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价,要涨了!
2022年12月15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按照惯例,每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对明年经济工作起到一个政策指导的作用。
简单来说,2023年的经济怎么搞,都要在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进行明确指导。
其实对于2023年的经济工作来说,大家关注的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房地产究竟要不要重启?究竟如何重启?
因为2022年1-11月份的经济数据确实不是“很好看”,尤其是房地产方面的数据,已经连续10个月“负增长”。
而且到了2022年下半年,房地产干脆直接“躺平”了:每个月都是接近30%的“负增长”,稳楼市完全“稳不下来”。
可以这么说,2022年的经济“不行”,关键就在于房地产“不行”。
所以2023年要想让经济“变得很行”,核心就是要让房地产“变得很行”。
实事求是的说,房地产就是现阶段中国国民经济的“核心支柱产业”:GDP占比高达30%以上,间接影响超过3亿人的就业。
可以说,在中国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行业的规模可以取代房地产:每年商品房销售额高达17万亿,产生8万亿的土地财政,15万亿的房地产投资。
房地产在中国,每个指标都是“10万亿”级别的。
而被官方视为“救命稻草”的汽车行业,每年的销售额仅有不到5万亿,规模仅有房地产的三分之一。
中国每年要维持超过7亿就业人口,没有房地产,压根就不可能做到。
2022年对房地产的“超常规打压”,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核心原因,房地产兴,则经济兴,房地产掉,则经济掉。
其实从2022年6月份开始,房地产就已经开始进入“救市阶段”了:允许房企融资、发债、上市股权交易等等。
但是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只是从“供给端”来救房企,房地产还是救不起来的。
最关键的是,是要“刺激需求端”,要让民众加大买房的力度和信心。
所以2023年的经济工作,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房地产需求端,究竟会如何刺激,究竟会出台哪些政策来大力支持大家买房?
根据新华社的通稿,我们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第一,2023年的经济核心工作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但是具体如何“扩大国内需求”,通稿中没有提及。
根据媒体的“猜测”,2023年“扩大内需”可能会大规模发放“消费券”,甚至还传出“全体延迟12个月房贷”的说法。
第二,2023年“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既然把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那么所有阻碍“扩大消费”的因素就要放在后面再考虑了。
那么,“房住不炒”是不是也会影响“住房消费”呢?
如果“房住不炒”确实影响到了“住房消费”,那么“房住不炒”也可以靠后考虑,或者是暂时不考虑。
扩大消费,要摆在“最优先的位置”已经说明:2023年是该全力拼经济了,2023年要不顾一切来搞钱。
第三,2023年要大力“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三大消费”。
既然2023年要把“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那么重点支持哪些消费呢?
新华社通稿明确提到三大消费是2023年的“重中之重”,其中“住房改善”放在了第一位,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但是“如何支持住房改善”呢?
新华社的通稿没有提到,但是我们基本可以猜测出来:经济会议结束后,一大波支持住房改善的政策就会陆续出台了。
这里面一定会包括“北京和上海”的支持住房改善的政策。
最典型的“支持住房改善”的政策包括:
其一,取消“认房又认贷”的信贷政策,只要“还完贷款”就可以按照首套贷款来进行住房“改善”。
其二,降低“二套房房贷利率”,目前北京的二套房房贷利率居然还加点105个基点,严重阻碍住房改善。
其三,大幅提高“普宅线”,推动二手房成交率提高。
其四,降低二手房交易“税费”,推动大家尽快“卖小买大”,推动改善需求尽快进场。
所以通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这个说法,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北京和上海马上就要动起来了。
2023年,这两个城市的房价,上涨态势已经不可逆。
而一旦“北京和上海”动起来,那么下面的“新一线城市”立刻“风起云涌”,限购的取消将会逐渐全国化推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23年注定了是“一个住房改善年”,各项支持住房改善的政策将会陆续出台,包括“认房又认贷”的取消,“二套房贷利率”下降等等政策。
在这种背景下,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已经“势不可挡”,因为一线城市拥有最为庞大的“住房改善需求”。
然后市场“火爆行情”会迅速向“新一线城市”蔓延。
人口大量进流入的“新一线城市”很快就会迎来爆发性行情。
但是由于依然要“坚持房住不炒”,2023年的中国楼市依然没有“超级大刺激”的普涨行情,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依然要承受巨大压力。
简单来说,在“房主不炒”的背景下,2023年的中国楼市行情城市不会超过20个,依然是以“一线城市带头,新一线城市蔓延”的节奏来开始。
对于2023年的房价,我们的预判是:一线城市大概有15%左右的上涨行情,新一线城市大概有30%左右的上涨行情。
北京房价,大概率是要上涨了。
上一篇:连花清瘟买不到?市中心医院中药防疫方已上线!
下一篇:宝宝退烧的6种简单正确方法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