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比疫情更可怕?为何新冠疫情当前,外国人宁死也不封城?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从2019年下半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来,冠状病毒家族在本世纪第三次席卷全球。相比于前两次疫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传播更快、死亡率更高、持续时间也更长。

  

  更恐怖的是,直到今天,疫情仍然没有缓解和减弱的迹象。尤其是美国,截止10月25日期确诊病例人数已超过860万人,死亡人数更是高达22.5万人,疫情数据与鹤立鸡群的超级大国地位实现了高度吻合。

  然而,几乎所有人都不能忽视的是,在美国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我们的疫情曾一度异常严峻,甚至成为很多国家眼中的疫情源头。但我们在疫情爆发后,全国上下就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封城,使得我们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迅速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作为疫情“震中”的武汉更是在经历了76天的封城后柳暗花明。

  时至今日,虽然疫情依然不时在各地爆发,但已经难以蔓延,因为我们卓有成效的封城措施,已经被证明是对抗疫情的最有效方式,而且这一方式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首肯。

  

  那么,既然如此,为何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不亦步亦趋地以封城对抗疫情肆虐呢?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国情不同。

  而这个国情主要体现在人口密度不同、执行力不同、思想观念不同等。

  回首我们全国封城的壮观景象,几乎所有人都被14亿人如一的恐怖执行力激动不已,毕竟从高速奔跑的状态瞬间停止,其付出的艰难可想而知。

  事实证明,正是这样雷厉风行的决策,才让疫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回首往事,我们的措施虽然行之有效,但也是代价巨大,我们的经济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

  这样的代价,是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难以承受的,因为某种程度上说,“封城”作为疫情防控的特别手段从来都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在封城导致全城甚至全国停摆后,政府首先需要保证被封城居民的日常生活,更要保证感染病例的及时救治以及疑似病例的大规模排查,这对一国的动员能力以及经济实力都提出了巨大考验。

  

  而尴尬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政府做不到紧急情况下资源的集中调配,再加上攻讦扯皮的民主制度,必然导致疫情防控效率低下。

  所以,封城对这些国家而言是比疫情更可怕的存在,因为它们可能在没有遭遇新型冠状病毒前就被封城导致的山穷水尽提前导致当场去世了。

  而在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崇尚自由和人权的思想深入人心,而封城的禁足措施恰恰又与自由和民主的思想背道而驰,所以在意大利等国试图出台封城措施时,首先就遭到了民众的强烈反对。

  毕竟,对于很多外国人而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为了自由,它们愿意不顾一切。再加上西方政客一直以来的歪曲宣传,比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只感染黄种人、老年人等,使很多人始终存在侥幸心理,这也是他们强烈反对封城的重要原因。

  能够深刻认识到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的觉悟,不是外国人能轻易体会办到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始终缺乏最基本的认识,所以很多外国人始终认为封城是一种用力过猛的防控措施。

  毕竟我们的措施毫无疑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却几乎导致了经济的停滞。在我们看来,这是疫情防控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很多外国人却会因此而失去收入来源,进而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

  对于很多国家而言,稳定是比发展更重要的事,如果因封城导致社会动荡,那么他们必然会选择对疫情听之任之。毕竟,从封城到解封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在没有财力和执行力的情况下功亏一篑,必然会出现川雍而溃的悲惨局面,届时政客的前途事小,国家的更大灾难才是真。

  所以,相比之下,所谓的“群体免疫”似乎更适应大多数国家的国情,而这意味着更大的灾难。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上一篇:为什么中国人永远没有安全感?
下一篇:免费医生在线咨询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