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距离疫情“逐步开放”有多远?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就全国层面来讲,疫情防控压力是持续存在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动摇,积极指导各地加强科学防控,精准施策,高效处置,突出重点环节和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尽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中国对病毒“零容忍”的政策的确成本较高,但在目前快速传播的情况下,还是一个低成本的做法。的“零容忍”政策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具体持续多长时间,还要在观察全世界疫情防控情况的基础上来判断。钟南山表示,“零容忍”的政策的确成本较高,但如果对病毒放任不管,成本还会更高。他举例说,现在也有一些国家尽管还存在少量的病毒传播,但已经决定采用全部放开的办法。但最近两个月出现大量感染后,又要开始收缩。“这一来一回,带来的成本和代价是更大的,对市民和社会的心理影响也更大。”钟南山说,中国采用的是逐步放开的策略,现在总的政策还是“零容忍”,可以称为持续性的“零感染”和“零传播”,而不是绝对性的“零传播”。“只要病毒一出现,就采用强有力的有效应对措施,把病毒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并把它控制住。”中国的“零容忍”政策还会持续多久?钟南山表示,“零容忍”政策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具体会持续多长时间,还有赖于对全世界疫情防控情况的观察。中国的防控做得再好,只要开放境外人员的输入,肯定还会发生传播。世卫组织呼吁中国放弃清零?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防疫“清零”政策提出看法,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防控也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世界各国就开始进行疫情的防控工作,其中中国采取了“动态清零”的防疫政策,并且中方这一防疫手段也获得了积极的结果。虽然疫情爆发至今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但是中方始终没有放弃这样的防疫手段,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对国内民众的生命安全负责,将对国家和民众的损失降到最低。不过中方的防疫政策却在国际社会上遭到了美西方国家的抨击,这些国家多次对我国泼脏水,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中方的防疫工作并没有和这些国家保持同步,并且中国和美西方国家的防疫结果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疫情会怎样收尾?肯定是以胜利的姿态收尾。应该看到,对凶猛疫情采取严格防控措施,难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暂时影响。确定抗击疫情最佳方案,关键在于如何用更小成本在更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以良好的防控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从我国国情来看,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7亿。数据显示,还有超5000万老人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奥密克戎变异株对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具有潜在严重威胁。可以说,“动态清零”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由我国始终坚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决定的。“动态清零”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让我们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所以,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一定是以胜利结尾的。

上一篇:这两天核酸检测点为啥那么多人?核检长队之困,应该有解
下一篇:全民核酸取消,第四针紧急接种?劝告:这8类人,别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