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美410万人因新冠后遗症无法工作!中国用事实回答世界之问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0
手机版

  抗击疫情走到这一步,中国“动态清零”的政策也做了调整,隔离时间从14天调整为7天,从8月31日零时起,取消了对出入境人员核酸检测信息、既往感染情况、疫苗接种日期的申报要求。对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总体战和人民战争,其实始终有着不同的声音。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一位全国知名的专业医生的权威说法:新冠死亡率已经低于流感!

  

  我当时就对这话有疑问,活着是人民的普遍目标,但肯定不是唯一目标,我们不仅要活着,而且要高质量地活着。这里就有了一个世界之问,也是中国人民之问?新冠后遗症到底有多大?相比流感的基本没有后遗症,我们专业医生为何仅仅比较两者之间的死亡率呢?

  关于后遗症的问题,我也做了个别的调查,样本很小,不具有说服力,但新冠感染者也出现了不同的结论。有的感觉的确如感冒一般,好了就好了;有的则感觉后遗症不小,一直感觉得到。无论如何,这说明后遗症肯定是有的。但到底是多大比例,国内一直没看到具体的统计数据。包括疫苗的问题,也是如此,没有看到公布具体的数据。

  

  按道理,无论如何,这个数据是客观存在的!今天看到了一个数据,说明后遗症还是比较严重的。

  目前,美国累计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已经超过9400万,累计死亡病例也超过100万。更糟糕的是,不少美国患者康复后仍然持续出现症状,形成新冠长期后遗症,拖累工作与生活。当地时间8月24日,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布调查报告指出,当地时间24日,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发布报告称,全美目前约有1600万18岁-65岁之间的美国人患有新冠长期后遗症(long Covid,简称“长新冠”),其造成的影响相当于200万-400万全职工作的美国人无法工作,由此带来的直接收入损失可能高达每年2300亿美元。

  

  布鲁金斯学会的数据可信吗?我认为还是比较可信的。早在2020年5月8日,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报道,当地时间6日,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暴发以来,20%的美国儿童因没有足够的食物而挨饿。

  由此可见,这并非一个专为美国擦脂抹粉的智库,可以比较真实地反应美国国内情况。

  

  另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长新冠”是新冠肺炎感染者可能面临的一种疾病,一般在新冠初次发作后三个月出现症状,持续两个月以上,而且无法通过其他诊断来解释。这些症状通常包括:疲劳、呼吸急促、头晕、脑雾、嗅觉或味觉丧失等。

  

  我们之所以将新冠感染与流感比较,并对后遗症进行比较,没有像一些知名专家一样,只比较死亡率,目的就是回答这个世界级别的疑惑,也是中国人民的疑惑。当然,这种疑惑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专家的导向所决定的。

  美410万人因新冠后遗症无法工作!其实这一点足以说明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的有效性,当然也可以肯定中国疫情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的重大价值。

  目前有一种呼吁,甚至包括一些专业医生,认为应该必须立即无条件停止动态清零、核酸检测以及一切封控隔离手段,让社会尽快恢复畅行无阻的常态;还认为奥密克戎危害低于感冒病毒,不会侵犯肺部,奥密克戎的到来是构建群体免疫的最好机会。

  

  对于此,建议还是好好看看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布的调查报告,也不妨采访一下这些有了新冠后遗症的人们,甚至可以出台一个国内新冠后遗症情况的报告,就足以说明,我们坚持”动态清零“,其实是一种对广大人民群众负责,也是最经济有效的策略。甚至也可以说谁对广大人民最公平的做法。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在比较一下中美两国新冠的死亡人数,以及前面讲的由于“长新冠”而失去劳动能力的人们。这些数据足以说明坚持“动态清零”的必要性。

  

  关于防控政策,自己也有亲身经历和体会。这一次青藏自驾行,尽管成功躲过了西藏疫情,也几乎坚持尽可能每天做核酸,但进入四川后,依然进行了7天隔离,到成都后,由于家人经过西安,又进行三天居家隔离,照说的确耽误很多事情,但我认为很值得。

  就说入川的这7天观察,尽管尚未实现不同地区之间的核酸互认,但如果没有7天的隔离,以及工作人们辛苦的6次核酸检测,我也不敢贸然去见高龄父母。

  一句话总结:“动态清零”,是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大战役,防控方法、数据支撑与技术水平需要持续提升,但有效防控丝毫不可懈怠!

  秦安,2022年8月28日,成都温江。

  举报/反馈

上一篇:科普:微信小程序二维码生成的4种方法
下一篇:守“沪”上海复工安全——数字哨兵健康码核验一体机高效精准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