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37岁!辽宁一足球教练感染新冠去世:最需警惕的,是这群人
01
李月亮??
前几日,一个壮年男子的去世,让人无限唏嘘。
前足球运动员王若吉,因感染新冠去世,年仅37岁。
王若吉之前是中甲球员,比《西虹市首富》中,长年混迹于丙级球队的王多鱼高了两档。
退役后在沈阳从事足球工作,是一名青训教练。
来源:北青体育
才37岁,而且有运动员的底子,身体素质肯定超过多数同龄人。
但因为基础性疾病恶化,最终医治无效,悄然离开了世界。
王若吉的离去,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新冠病毒没有那么可怕,但是也没有感冒那么简单。
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
王若吉
王若吉所得的基础性疾病,已经被证实为糖尿病。
我国糖尿病患者大约有1.25亿,与日本总人口相当。
成人患病率高达11.9%,相当于每9人中就有一位糖尿病患者。
绝大多数人的亲戚群中,都有糖尿病患者。而且,此病呈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病。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统计,仅有36.5%的人知晓自己患上了糖尿病。
而新冠病毒,绝不仅仅只对糖尿病“特殊对待”,有高血压、心脏病、阿尔茨海默症、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全都需要重点防范。
更何况,中国还有一个更庞大的群体,那就是多达2.67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02
李月亮??
自从疫情放宽之后,许多人就在网上编起了段子,多数认为现在的病毒特别弱。
比如“阳后的症状是先发朋友圈”,后遗症则是“把借钱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青壮年正值身强体壮,确实有傲视病毒的资本,恣意品尝着压抑许久的欢乐,这属于人之常情。
但一位网友的微博,打破了轻松的气氛。
北大急诊观察室里,全部是阳性的老人,全都用着呼吸机。
更可怕的是,一夜之间就有四五位老人去世……
图片来源:微博@flbcat
正像互联网企业,疯狂讨好年轻人一样,整个世界都在围绕年轻人运转。
如今,互联网上你所看到的绝大多数是年轻人的身影,你所能听到的也是年轻人的声音。
一位网友的评论很是戳人:
“一线城市中产阶级中青年阳了的故事,全网皆知,他们自己手中就有公号、微博、播客,有上千人的朋友圈和很多群聊。
我担心的是,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面,小城镇和农村、中下层、老年人的故事,又将是一个个黑洞。”
在接下来的疫情中,相比于青壮年,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才是真正的震中。
奥密克戎病毒虽然很弱,但依然是病毒,绝对不能躺平。
上个月29日,日媒公布了疫情和流感的对比数据。
同属于黄种人,他们的结论很有参考价值。
60岁以上的老人:
流感的重症率0.79%、致死率0.55%;
新冠的重症率0.14%、致死率0.475%~0.64%。
60岁以下:
流感的重症率0.03%、致死率0.01%;
新冠的重症率0.01%、死亡率0.004%~0.01%。
可以看出,新冠与流感的数据非常接近,但都对老人不太友好。
相对于年轻人,60岁以上老人的重症率和致死率都更高。
虽然拜登早就宣称美国新冠大流行“结束”,但种种迹象表明,新冠疫情正在向老年人倾斜。
美国黄石卫生部门官员约翰·费尔顿直言,大流行尚未结束,只是与之前有所不同。
当大多数人继续向前时,必须认识到脆弱的老年人仍然遭受着无情伤害。
医务人员正为一名老人注射疫苗
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费尔顿团队在10月份录得6例死亡病例,全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60、70多岁的各一名,80、90多岁的各两名。
美国疾控中心主任萝谢尔·沃伦斯基也强调,现在抗击新冠病毒的工具变多了,但真正的挑战在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
至于基础性疾病,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风险。由于欧美疫情的共存策略,现在难以找到确切的数据,但我们可以看到早期新冠病毒的统计。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英国的新冠死亡病例中,糖尿病是最常见的既存疾病,占比接近1/4。
然后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泌尿系统疾病等。
虽然去年的新冠病毒与当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有所不同,但奥密克戎很可能有着弱化但类似的风险,我们必须做好防范。
03
李月亮??
幸运的是,现在的奥密克戎又变了好几个分支,毒性越来越弱。
在近期的广州疫情中,出现了16万多例新冠病毒患者,没有1人死亡,只有4人被诊断为重症,他们本身都患有严重的基础病。
这种重症比例,已经微小如蚁。
而阻止病毒的最好方法,就是接种疫苗。
当前美国老年人确诊后死亡率的提升,与疫苗接种呈正比。
此前,他们65至74岁和75岁以上人群,接种两针疫苗比例分别高达98%和96%。
但在专门针对奥密克戎的加强针方面严重落后,比例只有22%和25%。
其他年龄段同样差别巨大
图片来源:健康中国
虽然新冠病毒变异太快,疫苗难以预防,但能够显著减少老年人发生重症的几率。
而伴随着疫情的放开,我们的防御策略也必须改变。
钟南山团队表示:当前预防重心要从预防感染转到预防重症,加强新冠疫苗接种是下一步关键。
有基础慢性病的老人也不用忌讳,国内外早就证实了疫苗的安全。
同时做好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
如果一不小心感染,大多数人是无症状及轻症,5~7天就能好转,可以居家隔离观察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奥密克戎的发烧症状很少超过三天,如果超过三天仍然发烧,需要向医生咨询。
有基础病的人群,家人更应该重点关注,一旦有什么情况需要立刻送院就医。
04
李月亮??
除了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还有那些清运垃圾的工作人员,他们通常都是老年人,这是一个无比庞大,又被习惯性忽视的人群。
暖心的是,有网友提出了建议:
如果家里有人阳了,最好用双层垃圾袋包扎,并且用酒精或消毒液做好消杀。
这个小小的举动,将减少很多病毒传染的几率。
那些清洁工和拾荒者,普遍年龄较大,买药不太方便,他们将因为一个小小的举动而更加安全。
在网友的接力下,大家很快又发现了另一种方法,那就是“鹅颈式封扎法”。
把塑料口袋系成天鹅颈的形状,再用封扎带拉紧,可以形成有效密封。
人类最可贵的品质,正是面对未知的团结与勇气。
只要我们勠力同心,战胜病毒是早晚的事。
现在的病毒,既非猛于虎,也非弱如鸡,更像是一只大鹅。
当面对一只鹅的时候,并非所有人都有胜算。
鹅一旦发起怒来,可以驱倒老人,包括本身患有疾病的人群。
我们在认知上,绝不能一味地调侃病毒的弱小。
相反,要重视它,戴好口罩备好药物,保持对病毒的敬畏。
正像《三体》所写:“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千万别轻视病毒,尤其是一个席卷世界的病毒!
保护好我们的家人,尽可能地让他们推迟感染,能晚一天就晚一天。
点亮【赞】+【在看】,道阻且长,任重道远,做好防范,共克时艰。
参考资料
[1]?青瞳视角 | 年仅37岁!前中甲球员感染新冠后引发基础性疾病恶化,不幸去世
[2]?中工网 | 经历奥密克戎
[3] 上观 | 奥密克戎毒力如何?郑军华:正确看待,不能“躺平”
[4]?南方+ | 钟南山:预计明年上半年广州可恢复到疫情前生活状态
[5]?健康中国 | 用数据说话!陈赛娟院士最新研究:疫苗能有效保护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显著减少老年人发生重症的比例
如何提高免疫力?一定要看到最后!
月亮的视频号做了详细解读
点开下方视频来看吧
一定记得关注月亮的视频号
以后收看我更多的精彩内容~
来源最华人(wcweekly),最华人,记录华人之光。
往期好文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 感染高峰真的来了!那些症状轻的人,到底做对了什么?
|? 北京发热门诊爆满,人民日报密集提醒,情况比预想来得更快…
你的「赞」+「在看」,月亮都看得见
上一篇:上海人民正在把气撒在连花清瘟头上
下一篇:疫情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