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思|疫情之下的三种心态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8
手机版

  疫情之下的三种心态

  文/杨之藏

  与朋友聊天时,谈论当下新的防疫政策下,将来可能出现的新变化。熟人见面的问候,可能会由“您吃了吗?”变为“您核酸了吗?”,也或许会变为“您复阴了吗?”

  

  在原来的防疫政策没有变化之前,街上来来往往的人里,戴口罩的是少数,不戴口罩的是多数。倘若新冠病毒患者出来到处瞎逛,是会受到严厉制裁的。一旦被发现,电话是要被打爆,行踪会要被反复盘问的。所以,人们的心里有一层屏障,那就是国家对这个管控很严,大家对这个防范意识很强。只要发现一有苗头,就无藏身之地。所以戴口罩的是小心,不戴口罩的是安心。并且因为这个,曝光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有人生活得多艰难,有人在深夜修水管,有人埋名多年被抓捕------那时候,防疫就像一个万花筒,照出了人生百态,照出了千疮百孔。

  

  这样的环境,一呆就是三年。不敢随便逛街,不敢随便坐公共交通。即便迫不得已,也要随身携带智能手机,因为时刻要看健康码、行程码。老人们几乎寸步难行。打疫苗、做核酸、查验码几乎成了每个人的日常功课。实体店生意生意萧条,人们消费的愿望下降到了极致。可是,没有交换就没有生活来源。在疫情之下,金钱不仅成了生命的护身符,也成了生活的急救丸。人们一方面面临着疫情防控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生活的压力。有很多人甚至不得不被迫进入“要钱?还是要命?”的单项选择之中。因为他们不为满足别人的需要而奔波,他们就没有生活来源。但是当他们在四处奔波时,又不得不面临着感染新冠的风险。对于他们而言,如果不得新冠,家人今天就可能饥寒交迫。如果得了新冠,家人至少可以延后一些面临困境。 三年疫情中,很多人焦躁不安,都期望能够有一个新的局面。毕竟疫情只是遭遇,而生活才是人生呀!

  防疫政策变化之后,街上的人戴口罩的人倒越来越多了,不戴口罩的人反而少了。为什么呢?有几个原因:其一是保护罩将要拆除了。之前一不小心得了这新冠,国家会直接接走,负责治疗。而现在,只要是得了这个,恐怕都是自己的事情了。其二是核酸检测由强制性要求变为了非必要、非自愿不做,甚至于根本就不看核酸检验结果了。这种情况之下,人来人往,盘根错节,今天这几个人聚餐,明天那几个人打牌,后天六七人轰趴。谁也不知道谁得了没?只要有一人得了,其他人岂不是传播得飞快?而且据说最新病毒变异株传染性更强。其三,人们对于新冠病愈后的后遗症还是有所担心。虽然有专家说得了新冠就类似一场感冒,三五天、七八天,发发烧,喝喝水就好了。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种程度的症状呢?即便是,毕竟,它仍是新冠,而非一般感冒,有没有其他后遗症呢?

  

  戴口罩的是积极派和中间派,不戴口罩的是消极派。积极派除了上述几种理由坚持戴口罩外,还有一种理由,就是为了家里小孩。生怕因为自己的一个不小心,变码了,影响小孩子上学。虽然说就是几天的事情,但只要神兽在家,自己心烦意乱不说,还要考虑如何保证小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安全健康,你说累心不累心?

  

  中间派的想法很简单,口罩还是带一带,偶尔忘了就忘了。能防就防,不能防也无所谓了。所以,口罩戴与不戴,也都很自然,不刻意,不回避。

  

  消极派的做法那就是彻底躺平。既然这病毒不致命,就像感冒一样。这种环境下,个人防是防不住的。反正迟早都要变阳性,那又何必总戴着个口罩碍手碍脚,勒得难受呢?当然,消极派里也有比较积极的。既然口罩是不带了,想方设法提升一下自己的免疫力也是可以的。只要自己的免疫力提升了,病毒来了也不怕。

  您是哪一派呢?

  (本文图片由杨之藏拍摄)

  互动游戏

  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注本微信公众号后,在对话框里发送“职评”(去掉双引号),试试看你能够收获什么?

  相关专辑:||

上一篇:专家:戴两层口罩更容易被感染!请把N95留给医护人员!
下一篇:他们自制“特殊”口罩,把专业的防护口罩留给医护人员! (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