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病毒这么坏,人类却不能彻底消灭,究竟为什么?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在太阳系的八个儿子中,地球无疑是个幸运的“儿子”。因为只有地球所处的位置可以避免不良天体的撞击;距离母恒星适宜的距离,也为生命的诞生和繁衍,创造了极佳的条件。然而,地球生命和智慧生物的诞生和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生命形成的时间,虽然仅仅占据了地球历史的极小部分,却造就了太阳系唯一的智慧文明——人类。

  太阳系,地球文明的摇篮

  地球上的生命经历过许多坎坷,比如洪水猛兽、陨石撞击、火山爆发、冰河时代、病毒袭击等。其中,病毒和细菌的袭击尤为重要,几乎覆盖了整个人类文明史。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人类与天花的对抗历史。

  天花是一种DNA病毒,英文名smallpox,拉丁语名为variola(意思是圆点,患者皮肤发生很多圆点),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病毒之一。

  据史料记载,天花大约出现在3000-4000年前,伴随着全球各个区域交流和战争,而逐步流行起来。也就是说,天花也是伴随人类文明的全球化进程,发生和发展的流行性疾病。

  生命的进化历程

  也有人认为,天花之所以叫“天花”,可能是因为人一辈子几乎都逃不过,天生注定要感染一次,就像花注定要开放,所以起名为“天花”。当然,是否真的如此,还需要历史学家和科学家的考证。

  天花病毒传染性很强。未感染或已接种疫苗的人群都可以感染,只是导致的结局不同。在显微镜下,天花病毒外形像砖头,大小约200μm~300μm。天花病毒离开宿主的存活能力很强,它们抵抗干燥和低温,但是不耐高温。在常温环境下,物体表面、患者痘痂处的天花病毒,可以存活40天左右。所以仅仅依靠人与人之间隔离预防的措施,不管对哪个国家来说,难度都很大。

  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依赖飞沫和接触传染,致死率很高。据文献报道或史料记载,死亡率约为25%-40%。感染的人群,即使大难不死,也会留下永久的印记,比如面部麻子、身体上痘印等。

  感染天花的儿童

  幸运的是,古代医学界观察发现,人一生中只会患一次天花,出痘过后,身体中具有天花病毒的免疫力(现代医学认为是抗天花病毒抗体),因此,这类人不必再惧怕天花。

  尽管如此,天花还是令人闻风丧胆,因为出痘的过程很凶险,许多人都死在即将成功的黎明,成为人类抗争疾病历史的孤魂野鬼。

  天花可以感染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和新生儿也无法幸免,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天花就是“灭顶之灾”,人类与天花的战争不是和平共处,而是你死我活。

  天花在我国的流行概况

  据史书记载,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七年至十九年(公元41~43),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平息交趾郡征侧、征贰的反叛(史称:“马援征交趾”)。经过三年左右艰苦征战,叛乱被平息,对于东汉光武帝来说,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远征;就此,东汉政权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得以巩固。

  东汉光武帝刘秀

  然而,马援大军凯旋却从国外带回了“天花”病毒,当时称之为“虏疮”。此后,魏朝和晋朝时期,也多次局部爆发过。

  晋朝,名医葛洪在其传世名著《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天花的发病详细特征和诊治方法。在宋代,官方编纂的“医学教材”——《太平圣惠方》,已经开始分辨发疹与痘疮,以及如何预防天花的传播等知识。

  晋代名医葛洪画像

  金代,则出现了包括天花在内的发疹类急性传染病的专著,例如,金人医家陈文中的《小儿痘疹方论》,对于我们了解天花病毒,预防和及时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清朝,康乾盛世的第一“猪脚”——康熙皇帝,也是因为感染天花而存活,才被选为太子,继承大业,成就了历史丰功伟绩。

  天花在国外的流行情况

  在国外,在欧、亚、非三大洲都曾几度大范围流行,历史上充满了天花大规模流行的悲惨记录。考古学家根据史料推测,天花病毒传播路径大概是这样的。

  公元前1000年左右,埃及到印度经商的商队,将携带有病毒的物品带到了印度。从此,天花就在印度及周边国家生根发芽,造成了印度及周边小国家很大的死亡率和防治隐患。

  埃及商队

  11世纪到12世纪,漫长的十字军东征,给天花病毒在欧洲广泛流传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估计,几乎导致欧洲总人数10%左右的死亡,对欧洲各国家经济和历史造成巨大影响。

  十字军东征漫画

  16世纪,欧洲天花病毒蔓延,发病人数每年以10万人次累计,感染人群的病死率高达25%~40%。随着,大航海时代到来,人们踏上了寻找新大陆的征途,也将天花病毒带到了美洲大陆。据记载,1509年,天花病毒传入伊斯帕尼奥拉岛和加勒比岛。

  1520年,西班牙入侵美洲时,将天花病毒带入美洲各个部落国家。这种可怕的病毒将当地的土著国家打了个措手不及,最终导致阿兹特克、印加帝国损失惨重,面对西班牙军队侵略,竟然没有还手之力,最终惨遭亡国。天花给美洲土著居民带来极大的损失,感染患者的死亡率高达80%~90%,经济生活受到极大破坏。

  富饶的美洲大陆

  随着历史的车轮前进,人类与天花的斗争仍旧没有分出胜负。18世纪的欧洲,总人口约为4000万,每年因天花感染而死的人数竟然高达44万,其中1~5岁的儿童居多,据估计约50%~70%儿童死于该病。

  18世纪中叶,俄国天花大流行期间,死亡人数达200多万人,举国恐慌 。

  20世纪,天花约造成了全球3~5亿人口的死亡,其它原因导致失联,或因经济问题未统计到史书中的死亡人数尚且不算。据记载,自天花病毒流行至今,天花病毒在欧洲共带走了约1.5亿人的无辜生命 。

  康熙皇帝画像(天花导致的麻子脸)

  在欧洲,英国女王玛丽二世、法王路易十五、沙皇彼得二世等都死于天花。曾经强盛至极的罗马帝国,因天花导致的“安东尼瘟疫”而一蹶不振。在我国,明朝很多达官显贵,清代顺治皇帝等人可能都是死于天花病毒感染。

  天花病毒和十年前的非典病毒不同,前者是砖块形DNA病毒,后者是更容易发生突变的RNA冠状病毒。两种病毒的传播路径相似,病死率也很高,都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病原体。

  冠状病毒(SARS和新冠病毒)

  2020年,全球暴发流行的新冠病毒,也是一种RNA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及导致的肺炎,早全世界大范围流行,给人类的经济和生活造成巨大损失,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医药科技进步脚步。

  我们相信,随着RNA疫苗、病毒学研究的进步,新冠病毒终将销声匿迹。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新冠病毒的流行,注定是个小小的插曲。

  20世纪中叶,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各国卫生部门,积极开展消灭天花病毒运动。天花只有人类一种类型的宿主。自从,牛痘接种技术推广,以及天花减毒或灭活疫苗实现量产推广,天花病毒终于失去了赖以存活的空间。

  世界卫生组织

  我国在1962年,对全球宣布已经彻底消灭天花病毒。1980年5月8日,随着非洲四国的努力,WHO在第3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宣布:全球已经彻底消灭了天花病毒。

  目前,天花病毒仅仅在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病毒研究实验室留存。是否彻底销毁天花病毒,防止泄露和再次爆发,仍旧存有争议。

  为什么不能彻底消灭天花病毒呢?原因有很多,除外大国博弈的因素外,还需要考虑病毒学研究需要。自然万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必要,不管是病毒还是人类。

  天花病毒可能也有一些人类目前未知的益处,比如抗体艾滋病病毒、恶性肿瘤等等。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科学家可以从这些病毒身上学到更多对抗“疾病”和死神的武器。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幸运的是,天花已经被人类完全消灭,不幸的是,它是迄今全球范围内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种传染病。而现在,面临新冠病毒,我们应该思考哪些呢?应该如何行动呢?

  病毒侵入人体示意图

  参考文献:

  关山远. 天花覆灭 一部人类合力抗疫史[J]. 科学大观园, 2020(7): 36-39.

  马伯英. 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是现代免疫学的先驱[J]. 中华医史杂志, 1995, 25(3): 139-144.

  刘学礼. 叩开现代免疫学大门——琴纳牛痘接种术的发明[J]. 生物学通报, 2002, 37(11): 59-60.

  举报/反馈

上一篇:还在发愁买不到药?多地已免费发放!网友晒图上热搜
下一篇:张歆艺一家5人感染新冠,分享阳转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