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流行,孩子发热该如何处理?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12月18日:多云转晴? 气温-4~8℃

  每年秋冬季节,孩子发热便成为最让宝爸宝妈最忧心的事情。特别是在新冠病毒流行的当下,要避免来医院后交叉感染,孩子发热了该怎么办呢?

  市中心医院儿内科专家教你如何处理——

  1

  如何判定孩子发热?

  建议家属使用体温计或体温枪进行测定,而不要粗略用手摸来判断。测定体温需避免在剧烈活动后及进食后半小时测定。常用的体温测定方法:以腋下温度为例:确定体温计初始温度在刻度线下,在腋窝干燥无汗时,将体温计水银侧夹在腋窝下5分钟后读数。37.3℃以下为正常体温。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2

  判断孩子发热了多久

  很多家长就诊时会说孩子一直在发热,实际上问诊后发现,孩子有体温下降后再次升高的情况,那么监测孩子的体温,明确发热间隔是监测孩子病情变化非常重要的依据,建议在发热期间每0.5~1小时测量1次体温,退热后每2~3小时测量1次体温。

  3

  判断是否需要到医院就诊

  如果——

  孩子年龄小于6月龄,尤其是3月龄以内,体温超过38℃;

  有热性惊厥史、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肾病、免疫缺陷病等)的患儿;

  有明确病因,如不洁饮食、传染病接触史(麻疹、水痘、手足口等)、误服药物所致;

  精神状态:嗜睡(喊醒后立马又入睡)、烦躁、哭闹不止、易激惹、尖叫、萎靡拒食;

  伴随症状:呕吐、腹泻(>3次/日)、腹痛、抽搐、尿量减少、寒战、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口唇发绀;

  体温情况:体温持续高于40℃,发热超过72小时,2岁以下宝宝超过24小时;

  当孩子有以上任一情况者,需要来院就诊。

  4

  发热的孩子如何居家护理?

  选择居家的家属,一定要记住“合理用药、保持舒适、补充水分、密切观察”四个原则。需注意的是,2月龄以下患儿是不可使用退热药物的。对无发热抽搐史的患儿,当体温超过38.5℃且有明显不适(如肌肉酸痛、头痛等)时才需要用口服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有发热惊厥史患儿则放宽至38℃。需要注意的是,退热药物是“必要时服用”,不是间隔若干小时必须服用。每次用药间隔时间4~6小时,且不同种类退热药物不可交替使用(例如两次使用布洛芬时间间隔4小时,但期间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此做法是错误的)。

  若孩子四肢冰凉或畏寒,可适当增添衣物或被褥保温,一般这种情况都预示着孩子的体温将继续上升;若孩子浑身滚烫,则需要及时减少衣物及被褥以散热;在退热过程中,注意给孩子补充足量的水分,必要时可补充电解质,可避免孩子发热过程中机体电解质紊乱及脱水。开始退热后,孩子会通过排汗降温,此时需要家长及时为孩子更换为干燥衣物,保持身体舒适感,并继续监测体温。

  

  网络图片

  5

  如何物理降温?

  在病程初期,尤其是前24小时,患儿使用了退热药物4~6小时内,如果体温没有下降甚至退而复升,此时最安全、最常用的物理降温法是“温水浴”。温水浴擦拭退热最适宜的部位是——头部、腋下、肘窝、大腿根、手心、脚心,水温在32~35℃最佳,若选择全身水浴,需要注意避风,时间不超过10分钟。有些宝爸宝妈认为酒精擦拭后退热效果更明显,但事实上酒精易引起宝宝皮肤过敏,造成红肿、刺痛。而冰枕、冰帽、冰毯等冰敷降温法仅限于专业医生指导下用于“超高热”或颅内疾患的患儿。

  6

  发热的孩子饮食需注意什么?

  一般来说,发热时孩子肠道功能减弱,此时需要选择一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首选淀粉类食物,如面条、粥等,可适量放盐调味,待患儿食欲、消化功能好转,可逐步少量加入肉、蛋类等蛋白质食物,仍以清淡为主,切忌油腻肉汤、油炸食物。

  通讯员:周芷如

  编辑:周萱

  监制:向东宁

  出品:新媒体中心

上一篇:百花医药:“连花清瘟胶囊”为中药,公司旗下华威医药主要从事化药开发,中药开发暂未
下一篇:钟南山:毒性减弱,接近季节性流感!疫情要开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