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解封的背后,到底是摆烂还是群体免疫?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整整三年的严防死守后,我国的口罩防控政策,终于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目前口罩防疫政策的优化版——新十条已正式发布,全国各地的口罩防控陆续解封,但各地的民众却没有想象中那样开心。因为全国解封带来的是更为严峻的口罩挑战。

  

  口罩放开后,多地确诊人数直线上升,就连刘强东等百亿富豪都没能幸免。因此有人将全面放开视作另一种意义上的群体免疫,还有人觉得这就是在“摆烂”。在当前这个微妙的时期,普通人又该如何自处呢?

  官方发布新十条后,浙江、广东、河北等省份最先跟进,其他省市紧随其后,结果各地感染人数开始激增。准备药物、分享防疫心得和讨论身边的口罩状况,成为了朋友圈和群组中的常态。有的人公司部门二十多号人,只剩4人幸免,还有的人仅仅拿了个外卖,就不幸中招。

  

  数据统计,截至12号,我国共有930多万确诊病例,其中单日新增已然突破1.4万人。而这还不算那些选择居家隔离,没有被统计到的人们。专家解释称,全面放开后的第一波口罩冲击,感染率高峰将达到60%,而到了平稳期,预计80%-90%的人都将感染口罩。

  严峻的口罩形势下,许多人都开始慌了。各地的大小药店,生意都异常火爆。用于口罩的感冒药、发烧药、润喉片和消炎药等药物,均遭到疯狂抢购,甚至有不少药店都卖脱销了。24粒装的相关药物,对外零售价为14块8一盒,但有的药店甚至卖到上百元。

  

  其背后的生产商第三季度仅这一种药物,就喜提11亿-1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30%左右。该公司的市值也于月初突破了市值800亿大关,股价比之10月初,增长超过120%。此外抗原试剂等医用商品,在线上线下也都被抢购一空。

  口罩反弹,民众恐慌。按照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全面放开很可能走上了一条摆烂的“群体免疫”之路。然而事实绝非如此。本次的“全面放开”政策,更准确的说是用更科学也更精准的措施应对口罩变化,并非彻底放任不管。高层从实际情况出发,才做出了这一选择。

  

  口罩爆发的三年来,我国的整体经济状况受到口罩的猛烈冲击。以旅游业为例。2019年国内旅游人次60.06万,同比增长近10%,总收入达到5.72万亿。但在口罩冲击下,两项数据均出现腰斩!虽然2021年有所恢复,但绝对数字仍处于七八年前的水平。

  整体上看,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数据显示:在2020-2021年间,共有46万家企业倒闭,310万家个体户注销。而在口罩爆发的今年3月,就有12.7万家企业因为资金流断裂而倒闭,裁员、降薪、因工厂倒闭而失业等问题,也在困扰着口罩期间的老百姓们。

  

  此外防疫方面的巨额支出,也迫使高层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据了解,2020-2021年,我国用于公共卫生方面的总支出足有14.7万亿元,比江苏省去年的GDP还多3万亿。另外被直接用于防疫的支出也有4000亿。如此巨大的经济负担,国家不可能一直承受。

  所以在确认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明显减弱后,国家全面放开口罩防控。按照专家的观点,90%的人都将感染新冠。普通人除了身体上的病痛,工作和生活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出应对。

  

  首先是口罩防控方面,国家选择放开,但我们个人不能因此而放松懈怠。首先每次出行前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回家后及时用酒精喷雾等进行消杀,同时及时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必要的话尽量不外出,减少感染病毒的可能。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准备充足的药品和食品,这样一旦感染新冠,就可以在家自行隔离,等待病情自愈,减轻公共医疗机构的负担。而在个人心理方面,需要对感染新冠有正确的认识。如今新冠的感染率虽然激增,但致病率大不如前,所以大可不必将新冠妖魔化。

  

  口罩全面放开,是经济发展、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的必由之路,所以即便有风险也必须去落实,更不可能是故意摆烂。身为普通人的我们,应当正视这一事实,保护好自己的健康,等待口罩过去。对于这一点,大家又是怎样看待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喜欢我们文章的,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随时获得有用的资讯。

  举报/反馈

上一篇:轮胎人要生存!不得随意封城封区!国家发文禁止过度防控
下一篇:备药≠囤药,这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