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疫情我国决不可完全开放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作者童其君系中国知名时事评论员

  4月8日下午,8万南开学子和全国网友在线“搬小板凳”,聆听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以《科学指导抗疫,勇攀医学高峰》为题,在线上为南开青年上的一次大课。目前,很多国家对于疫情已经“全面放开”。钟院士对此认为:“中国会在动态清零中逐步开放,但完全开放不适用,那样因病死亡人数会明显增加。”(4月9日东方网)

  

  动态清零,是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方针,它是指在现在情况下,当出现本土病例的时候,我国所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的一种集成,以快速扑灭疫情。这是中国疫情防控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也是现阶段我国疫情防控的一个最佳选择和总方针。4月10日全国疫情最新通报:截至4月9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22589例(其中重症病例8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37166例,累计死亡病例4638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64393例,现有疑似病例28例。感染病例的增多恰恰说明了实施“动态清零”策略的必要性。

  此轮疫情情况复杂,存在隐性传播,呈点性散发。因为奥密克戎毒株导致无症状感染者偏多,感染后以轻症为主,导致疫情隐匿一段时间后才爆发。奥密克戎病毒肆虐,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0日)通报:2022年4月9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0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3937例。3月以来此轮疫情,截至2022年4月9日24时,上海有尚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165356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5337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19例,形势极其严峻。新冠肺炎疫情眼下仍在全球肆虐,中国此时能够有效控制国内疫情、防范境外输入,率先恢复经济增长和生产生活秩序,得益于“动态清零”这一疫情防控的“法宝”。

  

  本轮疫情,大部分病例感染奥密克戎病毒。与德尔塔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引起的疾病严重程度低,但它仍然是一种危险的病毒,感染者可能出现该病的各种症状,从无症状感染到重症甚至死亡,有基础疾病、高龄、未接种疫苗的患者在感染后症状表现可能较为严重,人们仍然会因为感染这种变异株入院甚至死亡。可以说,奥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严重,并不是一些人想象的“流感化,不必恐慌”。如果按一些人鼓吹的所谓“大号流感”“躺平共存”的去照做,这不但容易使人忽视当前疫情的潜在危害性,还可能因此造成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背离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必须予以警惕,坚决摒弃。

  如果中国选择与病毒共存,结果会怎样?我国作为有着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后果难以想象。首先,医疗方面,共存带来的是海量的新冠患者和医疗挤兑。其次,社会秩序也会因为海量的患者而趋于崩溃。第三,后遗症成为折磨上亿中国人的终身之痛。

  

  令人骄傲的是,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虽然我们这种防控疫情的政策,成本确实是很高,但如果放开不管,成本就更高,这种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给了人民群众一份稳稳的安全感。有些国家在有少量病例的情况下,放开了防控,结果病例大量增加,扛不住,又不得不开始收缩政策。这一来一回,代价更大。相比之下,我们目前这种随时发现、随时清零的政策,代价算小的。疫情防控成果证明,我国的防疫政策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科学规律。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存在差异,疫苗接种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同时老年人口基数大。在这样的背景下,钟南山谈疫情:中国会在动态清零中逐步开放,但完全开放不适用。简单粗略地算一下,我们有14亿多人,就算一半人感染,就是7亿,2%的病死率,就是1400万。嗯,这个数字太大了。

  而且我国的医疗资源不太够,一旦大规模感染,很可能把医院挤爆,很多人得不到治疗,病死率还会更高。如果我们现在为了保经济,为了省点核酸检测的钱,导致将来疫情失控,那绝对是因小失大。说到底,在“要钱还是要命”这个问题上,国家选择保老百姓的命,这是好事。否则谁能保证那2%不是自己的至亲?诚哉斯言!信哉斯言!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能让疫情发展起来。而这个病毒传播又太快,现在还没有特效药,疫苗的保护力也不够。那么最好的办法只能是:一旦发现,迅速灭掉,坚决不让星星之火烧红天。一句话,在我们中国对于疫情决不可完全开放。眼下我们正是这样做的。

  举报/反馈

上一篇:“新冠无症状、轻症患者勿拨打120!”
下一篇:疫情这三年,失去了,也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