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被禁言、丁香医生质疑,连花清瘟胶囊到底怎么了?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正经婶儿 犀论

  

  王思聪被禁言了。

  微博页面显示,该用户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目前处于禁言状态。

  

  具体违反了哪个法律法规不得而知。

  但正如大家所想到的:一切从连花清瘟胶囊开始。

  01

  4 月 14 号,王思聪转发了“@睡前消息编辑部”的视频,并留言:“证监会应严查以岭药业”。

  一个小时之后,王思聪修改了此条微博,删去转发内容,仅保留转发。

  

  那么,“睡前消息编辑部”发布的视频究竟讲了什么?

  讲的是,博主阅读了这两个报道后发现:

  

  这个报告只鼓励建议各国考虑中国摸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全文未提及连花清瘟胶囊。

  

  但这两篇文章于4月 6、7 日发布后,以岭药业的股票紧接着就在 4 月 8 日迎来大涨。

  于是“睡前消息编辑部”对连花清瘟的生产厂家产生了质疑:

  这些文章将以岭药业和世卫组织联系起来,推动了以岭药业股价飙升。

  说白了,就是过度宣传与营销。

  并且还扒出,河北以岭医院院长贾振华,隐瞒了自己是以岭药业董事长吴以岭的学生兼女婿的身份。

  其妻子还是以岭药业的董事会秘书。

  

  之后,视频被王思聪转发。

  与此同时,以岭药业回应:“关于微博上所传的消息,请指出具体的问题与源头,不能因为‘王思聪’三个字眼,就随意提出疑问。”

  

  但很快,以岭药业股票暴跌。

  也就是媒体调侃的,王公子一句话,干掉了100个亿。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王思聪转发微博的当天,以岭药业股市并未受影响。

  开始振荡是4 月 15 日,以岭药业开盘跌达 10%。

  

  此后两个交易日,股市虽有短暂回升,但最终一字跌停,市值累计蒸发127 亿元。

  也是在这段时间,丁香医生下场了。

  02

  4月16日,丁香医生微博发文。

  

  4 月 17 日凌晨,丁香医生公众号再次发文,言辞更加激烈,题目就是《不要吃连花清瘟预防新冠》。

  

  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今年 3 月 15 日,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其中,并没有提到连花清瘟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的相关表述。

  

  剩下的内容就是丁香医生从“从官方、临床、药物研发三个维度来看”:

  都没有有效证据可以支撑“连花清瘟预防新冠”,甚至连花清瘟当预防药物服用时,还会产生副作用。”

  同一天,饶毅教授发文,认为最重要的是证明连花清瘟药效的真实有效。

  

  至此,网上的舆论争议也达到高潮。

  总结了一下有三点:

  一、世卫组织是否推荐了连花清瘟胶囊作为预防新冠的药物?二、连花清瘟有没有预防新冠的作用?三、万达和辉瑞有合作,售价2300的辉瑞药物正进入中国市场;丁香医生是个个体企业,背后有美国投资,正跟辉瑞开展疫苗合作;连花清瘟胶囊由我国中医吴以岭研发,这是资本之争、中医之争。

  

  那真相是什么?我们让证据说话。

  可能有点长,尽量长话短说。

  03

  世卫组织是否推荐了连花清瘟胶囊作为预防新冠的药物?

  连花清瘟有没有预防新冠的作用?

  没有。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当时的会议确实提到了中药,但没有指名道姓推荐连花清瘟胶囊具备预防作用。

  

  转回国内,新闻报道里说的也都是:

  连花清瘟可用于治疗新冠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

  

  新闻也没有说连花可以预防。

  

  

  那背后有没有利益输送、资本之争?

  资料显示:以岭药业由吴以岭创立,而他本人出身中医世家,头衔很多,什么“院士、协会会长”之类。

  但实在一点就是,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在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工作。

  1992年,“弃医下海”,在河北创办了以岭药业。

  

  非典时期,“连花清瘟研发团队昼夜攻关,在短短的15天内完成了’连花清瘟胶囊’的研发。

  只是可惜,紧赶慢赶,连花清瘟胶囊还是到2004年5月9日才获准上市。

  已经过了非典肆虐的时候。

  但此后,用网上的话说,连花清瘟胶囊从未错过一次流行病,很快成为零售市场中成药一大品牌。

  争议也由此而来,“竟然有药可以包治百病?”

  然后网上很多博主说,自己接到了以岭药业的带货广告。

  

  有人也发现,以岭药业似乎真的天天在做广告。

  

  自然而然,都归咎到了以岭药业存在利益输送,吹牛上税。

  但怎么说呢,这么多年里,国家承认,群众信任,没有疗效肯定不可能。

  打个广告也很正常。

  “丁香医生”就时常给辉瑞打广告。

  

  

  还跟辉瑞就疫苗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辉瑞出钱,丁香引流。

  

  

  而且西药说到底,也是广谱消炎药,也能做到“包治百病”。

  这谁也别说谁。

  至于有没有利益输送,这个就需要市场部门调查了。

  事关公共利益,马虎不得。

  经过这一梳理,应该就明白了:

  莲花清瘟事件,原本是集中在,能否“预防新冠”,疗效是否被夸大,是否通过宣传手段“吃”疫情红利,是否存在联合院士级专家为企业站台等等的情况。

  这都是科学和商业的事,一一调查澄清就好了。

  而且其中一些问题,现在已经澄清过了。

  比如4月18日,以岭药业再度回应说:

  “第一,以岭药业从未在任何场合表示世卫组织推荐连花清瘟”。“第二,股价波动属于市场行为,与以岭药业无关,公司不存在操作股价行为”

  但为什么还是越辨越黑,还上升了高度呢?

  “天时地利人和吧。”

  

  看看这三个问题是如何产生并凑到一起的就更生动了。

  04

  比如世卫组织是否推荐了连花清瘟胶囊作为预防新冠的药物?

  这个问题上面已经说过了,就是:没有。

  那为什么“睡前编辑部”要质疑呢?

  因为他好奇。

  

  援引“狐科技”的报道:“睡前编辑部”中,自称“我”的人叫“马督工”,是一个自媒体博主。

  网上也有传言说,其账号运营公司是观传媒,和观察者网有关联。

  这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当然这都不重要。

  毕竟无论是媒体还是个人,都有对公开信息质疑的权利。

  

  而根据马督工的微博自述:

  此前,马督工发布了一条视频,有人在视频下留言“你之前批判连花清瘟,但是3月底世卫推荐吃连花清瘟胶囊”,然后看到这则留言,马督工较真了。

  

  查找资料后发现,世卫根本没有推荐,于是发微博广而告之。

  那么这个观众是从哪得出的结论呢?

  不知道。

  所以第一个问题的本质应该是这样:

  连花清瘟胶囊的作用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偏差,引发了个别群众,至少是留言那个群众的误会。

  然后引发了争执。

  可能推测的不对,但老实说,这事,要不是“睡前编辑部”感觉可能扯上股市和利益输送,评论区抬抬杠也真就翻篇了。

  毕竟时间线在那放着。

  当然,对股市我们也没有研究,所以经济问题就暂且搁置吧。

  反正上市公司的资金往来、股票波动,都是公开的,要真调查也是很容易的。

  05

  第二个问题,既然连花清瘟没有预防新冠的作用。

  那丁香医生为什么还要取标题说:不要吃连花清瘟预防新冠。

  时间回到4月16日。

  丁香医生发微博说:不应该这样。

  配文是一个叫“雷斯林”的自媒体写的一段话:

  

  后续这番说辞被很多人,乃至一些影响力大的媒体引用,成为吐槽上海运输问题的一大证据。

  但这话本身是有问题的。

  文章说,一个车队,6辆车,里面有2辆需要运输连花清瘟胶囊。

  做个除法,这是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运力。

  可关键这句话前面是个句号。

  从行文上说,已经引发歧义了。

  自媒体里,带点春秋笔法无所谓,丁香医生这样的大媒体引用就是“伪证”。

  当然,丁香医生也很谨慎,它是截图引用,没有复述。

  在一天后的长文里,更是用“一些报道”进行了替换。

  

  总之就是,有人吐槽上海人吃不到菜,但一定能吃到好几盒胶囊。

  

  然后丁香医生接过话头,发文说:

  如此浪费运力运输的连花清瘟胶囊,根本不能预防。

  

  那么问题就来了,运力的问题怎么变成了医疗的结论?

  谁说发药是为了预防的?

  

  这么一看,丁香医生是在预设大家都在吃药。

  这是强行科普,塑造品牌形象?

  也不能说它做错了,毕竟本质就是做科普提醒的。

  而有些地方发工资出现了困难,吃不上菜,省下钱保障生活,同时不浪费任何一盒连花清瘟,肯定也是极好的。

  

  但也可以认为,上海无症状那么多,轻症那么多,阳性隔离在家吃点胶囊怎么了。

  连花清瘟可是对轻症有治疗作用的。

  所以,无论如何,作为医学领域的权威,在这种关键时间点含糊发文,对所带来的影响,应该是要做出预料的。

  毕竟一篇文章,是几十万的流量,是几百亿的股市。

  06

  至于第三个问题,其实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随着话题的延伸、下场的各色大V越来越多。

  舆论的焦点已经从对科学的严谨探讨,变成了对人祖宗十八代的刨坟。

  这是人性使然,大家总是乐于探究事情背后的八卦。

  然后把两者结合起来,得出一个心中早就想好的结论。

  比如漂亮国的东西是阴谋,比如感情丰富的人,会吃里扒外,比如家族企业,就是门阀勾结。

  这其中,可能蛛丝马迹总有关联,可能仅仅是有人以此为业,专门博眼球恰钱。

  但相信对更多人来说,可能根本就没用过丁香医生,没有关注王思聪微博,也没有因为新冠去吃连花清瘟胶囊。

  最起码许多人吐槽,连花清瘟胶囊禁忌反应尚不明确。

  其实尚不明确的说法是2012年的说明。

  

  最新的说明书里,是有更改的。

  

  这你们不知道吧。

  所以,你说连花清瘟这事怎么办?

  一句话,别看广告,看疗效,看《狂人日记》,看一颗红心。

  让医学的归医学,法治的归法治,资本的归“天收”。

  连花是中医的一部分,但中医也不止是煎煎连翘。

  辉瑞很贵,可它上市也得受物价局、卫生局审核监管。

  资本很强大资本要竞争,但人民的利益更伟大,更优先。

  至于剩下的,不如就当瓜吃了吧。

  盘点盘点丁香医生做过的科普里,有没有错别字。

  看看王思聪怼过的人,是不是又更新动态了。

  然后聊聊文化,聊聊传统,聊聊俄乌战争。

  千万别一边科普一边收钱,一边投资一边带货,更别妄想发国难财。

  裹挟太多,物极必反。

上一篇:陕西专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防治新冠病毒感染
下一篇:一瓶美林卖3000?虽不是乱世,当用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