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感冒!防流感,这份防病指南请收好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冬天来临,又到了流感高发季节。

  流感年年有听说,但对这个病大家还是有很多疑问,希望通过本文能更多地了解流感相关知识,在“流季”更快更好地配合医生诊治,减少流感传播。

  什么是流感?

  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3个亚型,甲型、乙型及丙型流感。

  其中造成人体感染且季节性流行的主要是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的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3月份,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季。

  

  流感的表现

  流感是由呼吸道传播和感染的,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首先是发热,体温一般都在 38.5℃以上,还会出现鼻塞、流涕、咽干、咽痒、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全身症状会比较重,包括头晕、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甚至有的患者没有呼吸道症状,只有全身酸痛、头痛这些表现。还有少数的患者表现为胃肠型流感,以恶心、呕吐、腹泻等临床表现就诊。

  

  流感与普通感冒与新冠感染

  有什么区别?

  新冠肺炎

  症状

  无症状感染者:仅在试剂检测中查到病毒,无不适症状;

  轻症:发热、咳嗽、畏寒;

  重症:呼吸加快、多脏器损害。

  发热程度

  一般高于 38.5℃

  病程

  5-7天

  病原菌

  新型冠状病毒

  传染性

  传染指数:3

  患病率

  我国目前患病率不到十万分之十,全球累计患病人数超过5亿。

  流感

  症状

  起病急,发热、头痛、咳嗽、肌肉酸痛、食欲下降等。

  对于老人、儿童、孕妇等有基础病的人群,可导致重症肺炎。

  发热程度

  一般高于 38.5℃

  病程

  1-2周

  病原菌

  流感病毒

  传染性

  传染指数:1

  患病率

  大约万分之三到万分之六,每年流感高发季全球约300-500万重症病例。

  普通感冒

  症状

  鼻塞、流涕、打喷嚏、低热或无热。

  发热程度

  不发热或低于 38.5℃

  病程

  1-2周

  病原菌

  病毒为主

  传染性

  传染指数:

  >

  患病率

  约25%

  

  流感并发症

  大多数流感表现为轻症,可在一周内自愈。部分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可导致并发症,出现严重临床后果甚至死亡,要密切关注重症患者和高危人群的病情变化。

  

  

  流感的治疗

  一般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建议居家休息,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以避免传染。

  治疗重点是缓解如发烧、咳嗽等的流感样症状,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

  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更容易导致重症,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对流感病毒无效。

  流感如何预防

  最有效的方式:通过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

  

  

  

  除此之外,建议大家在流感季节要做到以下防护:

  ① 减少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的机会;

  ② 照顾和接触发热的家人、同学、同事时应佩戴好口罩;

  ③ 注意休息,多饮水;

  ④ 经常开窗、通风。

  如果您是一个流感患者,为了避免传染给周围的人,建议您暂时做好隔离,并注意定期开窗通风。

  

上一篇:儿童是新冠易感人群,出现发热咳嗽怎么办?广州妇儿医学专家支招
下一篇:谣言粉碎机|继黄桃罐头之后,电解质水也断货了?真的管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