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暴增 互联网医疗削减医院就诊高峰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本报记者 晏国文 曹学平 北京报道

  “12月1日~12日,发热、发烧相关咨询量提升494%左右,新冠相关问题咨询量提升558%左右,呼吸内科相关咨询量提升408%左右。”2022年12月13日,百度健康方面给《中国经营报》记者提供的在线健康咨询数据显示,12月以来网民有关发烧、新冠等的咨询量增长较快。

  防控优化措施“新十条”出台以来,各医院纷纷主动开通互联网医院发热门诊,互联网医疗平台也积极推出发热门诊专区或渠道,专门在线服务发热、咽痛、咳嗽等相关症状的患者。

  为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积极作用,12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布《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互联网医疗平台可以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的患者,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

  12月15日,一名为医院建设互联网医院的互联网医疗资深人士石秀(化名)对记者说:“12月以来,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身边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数增长很快。但是线下医院承载量有限,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加大,存在比较疲劳和人力不足等问题。现在正是互联网医疗发挥关键作用的时刻。经过2018年~2022年近5年的发展、进步与完善,互联网医疗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技术不断更新,监管更加到位,风险逐步可控。我认为,互联网医疗是完全可以全社会推广的。”

  可为感染者首诊开方

  《通知》指出,医疗机构(包括互联网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诊疗平台,依据最新版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有关要求,为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符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居家的患者,在线开具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症状的处方,并鼓励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将药品配送到患者家中。

  《通知》指出,为方便人民群众获得健康咨询、就医指导、预约诊疗等服务,降低交叉感染风险,鼓励医疗机构提供24小时网上咨询服务,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透析患者与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提供就医及心理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分时段精准预约,缩短患者到院后等待时间。

  据了解,北京各主要三甲医院均已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

  11月10日,北大肿瘤医院发布动态信息介绍,正式开通“北肿云病历”APP初诊患者免费咨询服务。目前开通的有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胸外一科、淋巴肿瘤内科、头颈外科、胃肠中心一病区、肝胆胰外一科等科室。

  12月8日,首都儿科研究所开通“新冠咨询”线上服务,实现医疗资源的扩容,为居家患儿提供方便,降低市民在线下聚集被感染的风险。

  12月1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表示,在线复诊、医保挂号、开具电子处方、检验检查开立、检查预约及报告查询,共有30个科室已经在互联网医院出诊,工作日及周末、节假日均开放互联网诊疗服务。

  12月14日,北医三院表示,特殊时期,为方便患者就医,足不出户就能实现线上问医、线上取药,北医三院互联网医院(北医三院APP)现开设“发热诊疗专栏”,支持首诊开药。

  除了线下医院,包括百度健康、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好大夫在线、平安好医生、微医等互联网医疗平台均及时开通新冠在线咨询或线上发热门诊,服务日益增加的感染者。

  按照相关规定,互联网医疗主要针对的是常见病和慢性病复诊患者。对于互联网医疗延伸至首诊,业界给予了较高的关注。

  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文件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全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再迎来利好政策。

  百度健康方面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12月12日对比11月1日,新冠相关咨询量增长1973%,呼吸内科咨询量增长1031%,发热/发烧相关咨询量增长796%。

上一篇:莲花清瘟VS辉瑞特效药,分析各自试验数据,心里话:我选莲花清瘟
下一篇:员工检测阳性,餐厅如何维持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