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疫 | 购买“四类药”还需要实名登记吗?最新热点问题答疑→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目前,成都科学有序开展核酸检测,亮码扫码即可进入公共场所。

  那么,购买四类药还需要实名登记吗?遇到部分公共场所要求查核酸怎么办?黄码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吗?需要给孩子多备一些药吗?就这些问题,有关部门进行了解答。

  Q

  购买“四类药”还需要实名登记吗?

  答:目前需要实名登记。

  当前成都购买四类药(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类药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相关规定执行,即“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将信息推送辖区街道(社区)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一次抗原检测。”

  市民可通过权威渠道、媒体关注最新消息。

  Q

  部分核酸检测点位仍然排着长队,如何缓解?

  答:目前,市民进入医疗机构,需按医疗机构规定出示核酸阴性证明,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及乘坐公交、地铁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只需出示健康码绿码,测体温、扫场所码。除根据需求动态调整核酸采样点位外,建议市民确实有需要再做核酸。

  Q

  哪些人群属于应做核酸检测的重点人群?

  答:由于重点人群社会面活动广,感染和传播风险更高,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核酸监测。当前,我市对重点人群核酸监测的具体要求是:

  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等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对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如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等)、口岸管理服务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

  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精神专科医院、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人员按照每天20%的抽样比例开展核酸检测。

  Q

  黄码人员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吗?

  答:不可以。建议黄码人员乘坐私家车、出租车或网约车出行。

  Q

  健康码被赋黄码之后该怎么办?

  答:如健康码变“黄码”,一要立即主动向属地社区/村(宾馆、酒店)报备,保持通讯畅通,积极配合管理。二要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三要及时到“黄码”人员核酸检测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其他检测点不检测“黄码”人员。若您已在封闭管理区内,就在封闭管理区内完成核酸检测。

  Q

  哪些人属于新冠高风险人群?他们该怎么办?

  答:新冠高风险人群主要有三类: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对他们来说,最有效的保护就是接种疫苗。

  没打疫苗的人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可能意识不足,还有人因为自己有基础性疾病,不敢接种;部分老年人担心接种不方便。如果感染新冠病毒,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导致死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出台办法,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家对疫苗接种的认识,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Q

  老年人为什么要接种新冠疫苗?

  答: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只有提高和加强老年朋友的新冠疫苗接种率,才能降低新冠肺炎的重症和死亡。需要关注60岁以上老年朋友,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朋友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

  Q

  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答: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群都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建议接种新冠疫苗。处于稳定期的患者,接种疫苗前后,仍应按医嘱用药。

  Q

  老年人什么情况下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答: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关于印发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明电〔2022〕484号)中进一步明确接种禁忌判定标准,包括:

  ①既往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

  ②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暂缓接种;

  ③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如正在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发作、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处于进展期、癫痫患者处于发作期;

  ④因严重慢性疾病生命已进入终末阶段。

  Q

  正值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孩子如果发烧、咳嗽,是否需要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表示,孩子生病后如果精神状态稳定,家长做对症处理、观察病情即可。

  如果连续发热超过三天、持续高热、频繁咳嗽或呕吐,甚至出现包块、频繁腹泻、脓血便、尿量减少、呼吸增快、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情况,家长应带孩子及时就医。

  在医院期间,家长应做好自身和孩子的健康防护,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回家后立即脱掉外套、鞋帽并认真洗手。

  Q

  有孩子的家庭眼下是否应该多备一些药品?

  王荃表示,家里备一些适合儿童服用的退烧药等即可,不建议家里过多存药。给孩子服药时应谨遵医嘱并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为了确保安全,家长不要只凭经验给药。

  孩子居家时,要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多吃水果和蔬菜。北方冬季天气较干燥,家长要给孩子多喝水,加强亲子沟通,保持心情愉悦。

  资料来源:成都商报-成都发布、新华社

  微信公众号/科普熊猫

  抖音号/科普熊猫

  新浪微博/@成都科协

  今日头条/成都科协

上一篇:孩子发热,什么情况需要就医?“阳”了怎么办?广西儿童保健专家解答
下一篇:“连花清瘟”们断货后 免疫类保健品销量连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