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孩子因新冠而死亡,放开真是对的么?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这两天看到两个朋友群里的这两个截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说好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很低,可是一旦死亡落在某个家庭的头上,那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现在全国具体感染和死亡的数据还不得而知,但看到有两个孩子因放开后感染而死亡,我的内心复杂而又沉重,因为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我可以想象地到那种失去的痛苦。

  新冠第一波才刚刚开始,威力已经如此巨大,超出了想象,我北京的朋友说那边感染严重,身边的人基本都羊了,有的症状轻一些,有的则非常痛苦,也许是感染的毒株不同。开始以为三天就好了,现在大家都把康复预期拖后到15天了。

  想想之前,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总是封城,封小区,封楼,限制自由和私人生活,那是因为没人能比国家看的更全面,更透彻。我们拥有了三年的保护伞。开始大家都很感恩,很庆幸出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拥有民族自豪感。但时间长了,一次又一次的封控冲击着大家的生活,加上因为封控带来的蝴蝶效应,产生了一些悲剧,大家由感恩慢慢地变为了不理解,甚至抱怨、谩骂。但国家的初心始终未变——付出总体更小的代价,来迎接这个新冠时代。“清零”的口号过于理想化,几年的实践也证明了新冠不可能清零,关键在于选择放开的时间节点。和时间竞赛,研发疫苗,呼吁全民接种,不惜以牺牲经济为代价,这是一种生命至上的选择,初心始终未变。

  现在终于放开了,是综合考虑的最优解。第一,大部分人都已经接种了疫苗,重症率很低。第二,地方上财政枯竭,撑不住了。第三,香港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样本。第四,清零已经被证明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五,民意已经到达了一个短期峰值。第六,封控层层加码带来的熵越来越冗余,逐渐有失控的趋势。

  “一刀切放开”虽符合民意,经济也可以得到反弹,但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在面对新冠大军的冲击时,死亡率及重症率即使很低,也是一个难以忽视的数字,医疗体系面对的冲击也要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看病难将成为短期难以解决的现状。

  我突然想起了电车难题,国家在面对新冠时,其实就是在做一道电车难题,无论怎样选择——封控或放开,都很难有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结果,只能做到在适当的时间节点,两权相害取其轻。

  最后,愿那些因新冠或因新冠衍生问题而去世的人好好安息?

  也许天堂再无新冠~

上一篇:郑州一院内制剂既能预防又能治疗新冠?国民神药连花清瘟也做不到
下一篇:我省5种防治新冠肺炎中药制剂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