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口罩打结变成N95?KN95口罩不能用?丨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演变成重症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8
手机版

  此前报道

  杭州所有医疗机构门急诊取消核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近期,大家对“怎样选口罩”的问题比较关心,对此,小编梳理了有关口罩的相关问题和传言,一并答复。

  KN95口罩不能防护新冠病毒?

  真相:可以。

  近日,网传能达到防疫要求的口罩只有5种,对应的生产标准分别是“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 2010】”“医用外科口罩【YY0469 201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 0969 2013】”“日常防护型口罩【GB/T 32610 2016】”“儿童口罩【GB/T 38880 2020】”。相关提示表示,如果口罩外包装标注的执行标准不是这5项,不建议使用。但是,市场上常见的KN95、N95口罩对应的并不是这5项标准,而是“GB 2626”,难道KN95、N95口罩不能防护新冠病毒?

  记者求证发现,网传“只有五种口罩能够防疫”的说法不准确,KN95、N95口罩可以防护新冠病毒。

  网传的“只有五种口罩能够防疫”针对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罩。市场上,除了信息列出的根据5种标准生产的口罩外,还有不同材质、不同花纹的口罩。很多口罩从外观看,很难看出差异;但通过包装上标注的执行标准,可以区分它们究竟能否发挥防护作用。未采用相关标准的口罩很可能只有美观或保暖作用。

  至于KN95、N95口罩,完全可以用于新冠病毒防护。但它们有别于上述5种标准对应的口罩类型,属于“颗粒物防护口罩”类型,对应的标准有我国国家标准“GB 2626《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美国NIOSH(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认定”“欧洲EN149”等。目前,KN95或N95口罩与“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等不同,不作为医疗器械进行监管。但对于它们的防护作用,许多权威机构均给出正面答复。

  中国疾控中心明确表示,颗粒物防护口罩的阻隔能力与医用防护口罩相同。在紧急情况下可作为医务防护口罩的补充,但对于手术室等有卫生学要求的区域不能使用。可适用于较高风险暴露人员,如急诊科工作医护人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等。

  但是,由于KN95及N95口罩过滤性更高,长时间佩戴容易产生不适。吸烟者、肺气肿患者、肥胖者等本来就容易呼吸不畅的人群,再佩戴N95口罩,会更加雪上加霜,甚至加剧呼吸问题。所以,人们日常防护只要选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日常防护型口罩”即可;前往高风险场所,可以选择KN95或N95口罩,但注意佩戴时间不要太长。

  普通口罩打结能变N95口罩吗?

  真相:不能。

  网上流传一则视频称,将普通口罩对折,把两侧耳带打上结后再佩戴,就可以使得口罩的密闭性增加,达到N95口罩的效果。这种说法存在夸张。

  从材料和防护等级看,N95口罩的过滤能力会比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日常防护型口罩等高一些,其区别在于不同口罩种类中使用的熔喷布有差异。将口罩耳带打结虽然可以提高口罩与面部的贴合性,但不能改变口罩本身的材料,所以不能实现“普通口罩变N95口罩”的效果。

  但要肯定的做法是,佩戴口罩时确实要将口罩尽可能贴合面部。不论何种口罩,佩戴后都要注意压紧口罩鼻梁处的鼻夹,并注意口罩四周与脸部的贴合性。如果耳带太长,可以通过打结的方式缩短;如果口罩太大或太小,可根据脸型选择不同规格的口罩。

  同时戴两个普通口罩

  能发挥双倍防护效果?

  真相:不能。

  佩戴两层口罩不仅不能增加安全性,而且可能会因为口罩之间互相摩擦造成佩戴移位,反而影响口罩的气密性。

  在日常防护中,根据自己的脸型选择大小合适的口罩,注意口罩与面部的贴合度即可。

  口罩级别越高越好?

  真相:不是。

  如前文所说,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要佩戴 KN95或N95口罩。长时间佩戴高防护级别的口罩容易引起不适,对前文说的那些敏感人群,更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此外,如果一定要选择KN95或N95及以上防护级别的口罩,要注意避免选择带有呼吸阀的型号。带有呼吸阀的型号能缓解佩戴者的不适,但若佩戴者感染了病毒,这类口罩会将佩戴者呼出的病毒散播在空气里,威胁他人健康。

  口罩要抖一抖才能用

  不然会中毒?

  真相:不会。

  合格的口罩没有这种风险。部分口罩在生产时会使用环氧乙烷消毒,虽然环氧乙烷属于一类致癌物,但毒性与剂量相关。根据国家标准,口罩残留的环氧乙烷含量不超过 10μg/g 都是安全。合格口罩的环氧乙烷残留量都低于该标准,且残留的环氧乙烷在流通过程中还会继续自然挥发。所以,没必要在使用前抖口罩。

  口罩这么选

  拿到口罩,要看外包装上的文字和图片,在外包装寻找“产品标准”。例如:产品标准YY 0469开头,那么它就属于医用外科口罩,适合公众使用。

  

  最近

  “阳了真的会浑身疼吗”的话题

  登上热搜

  引起网友的热议

  

  许多“阳过”的网友反映感染上奥密克戎后的状态诸如嗓子疼、关节疼、肌肉酸疼等等▼图片图片

  在众人的描述中

  感染奥密克戎后浑身的确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酸疼感那么为何会产生这种感觉呢?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作出解释

  主要是因为身体被病毒入侵,体内的免疫系统会召集细胞因子。而这些细胞因子去帮助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去攻击受感染的这些细胞。然而这个时候由于这些细胞因子的活跃,由于我们的免疫系统正在清除病毒,身上就会感觉到酸痛乏力。

  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汪阳表示,有文章指出,超过70%的新冠患者出现疼痛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肌肉痛和肢体痛,且男性患者比例更高。此外,作为医者,他特别提醒脑血管疾病患者,感染后用药应更谨慎,避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问:有人发热后感觉神经痛,是什么缘故?

  汪阳:要先区分一下,其实更多见的是肌肉痛。前两天我也看了一篇文章,提到了新冠肺炎和疼痛的关系,文章说大概有70%的新冠患者出现疼痛,主要表现为头痛、肌肉痛和肢体痛,这都在外周性疼痛的范畴里,真正引起中枢性疼痛的只有7%多一点。

  引起外周性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病毒的损害,或病毒刺激机体释放一些活性物质刺激引起的,再就是发热引起的乳酸沉积、引起酸痛。中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是病毒对中枢神经的损害,因为新冠病毒有一定嗜神经性,容易结合神经组织。

  文章还做了一个分析,哪些是疼痛的危险因素。

  一个是男性,男性患者出现疼痛的比例要高些;

  第二个就是高的BMI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又称为体重指数),肥胖的人疼痛会重一些;

  第三个,疼痛程度和感染严重程度是相关的。

  问:有网友说,嗓子很疼,连带耳朵眼儿里都疼,这个和神经痛有关吗?

  汪阳:可能和神经有关,嗓子和内耳都是三叉神经支配,有可能是病毒对三叉神经的损害引起的。

  出现什么症状可能演变成重症?感染新冠后该不该去医院?出现什么样的症状要小心演变成重症的可能?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就居家如何对症用药给出解答。

  目前有没有药物能完全预防新冠?

  目前没有药物对于预防新冠是确切有效的,并不需要为了预防新冠而囤药或吃药。想要科学预防新冠或者想让新冠对自身影响减小,一方面要及时接种疫苗;另一方面要保持一个好的身体状态,比如规律的作息、饮食习惯等等。

  感染新冠并出现症状后如何服药?

  目前的药物均是一些对症支持的药,它本身并不直接治疗新冠,只能缓解症状。感染了新冠的病人或者人群不要过量服用。很多药过犹不及。病毒是自限性疾病,不用特殊干预一周左右也会自愈。

  什么情况下建议去医院就诊?

  属于重点人群,有变成重症倾向的人群,要更好地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重症就是病毒感染到肺部,变成肺炎。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血氧值低于正常水平(95%以下),会有演变成重症的倾向。另外,原有基础病加重,应该及时就医。

  来源 | 浙江在线综合上海辟谣平台

  共青团中央、新华社、央广网等

  编辑 | 俊哥

  责编 | 吴新红

  审核 | 陈蓉

  举报/反馈

上一篇:核酸检测医护患热射病,体感温度达64℃,防护服还能穿吗?
下一篇:南通45家口罩厂联系方式!附全国口罩、防护服、消毒液、体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