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发布,事关“第四针”!买药难?以后新冠检测治疗都居家完成?最新回应→
“第四针”来了!
12月14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其中提到,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要点如下
↓↓↓
■ 目标人群
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 疫苗选择
根据疫苗研发工作进展,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有关组合如下:
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3剂灭活疫苗+1剂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3剂灭活疫苗+1剂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细胞)疫苗;2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3剂灭活疫苗+1剂成都威斯克重组新冠病毒疫苗(sf9细胞);3剂灭活疫苗+1剂北京万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3剂灭活疫苗+1剂浙江三叶草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细胞);3剂灭活疫苗+1剂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2价S三聚体蛋白疫苗。
■ 时间间隔
根据国内外真实世界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结合我国疫苗接种实际,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
■ 确保接种安全
各地要继续把接种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规范组织接种实施。
各地卫生健康部门要落实接种单位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急诊急救人员驻点保障、有急救设备药品、有120急救车现场值守、有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救治绿色通道的“四有”要求,保障接种安全。
接种单位要做好加强免疫的接种信息登记和疫苗流向管理,及时准确更新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预防接种凭证中接种记录相关内容。
以后新冠检测治疗都由自己居家完成?
买药难怎么办?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生产供应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当务之急是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各级医疗机构正在优化流程、扩容资源、增加力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新冠患者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要发挥城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作用,加强感染者分级分类救治;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医院作用,方便群众获得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和预约诊疗等服务;加强风险人员健康管理和健康监测,切实保障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和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得到及时、有效、便利的医疗服务。
要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加强免疫接种。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方案,部署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等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所有医疗机构都要接诊核酸阴性和阳性患者
不得拒诊或者推诿急危重症患者
有记者提问,目前医院是否都开设了面向新冠感染者专门的诊疗区域?急危重症、亟需治疗的患者如何得到及时的诊疗?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为了指导医疗机构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能够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已印发了相关通知,也召开了视频会议,多次进行部署,要求医疗机构都要开设相应的区域按照患者就医需求进行接诊,也就是说要求所有医疗机构都要接诊核酸阴性和阳性的患者。
据了解,现在全国各省都出台了相关措施,医疗机构也在进一步细化相关举措。比如上海要求所有的医院门诊都要区分核酸阳性接诊区域和核酸阴性接诊区域;在急诊设置诊疗区和缓冲区;对于急危重症的患者,由市级医疗机构进行接诊,同时进一步扩容和改造重症医疗资源。像北京、武汉、杭州、南京、南昌等等多个城市,都要求医院在普通门诊设置核酸阴性诊疗区域和核酸阳性诊疗区域。在急诊,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直接进入抢救区域。没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的,进入缓冲区域,提供相应的医疗急救服务。
各地也都按照我们的要求,强调对于急危重症的患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或者推诿。
工信部: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
努力缓解买药难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周健介绍,总体看,我国新冠治疗药物产能能够满足患者用药需求。随着近期患者数量增加,用药需求激增,部分地区、部分品种出现了紧缺。我们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千方百计推动企业迅速稳产达产、扩能扩产,加大重点药物市场供给,引导合理有序精准投放,努力缓解买药难问题。
一是聚焦重点,全力以赴保障稳产达产。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中相关药物的生产企业,进一步加大生产要素保障,将有关生产企业和重点配套企业全部纳入白名单,确保生产供应稳定有序。派出驻企特派员,会同当地有关部门,保障重点药品生产供应,及时帮助解决物流、用工、用水、用电、原材料采购等困难问题,支持企业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开足马力,迅速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
二是多措并举,加快推进重点企业扩能扩产。帮助企业“一药一策”制定增产扩能方案,通过技术改造、新建生产线和委托生产等方式,想方设法挖掘现有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产量。指导企业科学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将解热镇痛药作为重点,坚持日调度、周报告,建立应急值班值守和快速响应机制,千方百计提高产量。
三是精准投放,确保重点人群用药需求。抢购与囤药,会导致真正需要药物的患者购药困难,面对当前的大量需求,药品的精准投放是解决资源错配、避免药物浪费的关键。我们指导各地有关方面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患者优先、精准投放的原则,优先保障医疗机构、养老院等重点场所药品供应。同时,组织大型网上药店开发患者线上购药平台,经实名认证、上传抗原检测证明,可及时向患者配送药品。
总之,我国医药工业基础坚实,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相关药品的产能会得到释放,有效保障群众用药需求。
以后新冠检测治疗都由自己居家完成?
疫情防控“新十条”实施之后,多数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这是否意味着从检测到治疗,全程都由民众自己来完成?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高光明回应了相关问题。
高光明介绍,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防控措施的要求,也就是大家常称的“新十条”。同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主要是要求按照分级分类救治策略,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一般可以采取居家隔离、居家治疗的办法,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症状加重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自驾车或者呼叫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进行及时就诊。在《指南》当中也明确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回复广大居民有关询问和咨询。同时,所在社区(村)要安排好核酸检测以及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西药和中成药能一起吃吗?
专家:部分中西药应间隔半小时
有记者提问,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常用的西药和中成药能一起吃吗?几种中成药一起吃,效果会不会更好?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目前针对新冠感染的人群中,从研究和临床观察来看,治疗新冠、感冒的中成药,和西药如解热镇痛的药物是完全可以联合使用的。只是为了安全起见,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中药和西药在吃的时候,应该间隔半个小时,这样安全性会更大一些。
中药和西药,尤其中药治疗感冒的和西药解热镇痛药之间是起到互补的作用,能够比较快、比较持久地解决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发热、骨节酸痛、乏力、咽喉疼痛和咳嗽等症状。近几十年来,我国先后有中药加上西药制成的中成药,是治疗感冒的很好的药物,这实际上是两种药合到一块儿吃的,我们也查了一下文献,没有发现中药治疗感冒的药物和解热镇痛药之间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
但是我们建议的是,不要把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包括中药和西药,不要想着吃完药以后,几分钟、十几分钟、一小时就把症状解除了,没有那么快的。这种联合使用的结果,会出现药物剂量的重叠,存在一定的风险,疗效也不会提高。如果我们拿的“中成药”成分中有加西药解热镇痛的药物,我们在和西药的联合使用时要关注了,不然药物叠加以后会出现副反应的。所以,目前从总体来讲,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对于迅速解除疾病症状,让患者能够舒服起来,是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的。
为何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相关信息?
有记者提问,近期从官方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发现,数据是呈下降趋势,但是和很多公众的感知不一致,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相关信息?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主任李群表示,近期各地报告的发病数据有所下降,和我们公众的感知不一致,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防控措施的调整优化之后,我国各地不再采取以行政区域来做全员核酸筛查,除了重点人群、重点机构之外,多数人群是以“愿检尽检”的方式进行核酸检测,所以全国的核酸筛查总人数和总量是有所下降的,各地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数据相应减少。
另一方面,无症状感染者、轻症病例特别是抗原自测阳性人员居家治疗,不再需要到医院去就诊,这部分人群的相关信息无法纳入我们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
关于为什么取消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正如我刚才所讲,在实施“愿检尽检”的措施之后,由于许多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参加核酸检测,也不再需要去医疗机构就诊,所以很难再准确地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据。因此从今天开始,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但是,对于已经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仍然继续由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其做好居家健康监测,关怀其健康,提供相应的服务。
本文综合自:国家卫健委、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等微信编辑:皮小姐校对:纳米
举报/反馈
上一篇:早阳早好?阳了又阳?专家答疑
下一篇:@南皮人:“转阴”没几天又“阳了”,怎么回事?家庭成员共同居家会重复感染吗?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