还没有达到重症标准,但由于发生了热性惊厥,所以要安排医护人员加强看护。如果孩子抽搐了,很多家长是不知道如何处理的。”

  李淑华建议,年龄小和有基础病的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后还是要尽量到医院就诊,让医生看一看,评估一下是否有重症的倾向。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家长需重点观察两点:如果孩子反复发热、超过三天没有退烧,就要来医院;如果小孩精神状况不好,也需要来医院看。

  

  报名季,开课忙

  选对资料才能笑傲考场

  考试宝典,课好提准有口皆碑

  还在等什么

  先领资料后开课,试用满意再付款

  ↓↓↓

  

上一篇:n95口罩可以重复使用吗?一般情况多久更换一次最好?
下一篇:【友谊科普】谨防药物性肝损伤 友谊肝病专家提醒:“阳”了吃药,一定要躲过这四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