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走了,抗原试剂的6000亿生意来了……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有人看到的是疫情,有人看到的是生意。

  1

  12月初,某购物平台的抗原检测试剂盒成交额环比上周增长344%。

  而平时只卖十几块的连花清瘟,单盒售价达102元,较平时涨240%。

  要不要这么夸张?!

  

  我们都知道,过去三年,发生过多起核酸造假事件。

  现在,随着防控管制不断松绑解宽,核酸尚未完全退场,又一个市场庞大的产业呼之欲出……

  2

  有证券公司分析认为,如果抗原自检试剂盒正式放开,每月消耗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0亿元,再加上储备份额每月或达到560亿元,年需求将达到6000亿元。

  

  您知道,核酸检测的市场规模吗?

  2021年约132亿,2022年预计突破150亿元。

  6000亿,是现在核酸检测市场的40倍!

  而且!

  收割抗原检测红利的,还是那些核酸检测机构。

  全国有资质获批上市的33款抗原试剂盒,涉及华大因源、热景生物、华科泰生物、万泰生物、艾康生物、丽珠试剂等企业。

  目前,全国多地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指出,老年人每周开展2次抗原检测,检测试剂由所在地级市/区县免费发放。

  

  如此热潮下,出现乱象也是意料之中。

  3

  再来说说连花清瘟。

  12月6日晚,连花清瘟的厂家以岭药业回应称,近来连花清瘟供货价格保持稳定,目前公司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扩大生产,全力保障市场供应。

  

  同时,有商家正抢先注册“连花清温”、“莲花清温”、“莲花清瘟”等商标,假冒商品即将登场。

  其他药物也不甘落后。

  一款治疗新冠肺炎轻症中药——白云山透解祛瘟颗粒“肺炎一号”也很应景地上市了,公开价格为460元/包,里面有20小包,每次2包,每天3次,患者服用话至少每天花138元。

  这到底是是为了治病,还是为了收割呢?

  4

  面对不断上涨的药价,各地区市场监管部门明确将打击药品“囤积居奇”的行为。

  12月5日,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文提醒告诫:

  不得借疫情防控之机大幅提高医疗药品及用品的销售价格,经营者要严格控制进销差价在合理范围内;不得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以及散布涨价谣言;违者最高可处500万元的罚款。

  12月6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提醒告诫书,

  提示经营者不得对粮油肉蛋菜奶等民生商品和口罩、抗病毒药品、消毒杀菌用品、相关医疗器械等防疫用品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

  北京朝阳一药店将低价的每盒26.8元的“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按每盒38.5元高价的“头孢克洛胶囊”进行销售,多收取顾客23.4元。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对该药店罚款3000元。

  

  多位专家建议,在家里的日常常备药中,可以考虑备点布洛芬、泰诺、藿香正气液等相应的药物,大可不必去囤药。

  无症状感染者保持适度休息、多饮水即可,不需要用药及任何其他治疗措施。

  5

  随着健康码核酸退场,每天公布的病例数字也必然退场,整个社会对阴性阳性的关注度也将慢慢消退。

  抗原检测最终会变成大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的一个简易手段,大家自愿检测,自然不会有6000亿的市场。

  目前的乱象,只因为在过渡期。

  所以,现在谴责无良商家没有太大的意义。

  怎么来解决问题呢?

  要走出“新冠恐惧”

  从最初凶残的原始毒株,到高致死率的德尔塔,再到现在的奥密克戎,我们躲过了全球疫情最凶险的时期。

  今年11月中旬时,广州发布过一个很重要的数据:3.3万感染者里,重型危重型患者数是0。

  新冠,不再那么可怕。

  囤药,完全没有必要。

  

  现在,我们正无限接近回归正常。

  但今后短短的两三个月,将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指出:

  “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让我们共同做好迎接第一波冲击的准备。

  相信,一切如常,不远矣。

上一篇:对中国人来说 神奇的不只是“黄桃罐头”
下一篇:新鲜出炉:【西安】排名前十男科医院[重点排名]西安正规男科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