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逆行者!郑大一附院3065名护士白衣披甲采集核酸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8
手机版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卢怀涛 萌友 曹咏 苏安宁/文图

  

  最近几天,在郑州的各个社区,到处可以看到排着长队做核酸检测的人员,在长队的尽头是全面防护采样的医务人员,同样的防护服上写着“郑大一附院”这几个字。今年7月底,郑州出现多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疫情防控战再次打响,郑大一附院紧急抽调3065名护理人员,支援各个小区的核酸检测,披甲逆行采集核酸912863人次。

  

  【出发】

  晚上下班接任务,连夜“逆行”封控区8月10日下午6时许,郑大一附院又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为封控区内的二七区重点人群进行上门核酸检测。接到消息后,郑大一附院护理部紧急调派2名科护士长、6名护士长、206名护士做好三级防护,开展上门采样工作。晚上23时,医护人员正式开始采样工作。上门采样工作不同于社区采样,需要工作人员逐层逐户敲门进行采样,期间也遇到了不少“插曲”。有的小区没有电梯,医护人员只能身穿防护服爬楼梯到市民家里;为了让孩子们舒服一点,医护人员蹲下或跪下为小朋友进行检测;有的市民睡的沉,医护人员拍门叫醒他们并等在门口,耐心十足。8月正值盛夏,虽然是晚上,但天气依然十分炎热。因为高温及防护服的不透气,有的医护人员全身过敏水肿,起了很多红疹,奇痒无比,有的因为口腔长时间不能喝水,干燥的长满了溃疡,每次脱下防护服,大家脸上是深深的勒痕,双手浸渍发白,衣服像被人浇了一盆水。

  

  【辛苦】

  防护服内四五十摄氏度,无法喝水、无法擦汗、无法上厕所李亚琪是郑大一附院有着5年护龄的烧伤科护士,也是此次参加核酸采样工作的一员,她主要负责的是水岸社区的采集工作。“今天是我第五次的核酸采集工作,最大的挑战还是高温下穿防护服不间断工作几个小时。难受程度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外面温度30多度,防护服里面估计有四五十摄氏度。”李亚琪说。“不到半小时,衣服便湿透,汗水一直在流,流到眼睛里感觉刺痛,流到脖子里感觉发痒,喉咙干的冒烟,但无法擦汗,无法挠痒,无法喝水上厕所,只有坚持坚持再坚持。”李亚琪说。 当得知需要医务人员支援全员核酸采样时,李亚琪第一时间报了名。当问到是什么让她义无反顾时,李亚琪很自然地笑着说:“我去年就参加过疫情防控,在发热门诊待过,有着更多的经验,能更多地帮助到身边的人,我也希望能为郑州的抗疫出一份力。”

  

  【担当】

  3065名白衣战士,

  采集核酸912863人次第二天上午11点,医护人员结束了所有的采集工作,共为2427人进行采样工作,整整一夜没有休息。这一夜,有8名护理人员头晕暂停采集,2名人员腹部不适,2名人员中暑晕倒……但是没有一名医护人员喊过一声累。截至发稿前,郑大一附院护理部共抽取3065名护理人员,采集核酸912863人次。据该院负责人表示,在郑州的核酸检测工作中,郑大一附院人听从指挥、冲锋在前,努力践行“不辱使命、人民至上”的责任与担当。

  

上一篇:阳了5天了...
下一篇:哪些原因会引发三叉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