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可以告别网课了吧?后疫情时代,家长应这样规划孩子的学习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会有时。

  本周是小阳人的居家时间,虽然自己身体上也比较难受,但症状算是比较轻微的,发烧两天就退烧了,也还能照顾孩子,陪孩子上上网课,和孩子交流了关于教育方面的思想,有了一些关于后疫情时代教育规划的思考。

  

  疫情三年,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坐标天津,感觉这三年受影响最小的是2021年,基本上正常生活,还可以偶尔去去外地,当时甚至感觉疫情已经快要结束了。

  而影响最大的就是今年,天津的疫情可以说是从2022年初断断续续持续到年末,一直未曾停歇。而天津的学生们,春季学期只上了一个月左右的线下课,秋季学期又在中途上了一个多月的线下课,其余时间全部都在网课。家长们的常态就是,今天不知道孩子明天能不能去学校,经常半夜等通知,被家长们戏称为“守岁”,实则是今夜无眠的无奈。

  

  在我看来,网课的效果要比线下课差太多了,学生学不学全靠自觉。许多家长白天要上班,孩子的网课要不然是孩子自己在家上,要不然就是老人在家看着孩子上,孩子有了太多的机会偷懒、玩手机、玩电脑。另外,线上课对于作业的检查、课堂知识的吸收以及测验的效果也都打了折扣。

  在天津,马上就要放寒假了,本学期也不会再开学了,这一年的网课基本就这样结束了。现在我的的心愿就是尽快大家实现阳康,然后收拾好健康和心情,团团圆圆地过一个平安年。

  

  我认为,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包括天津,下学期应该会恢复常态化的线下课程了,孩子们应该可以回归校园与昔日“网友”们天天见面,彻底告别网课了。

  作为家长,应该在寒假阶段,在孩子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和孩子一起规划一下后疫情时代的学习计划。我决定做好以下5点:

  1、首先是好好总结一下这一年来学习上的不足,包括思想上的松散和行动上的怠慢。孩子在上网课期间肯定有学习不到位的情况,家长应该给孩子指出两三个典型方面,告诉孩子现在我们不予追究,但这确实是你做得不好的地方,下学期咱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样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松散家长是看在眼里的,但家长不能无视,孩子也必须引起重视。

  

  2、总结一下孩子自主学习时的成功经验,增强孩子的信心。孩子不能一无是处,他总有自己学习时做得好的地方,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进行挖掘,这样的环节通常让孩子自己都感到惊喜,我的孩子就经常说“这也算我的优点?”而我肯定地说这就是你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思路。这是让孩子建立自信、固化经验的好做法,也是家长看到孩子成长的“收获”时刻。

  3、年前的寒假阶段,不要让孩子总是玩了,这学期玩得够多了。要让孩子复习一下本学期的课本,着重找出没搞懂的知识点,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搞清楚,自己讲解也行,网上找视频、资料也行,总之,要让孩子在这学期的知识“盲点”实现清零,否则下学期的知识体系建立在此之上,即使线下课也会出现跟不上节奏的现象。

  

  4.年后的寒假阶段,在正式开学前就要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先让孩子自己说说下学期要如何学习,让孩子表表决心,给自己打打气,也引发自己内心的思考。其次应要开始预习下学期的课本,并要保持做题的练习,逐渐进入并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状态,而不是突然开学后还不适应,无法正常开展学习。要让孩子真正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决心。

  5.正式开学后,孩子就要正式走上学习的正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每天复习、预习,今日事今日毕,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在期末时获得优异成绩的回馈。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综上所述,我认为,后疫情时代,每个人都将逐渐回归到疫情前的生活和学习,而且是经过成长和蜕变的。通过这3年的经历,我们应该更加懂得珍惜,珍惜时间、珍惜自由、珍惜健康,我们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浑浑噩噩,而应该激发出更多的能量,更加努力,努力生活、努力学习、努力赚钱。

  

  樊登推荐过的美国教育家威廉·斯蒂克斯洛德和奈德·约翰逊所著的《自驱型成长》一书中说: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独立决断、 为自己负责。 充分释放孩子自我完善的内驱力 ,身体力行 ,体验成长的困惑与获得成长的勇气 。

  自驱型成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力 儿童心理学正面管教父母的语言愿你慢慢长大育儿你就是孩子好的玩具书籍京东月销量2000好评率97%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14.1购买

  作为家长,主要是要引导孩子从思想上“想通”,从而用内心的自驱力去驱动成长。要把之前的松散彻底丢掉,重新紧张起来,去争取优异的成绩,毕竟,我们的孩子终究是要面临中考和高考的激烈竞争的。

  没有真才实学,拿什么竞争?没有竞争力,如何在疫情这样的极端三年里生存?

  #复薪计划#

  举报/反馈

上一篇:新冠治疗口服药到浙江,一盒2300元入医保!疗效如何?感染病科主任详解
下一篇:10月27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