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265xx.com/res/images/mobile.png)
抗疫三年,中国突然转向的原因,找到了
2022年11月30日下午,全网的自媒体都在疯狂的转发一段视频,视频中,一位男子在空旷的街道上狂奔疾走,嘴里大声呼喊着:解封了!解封了,而在画面的边缘,工作人员们正在逐一拆除用于封控街道的水马。
11月30日,广州各区密集发布通知表示,为全面落实“二十条”,将即刻解除全城多地的临时管控,科学划定风险区域,后续也将不会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而在防疫政策调整的当天,广州新增确诊病例683例、无症状感染者5629例。
毫无疑问,这在以前几乎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广州此举也是近三年以来,全国第一个社会面没有清零就进行解封的城市,开创了疫情管控时代下的先河。
广州之后,杭州、上海、北京等地都先后发布通知跟进调整防疫措施,而随着新十条的落地,落地检、健康码、核酸检测等防疫手段也都被先后叫停,中国的抗疫之路,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接下来,风又会吹往何处呢?
01
无论如何,一个首先要被回答的问题就是,防疫政策到底是因何而变?
在广州宣布解封的当天,人民日报发布了一篇题为《新冠有无后遗症》的报道,文章内明确表示目前无证据支持新冠存在后遗症。
同一时期,武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人肺细胞能力显著低于原始毒株,而报告的作者蓝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疫苗保护下,新冠病毒对人体的危害性已经大不如前。
除此外,三年前第一个喊出新冠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的钟南山教授,此前在香港也曾发表过类似于目前的毒株接近季节性流感,大家不必过于担心的言论。
根据广州最新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4日24时,广州全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185314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154242例,确诊病例中重型仅8例,无死亡病例。
新冠病毒演化至今,其不断下降的毒力,是防疫政策调整转向的根本前提,而在这之外的另一大原因,则是民生的保障。
02
疫情以来,我们究竟在防疫上花了多少钱?
今年4月初的时候,卫健委曾发布过一个数据表示,疫情发生后,全国已累计完成大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验,注意,这只是截至4月份的数据,如果算上4月份以后更为频繁的48小时核酸政策,总体的次数恐怕会更为庞大。
那么这数百亿次的核酸究竟花了多少钱?虽然官方没有发布这方面的数据,但从上市核酸企业的财报中,可以窥见冰山一角。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底,“新冠检测”相关上市企业共有109家,仅今年前三季度,共计营收为3631.80亿元,净利润共857.82亿元,有企业毛利润率最高接近90%。
3600亿,放在全年GDP超100万亿的中国来说,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不要忘了,这只是核酸市场上为数不多的上市企业披露的数据。
而在全国各地,各种中小核酸企业那简直是数不胜数,比如前段时间卷入舆论漩涡的核子基因,据其公司信息披露,目前已经累计做了约7亿次核酸。
全民核酸看似免费,但最终都是由地方财政进行兜底,在过去的一年里,防疫上的成本支出,已经毫无疑问的将各地财政榨的一干二净。
今年上半年,我国31个省市的财政盈余全部为负,26个省市出现了负增长,甚至就连经济第一的广东,其财政收支差额,都高达近3000亿元。
而经济状况的好坏,又和民生息息相关,如此高频且长期的支出,显然是财政和经济都无力支撑的。
12月7日召开的重大会议上,高层特别强调了:社会政策是要兜牢民生底线,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什么是民生底线?是衣食住行、是就业、是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餐饮、电影、文旅等各行各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疫情扰动,每一个受影响的行业,背后都有数以百千万计的从业人员。
适当的放宽防疫政策,这不是躺平,而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03
防疫政策调整之后,下一阶段的中国,要做什么?
12月7日召开的重大会议给出了非常明显的答案,无论是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还是稳增长、稳就业等语句描述,都充分突出了明年工作的重心在于重启经济,要将发展放在首要任务。
而这种突然之间的变向调整,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受今年大环境影响,推动经济增长的消费与投资先后失灵,数据上都表现的十分低迷,10月份社零总额增速由9月的2.5%降低至-0.5%,房地产开发当月投资比由9月的-12%下降至-16%。
与此同时,在过去一年里勉力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数据,在11月份也出现了显著下滑,出口总额同比下降8.7%,增速创下了2020年3月份以来的新低。
出口回落的核心原因,主要在于美欧日韩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回落。
当前国际市场上蔓延的全球央行加息潮、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高企而引发的制造业需求收缩,或许将开启全球经济的新一轮衰退。
这也是最近这段时间,广州、浙江、福建、江苏等地都先后传出政企组团出国抢订单的原因所在。
不过出口毕竟还是以外部因素为主导,没有太多的主动权,难免有点看人脸色吃饭,真正想要将经济发展握在自己手里,还是要指望以消费和投资为核心的内需来驱动,这也是7号的会议将重点放在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增长稳就业的原因所在。
12月9日,财政部对外发布公告称,决定发行面值7500亿的特别国债,建国至今,我国总共只发行了四次特别国债,发行时间分别是1998年、2007年和2020年,分别对应了亚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以及新冠疫情爆发。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本次发行特别国债所带来的积极意义:重启经济,全力发展。
最后,再回到疫情防控上来聊一聊。
毫无疑问,随着防控政策的调整,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疫情时代,但需要知道的是,政策的变化绝对不是躺平,而是更为科学的来处理这一阶段的问题,以便未来能更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
解封并不意味着放弃防控,“去核酸化”也不意味着全面取消核酸检测。
解封的背后,是精确划分高风险区与低风险区。
当高风险区可以精确到楼栋乃至楼层时,过去那种动辄因几例就全城静默的现象也就不复存在。
去全民核酸化的背后,是将重点放在重点人群身上,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当医疗防控人员从全民核酸的岗位上解放出来,当众多财政资金从百亿级别的核酸检测中释放出来,我们不仅有更多力量应对医疗挤兑,也有更多资源筑牢科学防线。
11月30日的变化给了我们惊喜。“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我们,应该保持更多信心,相信国家会做出长期最有利的决策;应该保持更多耐心,在提防短期波折的时候相信人类世界的长期向上性。
疫情终会散去、经济终会回归正轨、我们的世界也要重新回到向上的方向。
上一篇:现在是不是不敢上班就只能辞职了
下一篇:自治区有关专家解答群众关心的五大热点问题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