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新十条出台,期待充满活力的中国归来 北京发布新冠感染者社区健康管理和居家康复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我们有理由为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而欣喜,但也要严格遵守最新防疫要求,如此才能让生活尽快烟火如常。

  全文1464字,阅读约需3分钟

  编辑 迟道华 校对 贾宁

  

  ▲2022年12月7日,北京西站北广场,广场上原先的相关防疫提示牌已经撤下。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这一天,终归还是来了。”“喜大普奔,赶快落实到各地吧!”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提出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新十条,消息甫出,立马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舆论的热议和欢迎,反映出政策的制定和出台精准契合了当下民众期许,也为接下来做好新形势下的疫情防控、更好便利民众生活开了好头。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防疫新十条发布前一天,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些经济工作中的不同改革向度,早已楔入了疫情防控的因子,在统筹谋划的方法论中寻求着抓改革、促发展的最优解。此次,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一天后,即发布新的防疫政策,既是民生所需,也是在为今年乃至更长远的国家经济建设创造稳定、有序的外部环境。

  此时,距2019年12月新冠疫情暴发已经三年了。这三年,从黄鹤楼到黄浦江,从西南边陲,到北疆草原,国家层面有效处置多轮疫情,有效应对了5波全球疫情的冲击。我国感染率和死亡人数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

  与此相对应的,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在疫情中经历了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人生起落总少不了疫情的影子。国家疫情防控成果的取得,正离不开这其中每个普通人的理解、支持、配合和付出。同时,我们每个人也是国家防疫成果的受惠者。当每位国民的生命与健康被置于国家叙事的最高层级,这份安全与安定之感自会盈于民众心中,也是个体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勇气和力量所在。

  三年来,我国不断调整优化防控措施,每一次调整都十分审慎,每一次都力求做到“因时因势”。不管是精准、科学的防疫理念,“四早”的防疫要求、四方责任的一再强调,还是赓续到第九版的防控方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及最新出炉的“防疫十条”,都遵循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高原则,都旨在护佑每个人平安顺遂。

  疫情反复不定,具体的政策调整需因“疫”而变,这期间,整个社会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承压不少。如今,“防疫十条”发布,为经济社会畅通循环注入了更多确定性。

  具体到个体,客居他乡的打工人有了从容回家过年的盼头,学生也将回归线下课堂,人们可以跨省旅游,朋友们又能聚餐把盏,一个个久违又熟悉的生活场景,藏着每个普通人的幸福密码,也是一个国家活力奔涌的切面。

  不过,需认识到的是,我们的防疫政策是在“优化”,“不是完全放开,不是弱化更非‘躺平’”。奥密克戎致病力毒力虽明显减弱,但仍有较强传播性。所以,政策优化之后,更需要我们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充分认识到面对疫情新形势,防疫责任仍然不能丢。

  防疫走到今天,我们从疫情初期的紧张不安,到从容应对,现在似乎即将回到水草丰美的生活溪流中。我们有理由为此而欣喜,但也要严格遵守最新防疫要求,不越界不逾矩,守好“责任田”,才能让生活尽快烟火如常,为经济社会注入蓬勃生机。

  值班编辑 李加减 康嘻嘻

  新京报 2022-12-08 08:18 发表于北京

  

  据北京市卫健委官微消息,北京发布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社区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和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专家指引(第一版)。社区对于感染者如何进行健康评估?居家康复期间在生活起居上应注意什么?何种情况下需要急诊就医?两则指引全文如下:

  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

  社区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

  本指引用于规范和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含中心、站)对辖区内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含核酸阳性或抗原阳性,以下简称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的健康管理服务。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可根据本指引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区相关工作指引。

  一、信息管理

  在将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纳入管理时,需本人提供核酸阳性或抗原阳性检测结果。为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了解其日常健康状况,并按照要求补充填写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信息。建立工作台账,掌握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同住人等基本信息。对孤寡老人、儿童、孕产妇、透析病人及基础疾病较重的特殊患者给予重点关注。

  二、健康评估

  1.评估人员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科医生进行评估。对于重型精神病、孕产妇、儿童由专科(妇科、儿科)或保健科医师进行评估。

  2.评估指导

  (1)无症状感染者

  已检出阳性但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可给予健康宣教,包括如何通风、消毒、手卫生等健康宣教,以及起居调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情志调摄、中药预防等中医特色指导及干预。

  (2)轻症/普通型患者

  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无呼吸困难、胸闷等表现。轻型/普通型患者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出现发热、呼吸道等症状时可给予一般对症治疗。建议感染初期卧床休息,多饮水,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如出现发热症状可给予必要的退热药物,根据患者情况,可给予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的可给予相关药物舒缓症状。有慢性病的患者需按时服用日常慢病维持治疗药品,如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应加强心理疏导,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辅以药物治疗同时可给予中医干预指导。

  针对儿童:除对症处置外,可以适当采取小儿推拿、穴位按摩、音乐疗法等,帮助稳定情绪、保护心理健康。针对孕妇:随时关注身心状态,同时在饮食、情绪心理方面提供咨询与指导,必要时由专业医师给予指导。针对老年人:除新冠症状外,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加强对基础疾病的干预与健康指导,如指导慢病用药、饮食习惯、运动锻炼等。针对精神疾病患者:随时关注精神状态,由专业医师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对症处置。

  (3)重型/危重型患者

  呼吸频率大于30次/min,存在低氧血症,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休克。将新冠肺炎症状为主的重症人员及时转运至定点医院。

  (4)同住人员

  对于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的同住人员开展健康宣教,包括如何避免同时空暴露、通风、消毒、手卫生、起居调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情志调摄、中医药预防等防感染措施。

  三、宣传告知

  通过纸质或电子告知书等方式,告知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自我健康管理相关要求,推送抗原自测视频、使用手册、健康防疫知识,指导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规范开展自我检测、症状监测,提高防疫技能。告知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日常就医保障方式、就医流程以及相关工作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四、健康管理

  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为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提供健康随访和远程诊疗等服务。开展健康监测,隔日询问和收集新冠阳性感染人员的体温、呼吸道症状、精神状态等信息,有无呼吸困难、胸闷等表现,直至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自测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阴性。必要时可提供上门巡诊,评估健康情况,根据评估情况及时处置。同步做好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同住人员的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指导其及时就医。

  五、转诊指导

  对于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等危急重症时,应指导患者或家属通过自驾车、呼叫120急救车等方式按就近原则前往医疗机构救治。对于非危急重症患者,因透析等特殊疾病就医时,指导其优先前往辖区定点医院就诊,必要时,协助转诊。

  六、结案管理

  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自测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阴性后,结束对患者的健康管理,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常规健康管理工作范畴。

  ━━━━━

  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

  居家康复专家指引(第一版)

  本指引用于帮助和指导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含核酸阳性或抗原阳性,以下简称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自我健康管理。当您被通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者自测核酸抗原阳性时,请不要惊慌也不要害怕,认真阅读本指引并参照执行,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生活起居须知

  (一)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严格做到不外出,谢绝一切探访。同住人应做好个人防护,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康复管理要求。

  (二)阳性感染者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衣物、床单、毛巾等用品与他人分开存放、分开洗涤。单独使用餐具。房间内配备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及消毒产品、带盖的垃圾桶等防疫物资。

  (三)阳性感染者进入家中公共区域应规范佩戴N95口罩。同住人与阳性感染者接触时,或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应当做好自我防护,佩戴N95口罩、一次性手套,与其保持1米以上距离,做好手卫生。

  (四)各居室应关闭房门独立开窗通风,房间每日至少上、下午各进行1次开窗通风,每次30分钟以上。中央空调应关闭回风,按照全新风模式运行。卫生间内应加强开窗通风,或开启排气设备进行通风换气。每日至少进行1次房间湿式清扫。

  (五)卫生间需做好日常清洁和消毒。坐便器冲水时,先盖马桶盖再冲水。卫生间、厨房的干湿地漏均需要每天定时注水,注水后盖上盖子,再用注水的塑料袋压住地漏,或采用硅胶垫等封堵。

  (六)生活垃圾要妥善处理,每次清理垃圾时用双层塑料袋装好并扎紧袋口,避免出现遗洒,并对其外表面和封口处消毒后, 由同住人佩戴N95口罩及戴乳胶手套将垃圾放至社区指定位置。

  (七)除生活必需品和药品外,尽量不要订购其他快递。收取快递、外卖时采取无接触方式,开门时需规范佩戴N95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并在开门前后做好手卫生。

  二、自我健康管理

  (一)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大多不需要过多治疗,一般患者可在家观察治疗,注意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如遇健康问题可向属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寻求帮助。

  (二)阳性感染者和同住人员每日监测体温和病情变化,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原有基础疾病等明显加重时,要根据病情对症治疗或及时就医。

  (三)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

  (四)保持心理健康,减少焦虑、恐惧、紧张、烦躁情绪。保持规律的日常作息及娱乐,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果出现情绪低落或受某些不良情绪影响,可主动与信任的人倾诉获得心理支持,消除负面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专业人员支持,拨打心理援助热线。

  三、自我医疗服务

  (一)阳性感染者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根据专家临床经验,一般普通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病程为7天左右,接种过新冠疫苗并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轻。部分老年人,尤其70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病程更为复杂。

  (二)结合临床专家意见,针对病毒感染大多采用对症治疗,药物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是缓解症状,建议在出现症状的初期对症用药。

  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咽痛且明显影响休息和睡眠,可以服用解热镇痛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儿童可选用相应的混悬液;

  如果出现咳嗽症状,建议使用复方鲜竹沥液、宣肺败毒颗粒、急支糖浆等;

  如果出现痰多、咳痰费力症状,建议使用复方甘草片、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

  如果咽痛、咽干症状明显,建议使用华素片、西瓜霜含片等;

  如果鼻塞流涕症状明显,建议使用扑尔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或布地奈德喷鼻。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慢性病、基础疾病病情加重,患有基础疾病的人一定要规律用药,控制好病情。

  (三)阳性感染者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需要急诊就医。可直接拔打120急救电话,或者选择合适方式前往医疗机构救治。

  ①服用退烧药后仍发烧超过38.5℃,并持续超过2天;

  ②体温35℃及以下;

  ③抽搐;

  ④呼吸困难或气促;

  ⑤失语或不能行动;

  ⑥不能苏醒或不能保持清醒;

  ⑦胸部或腹部疼痛;

  ⑧头晕或意识混乱或精神状态明显转变;

  ⑨虚弱或脚步不稳;

  ⑩孕妇的胎儿活动减少或停止(适用于妊娠期 24 周或以上的孕妇);

  ?持续不能饮食,或腹泻/呕吐超过2天。

  编辑 赵熹 来源: 北京市卫健委官微

  值班编辑 李加减 康嘻嘻

  点击下图进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实时地图"

  举报/反馈

上一篇:王思聪「手撕」连花清瘟,以岭药业两天市值蒸发127亿
下一篇:广西已进入流感夏季流行高峰,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