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总结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用药策略“附用药表”
肝癌一直是我国高发癌种之一,其中首要病因就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据统计,HBV 感染占原发性肝癌病因的比例约为 84%[1]。
因此,需要尽早治疗以延缓乙型肝炎进展至肝硬化乃至肝癌。那么,目前乙型肝炎的治疗策略是什么?主要治疗药物有哪些?今天一起梳理下。
01
乙型肝炎治疗策略:慢性乙型肝炎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HBV 感染可引发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二者的治疗策略略有不同。对于急性乙型肝炎来说,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主要采取支持与对症治疗[2]。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目标为持续抑制 HBV 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反应,逆转肝纤维化,预防肝硬化、肝衰竭和 HCC[3]。目前对于 CHB 患者的治疗态度更为积极。
目前,CHB 患者的主要抗病毒治疗手段为药物治疗。治疗药物包括:可直接作用于病毒复制周期不同靶点的直接抗病毒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NAs),以及免疫调节剂如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3]等。
其中,NAs 具有迅速抑制HBV复制、口服方便和安全性良好等特点[4],成为乙肝治疗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药物[5,6]。
接下来重点分析下 NAs 药物的临床使用办法。
02
NAs 类药物应用方案:三种一线推荐药物根据适应证合理使用
NAs 药物根据结构不同分为两大类:
● 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恩替卡韦(ETV)和替比夫定等;
●?核苷酸类似物:阿德福韦酯、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和二代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等。
其中,强效且低耐药的 ETV、TDF、TAF 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3,7-9]。
下表总结了这三种常用药物的适应证及用法用量[10-12]。
表 1 一线 NAs?药物的用法用量[10-12]
在初治的时候,选择一线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治疗(ETV、TDF、TAF)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炎症,还可以有效减少耐药的发生[3]。但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仍然需要关注患者的安全性。
作为一线抗病毒药物之一的 TAF,有效性与安全性究竟如何?接下来重点分析。
03
五年临床研究结果揭晓:TAF?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验证
在第二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上,TAF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两项 3 期临床研究中国队列的 5 年(240 周)随访数据公布,有效性、安全性再次得到验证[13]。
该研究共纳入了 334 例 CHB 患者,在随机(2:1)接受 TAF (25 mg,n = 227)或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300 mg,n = 107)双盲治疗三年后,接受 TAF 开放标签治疗至第 8 年。
研究的有效性终点为治疗 240 周时,两组患者(即 TAF→TAF 组和 TDF→TAF 组)的病毒学抑制率;研究的安全性终点为不良事件(AEs)、各项骨肾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其中骨密度(BMD)的变化采用双能? X 射线吸收测定法(DXA)对髋骨和脊柱进行检测。
● 有效性方面:第 240 周时,TAF→TAF 组和 TDF→TAF 组的病毒学抑制率相似(93% vs. 94%;P = 0.857);144 周时,TAF 组获得更高的 ALT 复常率(TAF 组为 87%,TDF 组为 76%,P = 0.021)。也就是说,在由 TDF?治疗转换至开放标签 TAF 治疗 2 年后,ALT 复常率从 76% 提升至 80%(图 1)。
图 1 240 周时,两组患者的病毒抑制以及 ALT 复常情况
●?在安全性方面:240 周时,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未出现药物相关死亡情况。
a.?肾脏安全性方面,在开放标签治疗后,TAF→TAF 组和 TDF→TAF 组均观察到肾小球滤过率(eGFRCG)出现轻微下降(-2.9 vs. -3.3 mL/min;P?= 0.910),提示 5 年维持 TAF 治疗肾功能维持稳定(图 2)。而 TDF 经治患者转为 TAF 治疗后,肾功能得到改善。
b.?在骨安全性方面,TAF 治疗后髋骨和脊柱的骨密度变化较小。144 周后,接受 TDF 治疗的患者转为 TAF 治疗后 ,髋骨和脊柱骨密度得到改善(图 3)。
图 2 24 0周时,两组患者 eGFRCG 变化情况
图 3 240 周时,两组患者髋骨和脊柱密度变化情况
另外,越来越多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也显示了 TAF 在具有良好疗效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一项中国前瞻性、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14],纳入了 500 例初治或经治乙型肝炎病毒(HBV)单一感染者,主要研究终点是治疗 144 周时 HBV DNA
结果显示,初治的 CHB 患者(n = 102)接受 TAF 单药治疗 48 周,病毒学抑制率(HBV DNA < 20 IU/mL)为 80%,ALT 正常率(ALT ≤ 40 U/L)由基线的 25% 上升至 79%。
经治的 CHB 患者中接受 TAF 单药治疗的患者(n = 134)病毒学抑制率由基线的 74%上升至 89%,ALT 正常率由基线 82% 上升至 84%,在经治接受 TAF + ETV 治疗的 CHB 患者中,病毒学抑制率和 ALT 正常率由基线的 39% 和 80%,上升到 80% 和 92%。
在基线 eGFR 为 60~90 mL/min/1.73m2?的患者中,经过 48 周 TAF 单药或联合治疗,eGFR 有显著改善(P < 0.01)。
该研究显示了,TAF 在我国初治和经治患者中的良好的病毒抑制率以及较高的 ALT 复常率,而且改善了患者的骨肾安全性,尤其是对于有轻度肾损害的患者而言,TAF 治疗 48 周后,肾小球功能仍能得到明显改善。
●?一项国际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15],纳入了 478 例经治 CHB 患者,其中既往 ETV 治疗的 198 例患者中有 34 例患者为低病毒血症(LLV),既往 TDF 治疗的 137 例患者中 7 例为 LLV,既往其他 NAs 的 123 例患者中 10 例为 LLV。
结果显示,在换用 TAF 治疗 96 周后,大部分 LLV 患者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HBV DNA< 20 IU/mL),ETV 经治组为 97.1%,TDF 经治组为 71.4%,其他 NAs 经治组为 80%。
从 ETV 换用 TAF 的患者 eGFR 无明显变化,而从 TDF 或其他 NAs 换用 TAF 且伴有 CKD 的患者在早期(24周)eGFR 有显著改善(24 周 eGFR 较基线变化:TDF 组且 eGFR < 60 mL/min/1.73m2?患者为 3.59 mL/min/1.73m2,其他 NAs 组且 eGFR < 60 mL/min/1.73m2?患者为 2.84 mL/min/1.73m2,P 均小于 0.001)。
上述研究验证了 TAF 的骨肾安全性,同时提示:对于伴有 LLV 的患者,转换为 TAF 治疗可以作为一个优选方案。
04
总结
慢性乙型肝炎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3]。NAs 药物因具有可迅速抑制 HBV 复制、口服方便和安全性良好等特点成为主流抗病毒药物[4]。其中强效且低耐药的 ETV、TDF、TAF 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一线用药[3,7-9]。
TAF?具有疗效好、骨肾安全性高,且适用人群较广的特点[13-17],临床上应结合患者实际制定治疗方案。
上一篇:10个人做试管有几个能成功怀上龙凤胎?可能不到一人!
下一篇:至今还没阳的天津人,一边害怕自己被感染,另一边更怕的是……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