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终岁末:疫情结束,就业仍不乐观,付费上班都出来了!
5174个字 阅读时长:15分钟
一坨杠精?| 洞察时代?发现价值? 生活策略
为了防止不告而别
做了小而美的杠精读本
短小精悍 预防为主
年终岁末,再有几天,2022年就要永远的过去了。曾经的回忆和过往,我们深藏心底,展望新的一年!
每逢年终岁末,总是习惯性的写点什么。从1999年开始,便养成了这个习惯,就像从2012年开始的网络年度汉字选举的习惯!
所以年终岁末2022总结系列,就此开始,在最后12月31日当天,还会制作一些H5!我们一起记录这一年的大事,在人生中刻下记忆。
虽然现在已经不是黄金时代,也没有黄金时代余温的那种人文和年终岁末寒潮里的温暖,但我们依旧小心的保留着烛火,等待前行。
从千禧之夜,到如今,时光如白驹过隙,20多年年华已过!
希望各位喜欢!
距离2023年越来越近了,在这个年终岁末里,在各地无论是冬日暖阳还是白雪纷飞,不论是轻霾薄蕴还是寒潮晴冷,这些日子大家主要关注的热点,还是当前的Y情。
因为Y情始终是影响当前一切生活的根本,随着这几天更加密集的热搜一个接一个,更新版本热点还是层出不穷的,这也足以证明了当前更新版本的决心和导向。之前那种方向是没有了。
今日依旧是各路大神都出来站台,从人日到Y视到新H社再到南山等大咖,都在反复强调,已经结束了,过去了。
Y请肯定是结束了,但是当前大家还是迷茫,这是肯定的,因为这些日子的热搜和大家在现实生活中,都发现,虽然宣布结束了,但是身边的羊越来越多了!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随着调整版本,羊的人必然会越来越多,这是客观规律,也是防不住的。密集热搜系列里也说了,调整后的一到两个月,肯定会面临一波高峰期,只要过去了,就没什么问题了。
就连段子都说:如果你身边没几个羊,那么你应该反思自己的社交能力是不是有问题了。
当然,玩梗归玩梗,注意自己的防护就可以了,其他的,不需要惶恐,顺其自然就可以。
对比调整版本,更可怕的其实是没有票票了!
因为版本可以短时间内就调整,但是经济问题从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虽然调整了版本,可是毕竟羊多,那么在家里休息不上班的自然也多,没人创造,自然没收入,自然也就没消费,那么没羊的,也挣不到,这是一个自然的循环,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就经济也变好!
所以接下来就是拼经济的时候了,各大热点也在转变核心导向,包邮区都组团出国抢单去了,各地也都纷纷开启了提振经济的措施。也在说是时候出海了,是时候爆发经济了!
毕竟三年了,在这第三个年头的年终岁末的韩朝礼,想要过的幸福一点,那还得重视经济。接下来的年终岁末后的就业才是重头。
因为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去创业做生意,只有大多数人的工作就业稳定了,大家才能敢于消费,那么创业做生意的也才能挣到。
但是这个年终岁末,看上去经济和就业会怎样的确不好说,纵观这一年的就业数据吧:
首先看看宏观数据: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成年人失业率为4.3%,16-24岁城镇青年人失业率为19.9%。
这意思就是差不多5个年轻人里,就有一个木有工作。
再来看看各行各业的现状:
首先是上岸的编制,大家都知道,我们在春天的时候也论述过,当前上岸豆卷出天际了,很多985/211的硕士博士,甚至海龟都卷起了贫困线的一个上岸的岗位,因为毕竟大家都明白,在不确定的时代,只有上岸,才有旱涝保收。
甚至连编外都开始卷了。包邮区的这个地方,一个城市2022年的编外人员招聘名单开启了卷王大赛:
除了几个国外的野鸡大学和水硕,其他的,都是名校的真材实料的硕士,甚至还有复旦、浙大等真金白银的211的名校毕业生。
按理说,名校本科毕业的,一般就去卷考研究生了,要不也去考个好的编制正式编制,为什么现在来卷编外呢?
还是说,上岸编制卷的已经连名校生,都卷不进去的程度了?是想先进去占个桩子,在慢慢徐徐图之呢?因为相对上岸,编外确实简单了不少,那一般都是单位自己组织的考试,有点像逢进必考之前的G企和事业单位招录,想要进去是比较容易的。
所以说是不是里边还有什么操作空间,或者说是想曲线上岸呢?
目前编外转编内彻底上岸有两种途径:
参加统一的招录考试,那么竞争还是一如既往的激烈。
在工作中油特别突出,有较大的贡献。
第一条不多说了,那玩意基本没什么操作空间,主要这个第二条规定定的这么模糊,如此宽泛,所以懂得都懂,这么一玩,看上去可能真材实料的硕士生是给野鸡大学的那些陪跑的。
当然,要好好思考一些,如果去干了,应届生名头也没了,最后给人家做了陪跑就输麻了,不过如果说这些真材实料的本身也是希望曲线上岸的,那么也不错,最起码今后为大家服务的这批人,学历素质高一些,办事也痛快一些!
所以卷不进上岸,就卷编外,谁敢比我卷舍我其谁的态势。
不知道的, 还以为现在已经没有工作了呢?
不过,也不怪年轻人们,
因为今年的确魔幻,毕业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好的岗位却越来越低,就业成功人数也越来,都去灵活就业了和摩擦性S业了。
今年是1076万高校毕业生,而前些日子统计局的数字说:2022年6月份(很可能上半年都是如此,下半年更高,因为高校都毕业一批了)16-24岁青年失业率已经9%了。意思就是差不多五个人里就有一个没工作。
而今年的考研数据也出来了:
1000多万毕业,近500万人去考研,录取率估计20%都不到,400万人是陪跑的。而估计这陪跑400万人很多人也不会选择去灵活就业,而是继续家里蹲考研或者上岸。
因为大家不傻,上岸了旱涝保收,在这个时代毕竟不稳,谁知道明天会怎样,无论如何上岸了,那是饿不着的。
可是上岸的位置毕竟有限,比考研更少,可以说二十个人里才有一个能上岸,剩下的95%都是陪跑的。就想这一次名校毕业生都卷去编外了。
除了上岸的,其实各行各业都不好干。
除了考公考编进国Q上岸,各行各业都收影响,疫情下摁住学区F,地产熄火,重锤教培,搞了双J,扇了游戏行业一把,风口行业互联网也风光不再,都在C员收缩保命。
干生产制造业的,老板和从业者,没有流动没有单子,可能隔在家里,偶然有个单子生产出来也不能发货,自己Y区,对方Y区,本来就没有附加值挣不到钱,收入不稳,更是挣不到钱。
三产服务业,餐饮、酒店、旅游、生活服务、娱乐业被反复打击,街上很多三小店和个体商户,都已经消失了,可能是夫妻店,也可能有雇员,但是都受到严重的打击,房租水电人工开支每天都有,但是下薛定谔的营业状态挣不到钱。
普通she畜只能给老板打工。以前老板就鸡汤加大饼的套餐投喂,现在这个形式为了工资只能更是忍气吞声,冷冻包外卖,并夕夕特价,手停口停的,Y情下收入降低、拿一半甚至只有基本生活保障,还有好多失业了,老婆要吃饭,孩子要上学,父母要养老,家里水电暖气网该交费了,房D车D每月都要还,手里都没积蓄甚至负债,好多人不但负zhai,zhai务还增加了。
灵活就业更好玩,都超过两个亿了,外卖、快递、网约、自媒体、短视频、直播、电商、知识变现等,卷的这么厉害,大家都没钱,还能有多少人购买产品或者服务?挣钱更是一个幻想。
说句难听话,养出一个大学生,花费肯定不小,早知道是现在这种情况,早些年说的“读书无用论”是对的,毕竟现在初中就开始分流了,未来一大批人只能去学门技术,还不是高附加值的那种,就是厂子打螺丝那种,勉强可能饿不死,卷的更厉害了。
找工作魔幻也就算了,然而一些吃肉的,还在开脑洞:
毕竟这几年中小企业经营难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一千多万的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问题。
一边招不到人,一边找不到工作,其实这本是结构性问题,就是企业创造不料价值,就给不出有竞争里的薪酬,所以打工人也不愿意将就,可是好岗位就那么多,剩下的人进不去。
其实应该加大创新和价值,增加薪酬调整结构。
但是,就在年终岁末,又有砖家出来喷了,提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可以完美的解决问题。
那就是:让打工人和毕业生付费上班,然后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让员工付费获得的经验物超所值。
“企业就有现金流度过难关了,打工人也就都就业了……”
真的,大漂亮那边的资B家看了都馋哭了,BBC都不敢这么忽悠,这是跟肯尼迪一样开脑洞开成脑TAN了,还是学的安倍满身心眼啊!
真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天了!
你大漂亮的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还狠,工作的目的就是上班赚钱,现在不赚钱还要倒给钱?
打工人付费还付出劳动,这是搞经济啊,还是众筹给老板买宝马?
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要把韭C根都给挖了,真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美稀宗登子又打什么牌呢。
所以大家又开启了群CHAO砖家的模式。
本以为这是一个闹剧,或者说是有人为了流量故意编段子博眼球,但没想到这建议是真的。
当然了建议只是建议,毕竟这几年的砖家也挺无聊的,骨头也不好叼啊。
网上有个邮件截图,自湘洲广播影视集团某个公司。
内容是通知一个应聘者,表示面试落选,还贴心推荐了需要补充的实习生岗位: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实习岗位。
看上去格外温暖吧,没想到背后的原因让人烫心。
但是你接着看:
这个岗位需要加班(这已经是常态了,也没指望劳动law能落实);然而,如果你想干,那么每月交500元的实习管理费,还要购买375元的人身意外险和100元口罩险。
总结一下,就是不仅要加班,还要付上班费,当然出了啥问题,还得自己买保险负责。
这是喝了多少啊,但凡有盘花生米,也不能成这样吧!
这是看不起谁呢?到底谁是獐子岛特产啊,美稀宗的味道都没有你这么冲!
该图一出,大家不淡定了,看来砖家建议果然是给资B放风的,那些离谱的建议,落地的不是没有,付费上班这是真的要来了?
这图已经流传了一些日子,但涉及的单位对这张图并没有作出回应,很难判断真假。但是在在去年,就有媒体曝光芒果的招聘,清清楚楚的说实习没有工资,还不给转正。
虽说大媒体是极度稀缺的好资源,但这却是纹身师闭眼,秀了大家一脸啊。这却成了免费白Piao劳动的借口,如果被效仿被传开,打工人更加没有话语权。
乌龟办走读---鳖(憋)不住了。本来就是颅内高潮的产物,却落地了,要不说这些大厂执行力就是强的。
说到付费上班案例也已经有了。6月就有报道,完美世界推出17800元“付费上班”项目。
项目申请名额14人,构成包括游戏策划、3D美术设计、游戏动作设计、原图概念设计等。申请费用为17800元。
你没看错,不是服务费17800元,是你得给人家交17800元,还美其名曰,可以进入项目组,意思就是PUA你成功了。
段子照进了现实。
当时完美曾回应称,实际是教育板块旗下职业教育的内部项目,有明确说明是仅限内部学员及数量14个人,室内不学习的,不是对外的。
这不就是以学习机会为借口免费压zha劳动,因为人一辈子都是在学习,不管到哪里,学习不会停,尤其在变化如此快的当下,谁能靠学校学的那点东西吃一辈子呢?
真的,真是奇了怪了,人家却把这个恩赐,PUA了你的劳动,还找你要钱!这项目是怎通过的呢?
嗯,或者责任一定在大漂亮,真的,大漂亮黄石公园都要改名黄公园了,石头都要搬完了!
癞蛤蟆睡青蛙,长得丑玩的花!
付出时间、精力,帮企业创造了利润、创造了价值,就应该获得回报。现在汇报没有,你还得给他钱!
但现实是还有爆料,付费上班并不是新鲜事。
而且还不是个例:
整个世界太卷了,但是南slave格外卷,你卷加班,我就卷上班不要钱,他就卷倒给钱上班。
而且目前付费实习似乎已经成为进入优质单位、大厂的敲门砖了,不给就进不去。
如今很多大厂的实习机会,现在都变成生意被明码标价了,原来名气真的可以量化卖钱啊。
有应聘者说收到一条信息,内容为提供优质公司的优质内推岗,但是要入职,就需要付上万的辅导费。
如果要入职还要转正,那么费用更高,差不多五六万。
在一些电商平台和二手平台上,还有商家还挂出了大厂内推的量化后的产品连接,价格并不高,低的可能只有几十块。
但是加了好友深入了解,最终成交价格一般都要上万。
有商家表示:“想去大厂实习,需要费用在15000元到25000元之间,薪资大概一个月就给你3000元至5000元,有一定的补贴,还有留下机会,概率在40%以上。”
所以你看付费上班都被他们玩成了产业链。
这个内卷的时代,在Y情的催化下,找工作都已经成为某些人的生意。有人说,花钱找工作,花三万白干了两个月,没工资,没签合同,找谁退?
在另一方面,所谓的优质公司、单位,借着稀缺优势,将免费使用劳动的行为毫不掩饰的展示出来了,这个太魔幻了……
这是非常可怕的,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甚至还要付费上班,2023是现实存在的,再这么卷下去,打工人将会更加的艰难……
在最后,给点建议:
擦亮眼,别被忽悠。
一定要抵制付费上班啊!
上一篇:疫情三年 “身体掏空”
下一篇:连花清瘟胶囊买不到?别怕,连花清瘟口罩来了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