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冬奥 乐享甘州】2022年二十四节气时间表 ,大家快来收藏吧!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0
手机版

  原标题:【喜迎冬奥 乐享甘州】2022年二十四节气时间表 ,大家快来收藏吧!

  wen

  迎冬奥 贺新春

  编者按: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4日晚正式拉开帷幕, 恰逢“立春”节气, 满目绿色在鸟巢中央涌动生长,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创意更是新颖独特,全世界都在想,24是什么意思?涨知识的时间到了,大家快来了解这些知识吧!

  立春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有开始的意思,蜇虫始振,天气逐渐转暖。打春牛、戴春胜……人们以此迎接春天到来。

  

  雨水

  “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节气前后,春意更加明显,有“占稻色”等习俗。

  

  惊蛰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惊蛰意味着仲春时节开始,人们开始为春耕忙碌。民间讲究要在惊蛰时吃梨,或者吃炒豆。

  

  春分

  “节令到春分,栽树要抓紧。”春分时昼夜平分,习俗包括“竖蛋”、送春牛图等,农耕的大幕进一步拉开。

  

  清明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它是节气,也是传统节日。吃青团,踏青、放风筝……另外,扫墓祭祖也是清明节的一项重要习俗。

  

  谷雨

  “雨生百谷。”这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播种移苗的好时机。有的农家会张贴谷雨贴,希望祛凶纳吉。

  

  立夏

  “立夏不热,五谷不结。”立夏表示孟夏时节开始,“斗蛋”、“称人”验肥瘦等民俗颇受欢迎。

  

  小满

  “小满三日望麦黄。”围绕农事活动和物候特点,民间有小满祭车神、吃野菜等习俗。

  

  芒种

  “芒种忙,麦上场。”芒种时农事活动繁忙,也有“送花神”、“嫁树”等有趣的习俗,饮食习惯一般偏于清淡。

  

  夏至

  “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要吃面,古时又叫“夏至节”,女子之间还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

  

  小暑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时民间流行吃藕、“食新”,也有人家会趁着天气晴好,晾晒衣物、书籍。

  

  大暑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大暑,指“炎热之极”,比较适合饮凉茶,也有“喝暑羊”等习俗,暑月游船颇有雅趣。

  

  立秋

  “立了秋,凉飕飕。”人们要“啃秋”“晒秋”。有的地方流行立秋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处暑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处暑时农活比较忙,也有说法称,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

  

  白露

  “白露身不露。”这个时候,有饮“白露茶”、吃龙眼等多种习俗。

  

  秋分

  “秋分麦粒圆滚滚。”秋分有喝“秋汤”、吃汤圆、竖鸡蛋等习俗。据说它曾是传统的“祭月节”。

  

  寒露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在忙碌的农事活动之余,人们饮酒、登高,迎接寒露的来临。

  

  霜降

  “霜降见霜,谷米满仓。”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有吃柿子、“煲羊肉”等食俗。

  

  立冬

  “立冬补冬,补嘴空。”这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讲究吃甘蔗、炒香饭等。或者,来顿饺子。

  

  小雪

  “小雪到来天渐寒。”节气名字叫小雪,此时却未必下雪。人们忙着做点香肠、腊肉,以备春节时享用。

  

  大雪

  “大雪纷纷是丰年。”时值冬天,万物潜藏,繁忙的农事活动基本结束。这时,是进补的好时候。

  

  冬至

  “冬至大如年。”它是古人心中的大吉之日。吃饺子、吃汤圆……这也是属于冬至的美食。

  

  小寒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小寒一般正值“三九”前后,气温极低,需注意防寒保暖。

  

  大寒

  “大寒迎年。”它临近农历新年,扫尘、贴年红等过年前的一些活动,正好和大寒在时间段上有重叠之处。

  

  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淮南子》中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

  有的节气反映四季变化,如立春、秋分;有的反映温度变化,如小暑、大暑;有的反映天气现象,如雨水、白露;有的则反映物候现象,如惊蛰、清明。

  2016年,中国申报的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END

  来源:甘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来源网络)

  编辑:甘州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审核:许杰

  获取更多信息

  责任编辑:

上一篇:疫情期间海南医保政策热点问题解答来了!
下一篇:新冠抗原检测阳性,会不会是流感在捣乱?怎样鉴别?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