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确诊病例逾百万,却暂缓全民核酸检测,是彻底“躺平”了吗?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香港第五轮疫情依旧严峻,自1月初本轮疫情暴发以来,香港累积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08万余例。香港疫情发展仍未放缓,局势不容乐观。但是,在3月21日,香港却宣布暂缓全员核酸检测。香港是因为疫情局面难控,就此躺平了吗?

  

  香港七成新冠死亡病例都是80岁及以上人群

  据香港媒体报道,在3月24日召开的香港卫生署及医管局疫情记者会公布,截至当日零时,香港新增13074例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其中经核酸检测确诊病例5732例,余下病例皆经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测试阳性结果人士申报,系统接获7342例呈报病例。新增死亡病例201例,包括7例离世者未入院者,由香港卫生署法医呈报。香港自第五轮疫情以来,累计共有6557例新冠患者离世,死亡率达0.6%。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首席医生欧家荣表示,在过去两三个月,香港新冠疫情的死亡率高于其他地方,这反映了香港疫情严峻,加上年长人群疫苗接种率不足,香港第五波疫情有七成死亡病例都是80岁或以上人群。

  尽管现在香港疫情较3月初的高峰有所回落,但确诊病例人数仍未有持续下降的趋势,近几日香港单日确诊病例数仍徘徊在12000~14000例,停滞于高位,这反映了社区传播依然存在,如果香港市民放松防疫,疫情就有机会反弹趋势。

  香港第五波累计逾108万人染疫

  据前一日香港卫生署及医管局疫情记者会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1075519例确诊病例,加上上述3月24日的确诊病例,香港本轮疫情已超过108万人确诊。

  香港新冠确诊病例仍处于高位阶段,但就在几天前,香港宣布暂缓全员核酸检测。据报道,在3月21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疫情记者会上宣布:香港暂缓全民强制检测。

  不仅如此,香港还计划在4月1日取消英美等9国的禁飞令,入境人员最快7日完成酒店隔离检疫;4月19日起香港小学及幼儿园恢复面授课程;4月21日起分三阶段以及三个月解除大部分社交距离措施:食肆可增至每枱最多4人,晚市堂食可再延长至晚上12时。

  香港入境最快隔离7天即可,是什么概念呢?对比内地城市,大多数城市的集中隔离时间为14天,集中隔离后,再进行7天或14天的居家隔离。

  对比之下,香港严峻的疫情局势,而相关防疫措施似乎比中国内地城市“宽松”很多。对此,不少人有疑问,香港如今是因为疫情局面难控,就此彻底“躺平”吗?

  香港暂缓全民核酸检测不等于“躺平”

  据报道,在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香港电台记者就香港特区政府暂缓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发出提问。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香港特区政府做出暂不进行全民检测是循证的,是基于疫情防控确定优先的要求而做出的决定,不做全民的核酸检测并不意味着香港现在疫情防控就是“躺平”,实际上一直围绕着“三减、三重、一优先、四集中”这些战略部署在和疫情作斗争,并且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梁万年解释,全民核酸检测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判定感染人群、追踪密接者,防止疫情的播散;二是为了达到社会面上的“动态清零”。但全民核酸检测要考虑时机和条件,此时如果在香港开展全民检测,还要看相应条件是否具备,如检测后对密接者的追踪体系、隔离观测的相应空间和人力资源等。

  香港的疫情目前正在高位运行,在此阶段,优先和重点任务是减少重症、死亡与感染,其中,对老年人的保护是重中之重,需要集中资源、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我想,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暂缓进行全民检测,是基于疫情防控确定优先的要求而做出的决定。”

  香港的“复苏”计划

  香港在宣布了暂缓全员核酸检测后,同时也在积极准备香港“复苏”计划。

  据报道,3月23日,在香港特区政府举行的抗疫记者会上,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宣布,全港幼儿园、中小学将在疫情缓和的情况下,分阶段恢复线下面授课堂。所有学校的教职员完成两剂疫苗接种,及学生两剂疫苗接种率达九成,4月19日起可恢复全日制线下面授课堂,否则只能恢复半日制线下面授课堂。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暂缓全民检测计划是为了更精准、以科学为本以及掌握合适时机应对疫情的做法。与此同时,特区政府会以更积极、更精准的措施应对疫情,包括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在22日起重新发出强制检测公告,要求曾经到访指定地点的相关人士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围封强制检测也持续同步进行;加强为居家隔离人士提供医疗支援;号召地区团体共同为全香港家居住户派发防疫服务包等。

  林郑月娥还表示,特区政府持续以“三条支柱”应对香港经济在疫情下的复苏问题,包括推出共六轮的防疫抗疫基金;推行2020“保就业”计划及2022“保就业”计划;在每个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推出不同的经济舒缓措施,帮助中小企业、个体商户及市民渡过难关,同时希望在疫情稳定后,经济能够迅速复苏。

  张文宏:多轮全员检测的抗疫模式会被逐渐更新

  3月24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新浪微博发文表示,今后的抗疫,维持生活正常化应该放到跟动态清零同样重要的位置。

  他以近期疫情暴发的上海为例,在社会各方均投入到全面抗疫的工作中,也出现了群众反映的“封控区内生活照顾不够,封控时间过长,医院反复封控造成正常看病困难”等情况。

  张文宏认为,这些问题都存在,不应该回避,在今后的抗疫中我们要一一解决,要不然,抗疫成功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新冠抗疫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抱着咱就是不过了也要把病毒弄死的心态,要既控制好疫情,又保障居民生活,保持就医通道畅通,同时还保障民营小微企业的生存。这些将成为上海抗疫后一阶段的重点。抗疫尚未结束,但生活还要继续。”

  张文宏还表示,3 月 22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的通知,透露了我国未来抗疫新动向。此次更新的防疫指南,一是强调科学精准,对划定的区域进行核酸检测;其次是将第二版《指南》中的「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这预示着未来抗疫逐渐进入了新阶段,采取全域经济生活停摆、进行多轮全员检测的抗疫模式,会被逐渐更新。

  来源:中外医讯(MEDINFO-AU),医护人员及热爱健康者欢迎关注。

上一篇:全球仅剩的四个零确诊国家之一,新冠疫情下的朝鲜现状究竟如何?
下一篇:人民日报推荐:复方银花解毒颗粒为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