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知识小科普——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能维持多久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0
手机版

  乙肝是一种高危传染病,中国约有28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在30℃左右的血清中存活6个月,在零下20℃条件下可存活5年。因此,乙肝难以治愈,而接种乙肝疫苗,防止HBV感染十分重要。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图源:全景网)

  乙肝疫苗产生的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以保持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但抗体的滴度维持并不是终生的。那么,接种后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能维持多久呢?

  因人而异。一般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3月即可产生抗体,而抗体维持时间的长短每个个体都不一样。

  一般人体接种乙肝疫苗后1个月97%左右的人都可以检测到表面抗体,第二年会保持在这一水平,第三年会降低到74%左右,如果抗体转为阴性或抗体滴度小于10个国际单位/毫升,则有必要加强接种1针或再接种3针。

  

  对于接种疫苗后抗体阳性的人群,接种疫苗后抗体产生的单位比较高,可以达到1000个国际单位以上,疫苗保护效果长达10年以上,因此10年内不需要加强免疫。

  对于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特别是医生,应该每隔3-5年,做一次乙肝五项检测。如果表面抗体转阴(小于10个国际单位每毫升),应该注射一次加强针。

  

  还有极少数人接种疫苗后不产生抗体,这就需要个体了解传播途径,避免接触传染源,防止感染乙肝病毒。

  总之,接种乙肝疫苗并非一劳永逸,对于普通人群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对于从事高危职业的人群最好3-5年注射一针加强针,降低乙肝病毒感染几率。

上一篇:入户消杀用什么消毒剂(防疫人员喷洒消毒液是什么)
下一篇:杨洋、王楚然《我的人间烟火》杀青被抹蛋糕,笑出表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