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结束了吗?专家:新冠回归乙类管理条件渐趋成熟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19
手机版

  自11月下旬以来,新冠疫情的发展形势越发严峻,多数省份疫情持续发生,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新增感染者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半个月来平均每天报告约3万例。

  在此情况下,多地深入贯彻落实“二十条”优化防控措施,短短几天时间,国内多个大型城市,甚至省份,陆续对防控措施进行了密集调整,包括解除临时管控区管控、调整密接者隔离与判定规则、部分人员不再要求核酸检测、公共交通不再查验核酸检测结果、符合条件的密接和特殊情况的确诊病例可以居家隔离等。

  多地深入贯彻落实“二十条”优化防控措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三年后,各地防控措施终于层层“减码”,这或将意味着“消灭病毒”不再是工作的重点,在保护重点人群和稳定医疗资源的情况下,如何找到与病毒相处的最佳模式或将成为接下来的重要任务。

  新冠疫情爆发初期,2020年1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但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奥密克戎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病死率已大大降低,98%以上的感染者属于无症状及轻症患者,全国已完成疫苗接种等基础免疫的情况下,继续按照甲类管理显然不符合科学了。

  新冠病毒防控是否会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

  接下来,新冠病毒防控是否会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将直接影响未来防控措施的优化方向。

  不管是层层“减码”放宽疫情防控措施,还是新冠回归乙类管理,都避不开要重点保护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目前还有约2500万60岁以上的老人未接种疫苗!

  多名专家指出,现阶段的防疫重点已经很明显地从强调核酸检测、清零感染,转向更关注老年人疫苗接种、医疗资源的准备工作中。

  老年人疫苗接种到了最紧急的时刻

  其实到了疫情发展的今天,医疗挤兑的担忧正在逐渐减弱。

  专家表示,医疗挤兑存在两个方面:一是防止民众因心理恐慌,往医疗机构“挤”,二是通过疫苗、药物等,减少人群因疫情对医疗产生过度的需求量。

  目前,新增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正在持续上涨,加上新冠疫苗接种人数已经超过13亿人,接种率达到90%以上。今年来在官方公布的死亡信息中,总体上的死亡患者以老人居多,且这些病例的死亡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因此,减少因新冠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或许才是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

  河南亚都医疗温馨提醒:尽管各地在逐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但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现在出行更要全程戴好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接触人群聚集地,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举报/反馈

上一篇:12月12日,甘肃0+3!阳了怎么居家?国家卫健委发布指引
下一篇:国产新冠特效药,可别学连花清瘟那一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