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核酸退出短短几天,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这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一
新十条出台后,防疫政策放宽了,开始人们以为努力三年的抗疫终于迎来了“大结局”,殊不知,后疫情真正的考验,才刚刚拉开了帷幕。
才几天的功夫,病毒就迎来了一个“大爆发”。特别是近两天,感染者甚多。
一个朋友调侃:“身边的神雕大侠杨(阳)过越来越多,这是要开武林大会的节奏啊”
另一个哥们苦言:“我叫阳过,闭关的第三天,等待阳康”。
你一句我一句,甚至编成各种搞笑段子,闹得大家人心惶惶,很多人都吓得不敢出门。
最新消息,据微信官方声明,从12月13日凌晨起,通信行程卡即将正式告别历史舞台。
连同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在内的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从今往后,我们彻底甩掉“扫码”时代,想去哪就去哪,无需受相关部门的限制与报备,彻底放开了。
是的,我们自由了!
然而,在激动之余,更多的是担忧!
为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开放,一时之间,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兴风作浪了。
短短几天,现实将人性的自私、贪欲、愚昧暴露得一览无遗!
二
首先说说人祸。
就在前天晚上,某家医院急诊科突然接到一波几十号人的“病人队伍”。
奇怪之处,就是他们的病症几乎一致。
经过医生诊断,这些病人,并不是由于感染导致的,他们皆是同时联合服用了多种药物,因而导致了急性肝受损。
这种病症并不是什么巧合,而是他们害怕被新冠感染,一下子吃了太多的药物。
还没被别人感染,反倒是因自己的无知,过度吃药住进ICU!
这个新闻着实让人感到荒唐而可笑!
这不是段子,而是真真切切发生的事实。
同样是因“药”引起的事端。
这场疫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代价沉重的灾难,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致富良机!
近日,成都、保定、吉林等多地出现一种“怪象”,药店一些药品,比如连花清瘟开始非常抢手。
大家都知道,一盒48粒规格的连花清瘟,平时价格只要30块钱左右。在如今,有些平台上售价129元。
因药品稀缺,卖家稍微涨价,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正是紧急关头,价格一口气涨了三四倍,这不是坐地起价,借机敛财吗?
这到底谁在背后操控?前两天看过一个新闻报道,以岭药业(连花清瘟的生产厂商)对此给出了明确的声明:以岭药业在扩大生产,但是没有涨价的计划和举动。
大概的意思很明显:我们厂没问题,涨价一锅,我不背。
因此,背后的真相,还是经销商不厚道,通过暴涨药品价格,来牟取暴利。
好在,国家已经出手了。
针对这种利益熏陶的经销商或药店,靠疫情期间,哄抬物价、牟取暴利的行为,很多地方的市场监管局也都做了处罚,或者发布了告诫书。
就在近日,武汉地区已经立案查处9件哄抬涉疫药价行为;一些城市一旦发现,最高可处300万元的罚款。
但这些人,依然贼心不改,手段更加恶劣。
药价不让涨,咱就来个“捆绑销售”,变个花样,也能挣到钱!
简而言之,就是你如果只卖连花清瘟,很抱歉,本店不卖,如果你想要,必须连同无关紧要的药全都买走,捆绑升级后,这一整套的“超级大礼包”的售价竟高达888元。
不少人调侃:买个药,竟然买出了爱马仕的感觉!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即使药价飞涨,明明知道自己被黑心商家“宰割”,却还是跟着别人一哄而上,将这些天价药品抢个精光。
让那些真正需要用药的人,无药可买。
就在昨天,我邻居小孩头疼,去药店买布洛芬,却被告知:早在几天前就断货了。没办法,只能用“土方子”治疗与缓解。
而那些抢到药的那些人呢,却因为用药过量,或几种药同时服用,其后果,就如同前面进ICU的十几个病人那样,没别别人感染,却被自己给害得险些丢了性命。
人性的愚昧与无知,是多么可怕!
三
不止各类药,囤口罩,囤抗原,甚至是血氧仪、温度计……跟疫情相关的一切物品,一夜之间,成了“稀罕珍品”。
大家的心情,能理解。在这种紧张与恐慌的氛围下,担心自己感染了,万一没有药,是极为麻烦的事,所以疯狂抢购。
据相关的数据表示:平时无人问津的抗原自测盒,如今日均销量一下子猛涨400多倍。
消停许久的N95口罩,最近的搜索量,更是直接暴涨715%。
当然,最火爆的还是连花清瘟,据相关统计,12月8日,连花清瘟一天销量高达82.8万件,另外还有87万余人预约。
于是有人看到了商机,闻到了腥味。
N95口罩,抗原试剂,和上面的连花清瘟等一切跟疫情相关的用品,在短短数天之内,其价格翻了好几番。
博主几天前买一盒N95,今天再去一看,竟然从原来的39.9元,涨到了72.9元。
就连平时单价从3元到5元的抗原,很多地方甚至每个卖到十几块,随着市场的供不应求,有些药店售价竟然涨到了56.6元。
甚至某些地区与平台推出了598元的“上门核酸服务”。
虽然不是强买强卖,但一个这么普通低成本的服务,直接狮子大开口卖到599元,这和2020年一个口罩卖38元有何区别?这真是离了个大谱!
我想问问,这是谁给他们的权利?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如果在时代红利中你没有赚到钱,证明你这个人只是能力不行。”
是的,逐利是资本的本质,没错。
但是为了挣钱,不管老百姓有没有钱,生活苦不苦,连做人最基本的底线与良知都出卖了,在国家危难之际,靠发国难财赚得盆满钵满,这不是证明了你的能力,而是暴露了你的罪恶。
说实话,这三年以来,百姓苦不堪言!创业的,公司破产倒闭,做生意的,赔得连底裤都没得穿,农民的蔬菜果子全烂在地里……没钱的日子,真的太难太难了。
网上看到一个心酸的评论:
我们河南的菜农一棚辣椒才50块钱,买一盒连花清瘟颗粒需要两棚辣椒,让菜农怎么过啊?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有谁真正体会他们的辛酸与不易?
人无论做什么职业都要有道德,老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什么才是道?
先义后利,不义之财永远不取,道义和底线永远排在利益之前,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四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年前的2003年吗?
当年百姓跟现在一样,抢过食醋、抢过食盐、抢过板蓝根……后来很多人家里的食醋要好久才能消耗完,板蓝根直到过期了也用不完。
20年后的今天,我们又步入“板蓝根现象”的后尘。
在疫情刚开始,一会造谣抢菜,一会抢粮油,疯狂往家里囤积粮食干货,如今开放了,又陷入了被疯狂“宰割”的困局。
口罩被割过,核酸被割过,好不容易要熬出头了,没想到药品又来割一波。
原本人人都吃得起的药,转眼价格涨了10倍不止,这样的“天价”药品,依然是一抢而空。
手里有药,心里固然不慌!
但是从目前形势来看,新冠并没有什么特效药,连花清瘟这些药只是起到了缓解发热等症状效果。古人说,是药三分毒,和其他多种药同时服用,很可能危及性命。
况且钟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等国内权威专家认为,如今的新冠,病毒强度已经不及流感了,感染者大部分可以自己吃点药并好转,根本没必要囤大量的药品。
少一点跟风,多一些理智,我们就不会自乱阵脚,从而被资本的刀割得如此狼狈。
很多药业厂商因为老百姓的盲目疯狂抢购,资本的巨头吃相,一个比一个难看。
据数据显示,药品流通巨头九州通今年连花清瘟单月销售额达到7亿多元,前11个月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0%以上。生产连花清瘟的以岭药业,相比9月底,股价已经涨了一倍,市值一度突破900亿元,按照现在的抢购趋势,股价还会再创新高。
而抗原检测试剂盒更加夸张,据相关报告显示,每个月规模有望达到280亿元,如今老百姓疯狂囤积,月销售额560亿元,一年超过惊人的6000亿元。
这到底是谁带的节凑?又是谁在制造恐慌,显而易见!
最后,我只有一句话:你囤积得越多,被收割得就越多。
上一篇:【奔流·医说】布洛芬销量激增,专家提醒:用药有禁忌
下一篇:今日辟谣|揭阳女子炫耀官员舅舅给口罩被行拘,广东高速采取管制但未封路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