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药难的背后,真正的“囤药”者是谁?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点击右上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此刻的“洛阳纸贵”与“奇货可居”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

  几个消息,在最近几天形成强烈反差。一面是以“莲花清瘟胶囊”和“布洛芬”为代表的药品身价倍涨,消费者可谓一药难求,更有甚者只能“望药兴叹”、“望药止咳”。另一方面,股市正在上演“一出好戏”,从11月15日以岭药业的涨停板,多瑞医药等股“逆风上涨,新华制药更是6天6连板暴涨77%,版块的概念股则动不动就涨停板。几多欢喜几多忧。殊不知,这其中的忧与欢喜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不过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在平时这个药不显山不露水,一旦有社会面的重大疫情发生,它就开始抛头露面担负起“救世主”的角色。大家肯定还记得2003年的SARS疫情,这个药正是诞生于SARS疫情爆发期间,从立项到上市只用了347天,可以说是在炮火声中诞生的一款辅助治疗药。回顾起来,03、04年的确是非同一般的年份,据说在2004年全国受理了10009种新药的申请,2005年更是通过了11086新药的上市,而在此前后乃至现在每年获批的新药也不过50种。

  不过随着SARS的结束,这个药就和烧醋消毒一起“泯然众人矣”了。此后2008年大流行的手足口病以及2009年的H1N1甲型流感,莲花清瘟再次被奉为必备清单。直到2020年的新冠肺炎的到来,莲花清瘟胶囊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可以说莲花清瘟胶囊的历史就是中国20年莱规模疫情的抗疫史。

  药品的治疗效果很难有明确的临床数据显示,但我们可以肉眼看到的是,从2020年开始莲花清瘟胶囊的销售便达到42.56亿元,同比增长149.89%,2021年仅上半年销售便突破30亿。莲花清瘟不仅在国内奇货可居,在海外也曾被炒到385元一盒。莲花清瘟胶囊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魔力?

  从今年的12月份开始,随着疫情管控政策的解除,和随之而来的大规模感染,人们对莲花清瘟胶囊和的需求再度迎来新的高潮,这两款药都是国家卫生部门推荐的准备药品明目,按照我们国家的药品产能,我们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布洛芬生产国和出口国,仅改造后的最大产能就可以达到1万吨,以其40%的市场份额计算,市场流通货量大约在2.5万吨,以中国14亿人计算,人均180克就相当于是30盒,人均30盒布洛芬任谁一辈子也吃不完。

  而且新华制药去年的产能只利用了80%,布洛芬从原料到制药只需要3天时间,在目前产能全部打开的情况下,大约需要10-15天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其实按正常情况来说,即使出现全民抢购的情形,一般也很难出现供不应求,出现无药可面的局面,毕竟药品不同于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大家在购买时基本也是按量采购,很少会出现疯狂囤货的极端现象。虽然目前比较贵,但一旦市场供应充足马上价格就会回落,那么多药囤到家里也不能当饭吃。

  所以,在消费者层面绝大多数人都是理智的。那么,能够大量囤货的还会有哪些人呢?对于药品生产企业来说肯定不会,因为对他们监管非常严格,作为源头企业不可能擅自涨价去收割利益,它们的利益在股市上已经显而易见了。那么囤货最大的可能性就在于流通环节了,二三级的药品公司和代理商,往往是最有可能通过囤货来操控市场价格的,利用短时间内药品的稀缺性,控制药品的出仓量从而达到几倍于平时的利润,这也往往是消费者购药难得最大障碍。

  市场经济下在特殊时期难免出现这样的局面,但同时也希望这些中间商能够适可而止,毕竟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最基层的老百姓,像最近同样价格疯涨而且购买困难的N95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等。

上一篇:热成像测温一体机人脸识别多人测温黑体测温热成像测温仪
下一篇:两市唯一励志打进辉瑞新冠特效药供应链的富祥药业必将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