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滑,医护感染……疫情放开后,口腔门诊经营策略如何规划?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12月7日国务院发布10条疫情防控优化政策,不再限制人和物流动,恢复国民正常的日常生活生产工作学习,被称为“新国十条”。随后全国各大主要城市开始落实政策,取消全民核酸、落地检、场所码,新冠阳性患者轻症居家隔离等新举措。和截至到12月初的各地“清零政策”相比可以说是判若两个世界。对作为普通市民的我们而言,惊喜就是这样在不经意中到来了!但值得警醒的是,医疗行业的经营紧张状况和行业的冷气依然将持续到明年第一季度。       

  来源:医涯学识    

  编辑:太白     

  就此标志持续3年多举全国之力进行防疫攻坚战开始进入尾声。

  01|口腔医疗服务行业能否迎来春天?

  首先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到虽然政策放开最终利好于市场,会在根本上激发市场的消费活力,让低迷了一整年的国内消费市场恢复到正常的增长轨迹上。但是在最初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们首先需要面对的则是政策调头所带来的“副作用”。这个副作用就是中国将会在极短时间里产生规模巨大的感染人群。

  根据韩国经验我们发现在疫情防控放宽后的2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即达到了感染峰值,R0值(疫情传播指数)在2,感染人数超过40万约在人口总比例的1%。

  而香港的情况会更加严重些,R0值在4一个月内抵达峰值,感染人数超过6万约占总人口比例的1.5%左右。

  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这些人口超过或者接近2000万人口的疫情测算结果表明,如果R0值超过8,那么第一波疫情就会有接近或者超过90%的人感染,但是R0值在2则感染人数降至30%-60%。

  总之随着疫情防控政策放松,感染人数大幅度攀升已经是既成事实的情况

  4972167123198603253901671231986246341671231986383

  因此在未来3-4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将面对:

  第一,消费者因为恐慌心理会尽量延缓或者拒绝到公共场所进行消费,整体消费形势将会面临不增反降的结果。特别是口腔医疗服务这种密接性较高的服务势必会让非必须性治疗的患者延迟消费甚至不消费。口腔医疗机构将会面临新一轮初诊下降,业绩触底的局面。    

  第二,大量“阳性”患者的到诊,会导致其他患者以及医务工作者的感染。可以认为口腔医生,护士将首先成为第一轮大面积感染的“受害者”。因此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我们的工作人员将承受巨大的压力。这无疑将严重影响一家口腔医疗机构的日常经营和管理。    

  第三,虽然奥秘克绒变异毒株的感染率极高但是其致病性已经是之前变异毒株Delta的一半水平,但是其毒性比一般流感要高出3 倍。所以尽量不感染,预防感染的必要性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由于我们接受长达3年的严防死守的教育,所以对一个首次感染的人而言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甚至要比实际生理损失还要大。再加上防控政策虽然已经极大的放松,但是还没有结束,所以一旦被感染必须接受隔离以及相应防控措施还是必须的。因此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机构有可能进入无人可用或是四面楚歌的尴尬境地等等。    

  另外从大环境角度去分析,其实本次国十条的出台,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秉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根据病毒变异特征和疫情发展形势,因势优化防控的措施。也是历经三年的防疫斗争后,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拉动经济发展激发消费活力最有效的政策。

  02|直面危机:当前经济情势不容乐观

  根据2022年3季度新出炉的经济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中国经济不容乐观。

  根据11月宏观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走弱。    

  11月统计局制造业PMI下行1.2百分点至48.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进一步下行2个百分点至46.7。      

  其中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下降尤为明显。中国工业以及投资指数从10月的同比下降3%弱至9%(月度)。消费以及服务业指数也从之前的同比下降14%走弱至21%。      

  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速从10月11%变成同比下跌14%。主要城市地铁客流量同比跌幅从10月19%扩大至31%。零售进一步走弱至同比下跌3.5%。      

  房地产销售同比跌幅从此前的18%扩大至25%。新出口订单指数下跌0.9个百分点,11月中国出口增速放缓至-1.5%,进口同比下跌4%,贸易顺差可能缩小至770亿美元。      

  可以预见今年四季度到明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动能较为乏力,因此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GDP增速保持低迷。2023年全年GDP增长可能在3%左右,离年初制定的5.5%增长目标有一定的距离。    

  大家可能对以上经济数据的变化并没有什么感受,心想大不了就是GDP增长下降几个点而已。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中国GDP每下降1%也就意味着是数万亿经济规模的消失,背后则是数十万家中小企业的倒闭,数千万人的收入减少,数百万人的失业,以及十几万家庭的悲欢离合。经济指数是宏观经济活动的表达,但是其意义却是你我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质量甚至是命运走势。

  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不能停滞,还需要回归到正常的发展速度里。而持续3年的疫情防控无疑给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12月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23年经济工作做出重要部署,要求“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稳增长的重要性明显提升。会议还特别针对预期减弱,提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要求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四“敢”纲领。

  可见当下的经济形式的确不容乐观,这也是直接成为今天防控政策提前“调头”的主要背景之一。因此,作为口腔医疗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我们必须响应党中央和国家的号召,不能躺平,面对困难奋起努力把自己的企业做好,为中国经济增长添砖加瓦。但是同时也要清晰的认识到当下经济和经营环境的恶劣,做好充足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寒冬”。

  03|口腔医疗机构管理者应该注意哪些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各位口腔医疗机构经营管理者注意以下事项:

  ▍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的自我防护措施

  虽然政策层面已经极大的放松,可预见在未来几个月里我国的防控政策会和世界看齐。但是在近几个月感染人数可能会达到高峰的时期里,作为一家口腔医疗机构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防护措施。

  ?正确的理解病毒的致病性

  对团队进行教育,打消大家的恐慌心理。      

  ?做好日常个人防控措施

  (请参考口腔感染防控标准化手册),不能掉以轻心,尽量避免被感染。特别是未来2-3个月的时间里由于出现大量感染病例导致医疗资源被挤兑,所以不仅需要注意病毒的预防,更要注意个人和家人健康的管理。      

  ?确定和督促所有人员接种疫苗,

  多数证据表明接种疫苗对减轻症状有着明显效果。      

  ?做好员工被感染的准备。

  并制定预案。特别是针对个别单身,外地的员工一定要准备好在家隔离的相应生活物资。张文宏教授指出感染率在未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抵达顶峰,作为医疗机构应该尽量做到延缓医务工作者被感染的时间,做到不是一次性多数人员被感染,而是分顺序先后被感染的最优情况。以免影响日常医务工作。      

  ?自备一定数量的检测抗原用品以及防护物资。      

  ?做好客户被感染的服务预案。

  特别是对客户的照顾和关怀在这个时候更显我们的专业。      

  ?做好可能多数员工感染被迫休息的应急预案。

  确保日常工作不会因为人员严重不足而被迫停滞。最终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会被感染,因此如何打消我们自身以及来自客户对病毒的恐惧心理其实更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做好经营可能恶化的准备

  ?充足的现金流无疑在未来3-4个月时间里是非常重要的。

  回溯2020年疫情之初,大家应该会有对现金流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记忆。因此笔者不太建议在未来3-4个月的时间,超出预算的进行新店或者其他大宗商品的投资。不仅如此还要准备好现金流以备不时之需。

  ?做好老客户的管理。

  必须回归到增加老客户粘度,激发复购,提升老带新的市场策略上。当然这个策略不仅仅只是当下,可能已经成为未来整个口腔服务行业增长的基调。因此需要我们更加重视客户到院后的服务流程以及内营销的方法,以及客户离院后的精细化管理。     

  ?做好团队思想工作,关注人才留存的重要性。

  考虑整体环境的恶化,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招人可能变得更加困难。因此留住团队,培养人才变得更加紧迫和实际。并且困难的时候一个团队凝聚力其实才是企业可以发展的核心能力。因此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和团队沟通,关心每一个员工的成长和难处。加大培训力度,完善薪酬绩效考核体系,构筑员工上升通道。

  ?适当的降价和市场营销是有必要的。

  笔者相信随着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走弱,消费降级的现象会进一步加剧。过高的收费以及不清晰的市场定位会导致客户总量和销售规模明显下降。因此适当的降价促销以及市场活动还是有其必要性。每家机构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投入市场宣传做好初诊客户的导流工作。

  04|行业的春天何时到来?

  最后大家一定会非常关心的是我们行业的春天到底会不会来呢?

  笔者个人观点是会! 这个时 间将会在2023年的一季度末或是二季度初。 从目前的政策,以及疫情的发展规 律和中国及全球经济走势来看,2023年中国经济恢复到5%乃至以上的增长速度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国内消费市场反弹应该会在明年二季度前到来。

  当然由于欧美经济已经进入衰退,以及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进入到稳定增长阶段,和目前国内政策的导向。2019年之前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作为一名口腔医疗机构的经营者或是从业人员我们必须顺应时势,重新定位和规划自己机构和自身未来发展。

  但是对中国口腔医疗服务行业将会持续,稳定的发展趋势应该抱有信心,笃定自己的事业会随着祖国的强大和繁荣越来越好。

  /  END  /

  72811671231986662

  作者:朱可希     

  国内首家线上专业口腔教育培训中心、中国第一家DSO口腔医疗机构第三方自持机构、医涯口腔教育创始人。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日本大阪大学齿科理工学科博士研究生院

  日本齿科研究会特聘讲师

  JDMA日本口腔管理协会副主席,IPMP国际培训师。

  助理微信:yiyacs05

  // 本文来源:医涯学识

  // 本文作者:朱可希

  // 编辑:太白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上一篇:最新!全国现有高中风险地区55+634个,分布地区一图速览
下一篇:新冠阳性没有症状要吃药吗?退烧药和感冒药可以一起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