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大家一起阳”不可取!钟南山有8条防护建议:第1条就是戴好口罩!
12月15日
在中山大学举行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院士
主讲新冠(Omicron)疫情动态及应对
听听钟院士怎么说↓↓↓
感染奥密克戎不可怕
绝大多数7-10天可完全恢复
在讲堂上,钟南山表示,奥密克戎(BA.4/5,BF.7)感染不可怕,绝大多数可在7-10天完全恢复。
钟南山表示,预防感染仍然重要,中国人口基数大,慎防短期内大规模感染,影响正常社会秩序,导致新的变异毒株出现。一方面,强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另一方面,个人的防护也很重要,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遵守一米线。
另外,还要加强对药物的推进和第三期临床的实验,推进审批过程,加快上市。
感染过奥密克戎后一年内
再感染比例非常小
在讲堂上,钟南山表示,目前众多数据显示,感染过一次奥密克戎后,一年内再次感染的比例非常小。他说,感染一次奥密克戎后,体内会产生抗体,等于打了一次疫苗。
新冠病毒“北强南弱”?
“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在讲堂上,钟南山表示,广州流行毒株为BA.5.2;北方流行毒株BF.7(BA.5.2.1.7的简称),是在BA.5.2基础上的突变株。总体来看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
钟南山表示,在北方,潜伏期进一步缩短,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现传染性。大部分人在感染后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即无症状感染者。部分人出现咽干、咽痛、干咳、头痛、发热等症状,即为轻型患者。他指出,发热温度高、全身疼痛让患者很不舒服,但这与医学上的重症轻症是两回事,并不是说疼痛得厉害就是重症。
奥密克戎变异越快,传染性越强
在讲堂上,钟南山表示,在奥密克戎出来以前,贝塔、伽马、德尔塔等毒株有变异,但是变异不多。但从2022年的传播数据来看,奥密克戎明显比原来的毒株变异要快得多。目前,奥密克戎突变频率越来越多,现在总突变率已经达到96.4%,换句话说,还没有出现突变的,只有不到4%,接近饱和。所以由于奥密克戎的突变越多,对疫苗对各方面抵抗力就越强,传染性就越厉害。
“大家一起阳”的观念不可取
在讲堂上,钟南山院士提到,现在有种说法“早也阳、晚也阳、不如大家一起阳”,这种观念不可取。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钟南山强烈呼吁加速疫苗(特别是异种疫苗)的加强接种。同时,他还强调,个人防护仍然重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
此外
钟院士提出了
8条个人防护建议
这8条建议分别是:
①加强防护(戴口罩、保持距离、减少公众聚集等);
②不应为感染而害怕;
③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
④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检测;
⑤若持续发热一定要去医院;
⑥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
⑦囤药没有太大必要;
⑧“老药新用”要经严格实验。
对于个人防护
口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近日
多家药店的N95口罩
出现一“罩”难求的现象
我们佩戴的普通医用口罩
还有防护作用吗?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感染管理处副处长张翔表示,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去医院这类风险较高的场所建议佩戴N95口罩、KN95口罩,如果没有,也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者普通医用口罩。
需要注意的是,N95或者KN95口罩不建议长时间佩戴,可能会影响心肺功能,老人、儿童、患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慎戴。另外,在风险相对较低的场所,佩戴外科口罩或者普通医用口罩即可。
对普通人而言
N95和KN95防护效果相同
在挑选口罩时,许多人都认准了N95口罩,认为这种效果最好,真的是这样么?张翔介绍,大家通常所说的N95口罩,分为医用型N95和普通型N95,对于普通人而言两种N95都可以选择,其中,医用型N95口罩属于医用防护口罩范畴,主要是防止喷溅物渗透,对于普通人而言意义不大。
另外,所谓N95或KN95,是指口罩的防护级别标准,N95是美标,KN95是国标,标准基本一致。如果需要去医院等高风险场所,首选佩戴N95或者KN95口罩,而且首选佩戴头套式而非挂耳式N95。
虽然N95、KN95口罩的防护效果好于其他型医用口罩,但这类口罩也是个双刃剑,防护效果好的同时,长时间佩戴也可能导致身体出现不适,体弱多病及老人孩子这类人群不要长时间佩戴,在风险相对较低的场所,佩戴外科口罩或者普通医用口罩即可。
口罩戴多层?防疫并不“升级”
大家戴口罩的方式五花八门,“漏洞”却不少。有人佩戴多层口罩防疫,张翔表示,这种方式不可取,也没有必要,戴多了反而可能会影响密封性。有人表示普通医用口罩挂耳带打结佩戴,防护效果相当于N95,实际上,仅从外观观察,两者的材质和厚度就明显不同,打结增加密封性的方法,效果也非常有限,并不能达到N95口罩的防护效果;还有人觉得不用口罩时,将其挂在胳膊上很方便,其实这样做,口罩很容易被污染,临时不用时,建议挂在通风处,或者装进一次性密封袋。“戴口罩前,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是做手卫生。”张翔强调,一定要做好手卫生后再戴口罩,否则佩戴时手污染了口罩内侧,反而增加感染风险。
口罩使用寿命4-6小时
一个口罩的使用“寿命”究竟是多长?不管是哪种口罩,一般都建议4-6小时更换一个,尤其是在湿度高的寒冷冬季,口罩更容易变湿。一旦觉得口罩变得潮湿,应及时更换,因为口罩潮湿了会影响阻隔病毒的效果。口罩过期了是否还能使用?一般不建议使用,但如果自己实在没有其他口罩,也可以佩戴。
1岁以内孩子不建议佩戴口罩
孩子该如何佩戴口罩?一方面要挑对口罩,选择适合孩子脸型的口罩,另一方面,小孩呼吸功能弱,且不擅长表达,家长要严格注意佩戴口罩后孩子的状态,以防出现窒息。“不建议1岁以内的孩子佩戴口罩,有情况可以先通过互联网医院就诊。”张翔强调。
来源:羊城晚报、人民日报、红星新闻、现代快报、央视新闻、央视网
编辑:刘青?校对:陈忆文
责编:黄悦平
编委:王善业
上一篇:呼和浩特战疫的温情一面:疫情不除,我们不退
下一篇:明起,开售!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