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12月7号之后,到底有多少“阳”?
01
随着政策的调整,我们的生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有人说,12月7号之前,阳都在家里。
但12月7号之后,如果上街去,可能就会是下图的样子。
这些梗,无非是说政策调整之后,周围感染的人数忽然增多了。
但是到底有多少阳性确诊呢?
很多地方也不做核酸了,也不查健康码了。
周边到底有多少阳性确诊,大家谁都不知道了。
面对未知,有网友在网上晒照片,屯了很多药,但还想问问网友还差什么。
结果评论是:
都齐了,就差感染了。
在阳性多少不可测的情况下,也有网友自嘲:
以前买菜等封控,现在买药只能等发烧了。
这些段子初看起来挺好笑,但看着看着就会觉得心里不安了。
我也很想知道,现在到底多少“阳”了呢?
尤其是网上一些信息,看得人心里难免焦虑。
应该是中国第一个被作为“放开之后会怎样”的观察对象,这几天的保定一直处于舆论关注的焦点。
有人说自己半个月就下过一次楼还戴着口罩,结果就变阳性了。
什么样的情况,半个月下去一次还戴着口罩就被感染了?
莫非满大街都是阳性了么?
还有当地的网友说,身边的人一大半儿都是发烧了。
这些说法在网上挺多,看得让人很是焦虑。
面对这些叫苦连天的信息,不少人也都陷入了焦虑:
现在到底有多少阳性病例呢?
02
按照公开统计的数据。
昨天全国新增本土3588例,本土无症状13004例。
全国现有本土确诊4264例,本土无症状320318例。
客观说,这些数据从全国这个统计范围来看,政策调整之后的阳性确诊并不算多。
而且,相比昨天报的数据21165例,今天新增的人数反而下降了。
这显然不符合事实!
这几天周边有不少朋友都说自己身边的阳性增多了。
对此,胡锡进也发文表示质疑,他在文章中说:
近两日公布的新冠数据和他观察到的情况以及相关信息相矛盾,他不相信这些公布的数据是真是的。
以前出现一两例确诊就满城风雨,甚至一个小区里都可能动用铁皮了。
但现在小区里一天出几个已经阳性已经不再是什么秘密。
03
三年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周围到处都是遍地开花。
全国范围内各地政策都在不断调整。
很多地方已经不做核酸检测了,甚至也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了。
而且有些地方,就算是确诊阳性了,也可以居家隔离。只要做好防护措施,也就不再逐级上报了。
所以,现在要让国家重新精确统计出来阳性的具体数字,我觉得也有点不切实际。
而且,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那为什么现在还要每天公布新增确诊病例的数据呢?
这些统计的数据不大,是担心公布大数据会吓着大家,引发惶恐吗?
说实话,大可不必。
无论现在公布的真实感染数字多大,我觉得公众都不会被惊着。
虽然政策从严走向逐步宽松,这个过程可能会让一些群众感觉一时不太适应。
但这个认识转变的过程并不需要太久。
关键是通过前期不断的宣传和心理铺垫,大多数人现在已经认识到病毒现在已经弱化到大号流感而已。
尤其是一些专家学者站出来讲话:
99%(新冠确诊)都可以在7-10天完全恢复。
只要我们进行很好的恢复,很快就能恢复。
这些权威的解释,对大众而言无疑是面对新冠感染吃下的定心丸。
就算知道感染人数增多,其实大家也不会惊慌失措。
反而知道真相了,也许不会瞎猜测了:
反正大家都会感染!
就那样儿,过几天就好了。
04
其实,如果觉得太麻烦,可以完全不用再统计报送了。
如果不报了,大家也能理解的。
但是,如果还是坚持要统计报送确诊的数据。
那就应该尽量做到报送的数据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
不能让大家感觉政府公布的数据,和自己的亲身感受差距太大。
否则,会引发大家的认识错乱:
究竟是相信自己看到的,还是相信官方公布的?
在这种矛盾中反复纠结,最终公众一定会质疑公布数据的权威性。
这对政府公布数据的初衷来说,可能会得不偿失。
如果确实无法统计准确的数据,也应该给出一个合理解释。
比如,政府可以说明这些数据是主动核酸检测测出来的,没有检测的人群中是否有阳性未能统计。
而且可以借此机会呼吁大家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准备。
让群众心里也有底儿,提前做好预防准备,能最大限度减少感染可能,最大程度减轻不必要的恐慌。
无论如何,官方公布的数据应当是严肃的,科学的,严谨的。
不能面对可能失真的数据而不作任何解释,让群众自行揣测。
猜来猜去,到最后只会有损官方权威。
05
随着信息的逐渐透明化,绝大多数人都已经逐渐认识到:
病毒没有那么可怕!
不少保定的朋友都已经晒出了新的信息:
没什么,熬过那几天就好了。
其实,这些统计确诊的数据,如果没有特殊需求,以后干脆不要报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团结一致、心无旁骛地打好最后这场疫情攻坚战吧!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