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等中药能抑制新冠病毒!专家提醒切勿自行服用
18日下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重点介绍广东省目前疫情防控科技攻关进展情况。发布会邀请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广东省科技厅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等出席。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想请问一下杨教授,据了解,中医药在参与新冠病毒的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东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进展?
杨子峰: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在2月5日国家中管局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诊疗方案(待完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钟院士团队联合国家生物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P3实验室),承担科技部及广东省科技厅对已上市药物科技攻关任务,第一批优选了54个已上市中药和化药,系统开展了抗新冠状病毒的体外研究。
从第一批受试药物初步发现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六神丸胶囊/微丸、热毒宁、金振口服液、芩茎叶口服液等名优中成药显示体外抑制新冠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透射电镜分析发现连花清瘟、六神丸能显著减少感染细胞胞内病毒颗粒;连花清瘟、六神丸、血必净等还显示了对人冠状病毒229E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引起的TNF-α、IL-6、MCP-1和IP-10炎症因子过度表达有良好抑制作用。继国内其他研究者后也证实了硫酸氢氯喹、阿比多尔、瑞德西韦等具体外抗病毒效果。
除了这些中成药对实验的依据以外,这些中药实际上在临床已经广泛地使用。这些中成药在国内的治疗指南里出现的频率都较高,像莲花清瘟已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及疑似病例的回顾性分析研究,42例COIVD确诊普通型患者常规治疗联合应用连花清瘟颗粒(1袋/次,3次/日)能够明显缓解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等临床症状,发热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1.5天,同时还能改善乏力、肌肉痛等其他症状,对疑似病例也具有相同的症状改善作用。
下一步,该研究团队将进一步完成后续批次的中药抗病毒抗炎筛选,包括广东邓老清毒饮中药膏方凉茶处方、肺炎1号、鱼腥草板蓝根等。尽管这些中成药在细胞水平对COVID-19显示出抗病毒与抗炎效果,为COVID-19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特别是轻症、中度,但仍然需要推进完成随机临床试验,以确定在临床患者方面的疗效,更好地实现中西医结合、发挥“老药新药”的特色缓解抗疫的燃眉之急。
上述药物指的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药方,不是治疗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在这场战“疫”中中医药扮演了什么重要角色?
我们来看看。
2003年,广东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取得“病死率全球最低、抢救成功率全球最高”的战果,疗效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认可。17年后,面对凶猛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广东中医,战“疫”正酣。
中医用疗效说话
患者成为最好的口碑传播者
在疫情初始,对于中医介入治疗的疑问不少。“没有特效药,中医对新冠肺炎有用吗?”
“对于中药,刚开始我是拒绝的。”一名50岁的女患者说。在她看来,中药需要长期服用才能见效,当时她已经住院多时,对中药不抱希望。
但中医是用疗效说话,患者成为最好的口碑传播者。
新冠肺炎隔离病区里的中药香日渐浓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月17日,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的630多家中医院3100多名医生支援湖北,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共60107例,占比85.2%。
广东中医,战“疫”正酣
广东中医医疗队的张忠德、黄东晖等专家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中医药内服外用法,一边口服中药汤剂,一边静脉输注中药针剂,再配合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等中医操作。一套“中医组合拳”下来,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截至2月16日12时,国家援助湖北第二支中医医疗队广东团队累计收治124例,其中重症94例、危重症22例,累计症状改善110例,出院21例,22例符合出院标准转至缓冲病房的患者。
广东“肺炎一号方”
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点赞”
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广东中医的“肺炎一号方”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点赞”。
“肺炎一号方”的出炉,阐释了何为“广东速度”。
截至2月14日17时,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运用“肺炎1号方”治疗确诊病人184例。其中,接受一个疗程(6天)或以上治疗患者121例,经临床观察,84%体温恢复正常,71%咳嗽症状好转,79%乏力症状好转,74%胸部CT好转,目前已有39人治愈出院。研究结果提示患者总体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94%。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下称“一方制药”)作为透解祛瘟颗粒(曾用名“肺炎1号方”)委托生产企业,到目前为止共生产了8万袋透解祛瘟颗粒,广东全省已有11家定点救治医院向一方制药申请调剂6000多袋。
湖北一半以上的确诊病例都用了中医药治疗
2月15日上午,国新办在湖北武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中医医疗队坚持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药的特色,湖北省一半以上的确诊病例都使用了中医药治疗。中医药还积极参与了社区的防控,为有需求的群众发放中药。
中医中药在应对疫情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表示,中医药在整个新冠肺炎的治疗中,主要是遵从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就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未病先防就是对“密接”和发热的病人使用卫健委第5版防治方案里面的中医药部分推荐的中成药,用中成药的目的就是能够减少“新冠”病人的发生。
对已病防变,就是对疑似的病人以及新冠肺炎的轻症和普通型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主要的目的就是使他的轻症和普通型不发展为重症。到了重症的时候,也要中西医的结合治疗,减少死亡率。
瘥后防复,就是因为现在病人在大量的开始出院,出院以后还要对病人进行中医药的治疗,因为在恢复期的治疗,中医药是很有特色和有优势的。所以在这方面,中医药应该说是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早期介入、全程干预。
在此次疫情防治中
中医西医哪个更重要?
“很多人认为,中医药治病见效比较慢,这是对中医的误解”,湖北省中医院隔离病房肺五科主任冯毅表示,实际上,中医治疗某些疾病见效很快,中医也有不少针对急症的疗法,而且不良反应较小。
中医还讲究因人、因病、因时而治,此次新冠肺炎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表现也有差异。如果全国统一用一个配方,较难符合中医辨证治疗原则,还会造成相关药材供应紧张。
既然中医药在治疗新冠病毒方面具有良好疗效,可以说此次疫情治疗应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甚至只用中医治疗吗?“不能这样说,我坚持中医西医二者并重”,冯毅认为,在此次疫情治疗过程中,西药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阿比朵尔等抗病毒药被公认具有一定疗效。单纯用中医,只能针对轻症病人,但病程会稍长一点。“中西药联合使用可以明显缩短疗程,更快减轻症状”。
没病要吃中药预防吗?
在冯毅看来,未患病者使用中药预防也是有价值的。因为一些医院调配的预防型中药主要可以起到辅助正气、补气健脾、防止病毒侵袭的作用。这类药方比较简单,通常只有五六味药,适当喝一点没有害处。而且它是通过有营养属性的植物药对人体进行调节,相当于一种食物,没有什么副作用。但一些专门用于抗病毒的中成药,如清热解毒颗粒、蒲地蓝口服液、金银花口服液等,冯毅不主张无病人群使用。这类药物主要面向发病患者,有些药伤脾胃。
上一篇:健康小常识|儿童感染后,出现这个症状如何紧急处置?
下一篇:治早射有效的方法,调整心态同时配合强化丁丁的抗敏能力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