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扫描】2022.12.17 12部门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8
手机版

  教育正当时,资讯全掌握,欢迎收看现代校长微讯为您推荐的一周教育扫描。今天是2022年12月17日,星期六,农历壬寅虎年十一月廿四。首先是教育新闻。

  

  1.12部门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新华网)

  2.中国慕课数量已逾6万门(新华网)

  3.八部门:启动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新华网)

  4.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线上举行(新华网)

  5.《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正式发布(人民网)

  6.第六届中国学术评价高峰论坛线上召开(人民网)

  7.研考如期举行,考生不动、试卷动——首次全国大规模异地借考如何实现(人民网)

  8.有趣有料,看不一样的国情教育——北京语言大学创新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纪实(人民网)

  9.新课标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怎么教(人民网)

  10.“家园协同”水平决定幼教质量(人民网)

  

  1.考招改革:科学公平选育英才(中国教育·这十年)(人民网)

  2.(人民网)

  3.2022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开赛 各类航模花式角逐 (人民网)

  4.防疫热点问答丨儿童发热咳嗽怎么办?(人民网)

  5. 推动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大国(人民网)

  6.2022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学术年会召开 同期举办第三届北外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论坛(人民网)

  7.安徽黄山:多彩非遗课堂助成长(人民网)

  8.世界杯上的中国小球童:爱足球,更爱乒乓球(人民网)

  9.广西乡村足球场“串”起孩子们的“世界杯”(人民网)

  10.充分发挥书法的文化育人功能(人民网)

  

  1.卡塔尔世界杯 | 莫德里奇,是中场大师,也是奋斗的你我(新华网)

  2.羽毛球——世界巡回赛总决赛:陈清晨/贾一凡女双夺冠(新华网)

  3.2022中国网球巡回赛职业级总决赛(澳门):崔杰男单夺冠(新华网)

  4.中国队首获自由式小轮车世界杯女子冠、亚军(新华网)

  5.乒乓球世青赛双打项目中国队收获三金(新华网)

  

  1.星空有约|双子座流星雨14日极大,送上一场“夜空礼花”(新华网)

  2.《地球科学》发表文章:从40万年长偏心率周期看米兰科维奇理论(新华网)

  3.欧洲最快超算与量子计算机“联姻”(新华网)

  4.我国工程机械竞争力快速提升(新华网)

  5.推动数智融合赋能基层治理(新华网)

  

  1.一碗面里的传承与创新(中国道路中国梦·强国复兴有我)(人民网)

  2.新媒体技术驱动文创发展(新语)(人民网)

  3.兴化水乡的独特魅力(人民网)

  4.“贵州非遗文化展”在巴黎举办(人民网)

  5.敦煌学研究添“新课题”:让冷门不“冷”,绝学不“绝”(人民网)

  

  儿童出现发热、咳嗽怎么办?

  当前,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儿童存在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风险。如果儿童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应该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进行解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主任王荃表示,秋冬季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的季节,实际上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非常多,比如常见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当前一定程度上流行的新冠病毒,还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一些非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等。“绝大多数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一般情况下热程持续2—3天,病程大概在3—5天。”王荃说。

  “家长有时候对孩子发烧特别紧张,觉得立马要去医院,其实不必要。”王荃说,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精神状态还可以,尤其是当体温降下来之后,如果和平时状态一样好,这时候就不必着急去医院,可以在家进行对症处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社区医院等其他途径,得到一些专业指导。

  王荃介绍,发热时可以进行对症的治疗,家里可以常备一些退烧药,比如常见的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如果是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二者择其一;如果是6个月以下的孩子,只能选择对乙酰氨基酚;2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能服用退烧药。

  3个月以下的婴儿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应该尽早到医院就诊。此外,任何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发热超过3天,或持续高热,或精神状态差,或出现呼吸加快甚至呼吸困难、频繁呕吐、腹泻、脱水等情况,都建议家长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王荃表示,不建议交替使用两种退烧药,更不能同时使用。交替使用并不会实现更好的退烧效果,反而可能增加孩子肝肾负担,造成脏器的损害。

  

  

  

  关注天气冷暖,适当增减衣物。本期教育扫描就到这里,下期我们再见。

  本号尊重原创,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目的仅在于为大家思考和研究,图片、文章、字体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总策划:花都一人 包装:徐多铎 排版:徐多铎

  美编:赵雅卿 来源:现代教育传媒

  协同互推共建媒体:网易山西科教频道 / 山西科技报/科学导报现代教育

  自媒体号:人民号 / 今日头条号 / 网易号 / 搜狐号 / 腾讯号 / 凤凰号 / 爱奇艺号 / 蚁搜山西抖音号 / 新浪微博等

  技术支持:山西立媒报业有限公司 / 山西蚁搜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 山西先锋赞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投稿|合作请联系1830808938@qq.com

  电话:13903434602

  现代教育报

  是山西省科教系统唯一一份省级新闻报纸

  反映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关注教育热点

  

上一篇:漳州疾控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
下一篇:呼和浩特一医生穿防护服跳舞走红 背后故事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