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传递重要信息;居家时判定感染如何应对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0
手机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传递这些重要信息

  ◆?中国铁路:乘火车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居家时判定感染了新冠病毒如何应对?服用中药要注意什么?——权威专家回应防疫热点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传递这些重要信息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相关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精准落实防疫新10条不层层加码】

  国家卫健委发言人米锋: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出台了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措施。这十条措施,是为了持续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执行中要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不搞层层加码,比如,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不再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对于跨地区流动人员也不再查验,不开展落地检。各地要按照要求精准落实。

  【国家卫健委:十条措施聚焦优化 强调精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制定的十条优化措施,对群众关心的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管理,高风险区划定封控,老年人疫苗接种和群众就医用药保障,以及学校疫情防控和涉疫安全保障等防控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概括来说,十条措施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聚焦优化,主要是基于病毒特点和疫情形势,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实践经验,对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部分措施的进一步优化;另一类是强调精准,针对当前防控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对第九版、二十条执行不到位、不准确等问题予以纠正,强调更加科学精准。各地要一揽子、一体化统筹推进实施,优化调整的措施按照新要求执行,未调整的措施按照原方案执行,确保各项措施落实、落地、落到位。

  【国家卫健委提示没必要囤积药】

  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相关药物在新冠治疗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国家卫健委已要求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对症治疗的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包括中药、西药等药物,抗原试剂进行一定的准备。通过分级分类的救治,有很多感染者也会选择居家治疗的方式,要求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的零售网点等也要做相应准备,来保证人民群众药物的可及性。也要提示大家,没有必要去囤积和抢购药物,无论是在药品的销售网点还是在医疗机构,这些药物是充足的。

  【国家卫健委: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表示,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对我国已经开展接种的超过34亿剂次、超过13亿人的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我们常年接种的其他一些疫苗相当,而且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年轻人。

  郑忠伟介绍,慢性病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只要这些慢性病控制得好,处于稳定期,都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在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方案里,确定了4种不能或者暂缓接种的情况:

  第一种,老年人在既往接种疫苗有过严重的过敏反应时,比如出现过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等;这类情况是不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

  第二种,因为感染性疾病处于急性发热期,这个阶段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控制住以后再接种。

  第三种,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比如说肿瘤患者处在化疗期间,或者高血压患者处于高血压危象当中,一些冠心病患者在心梗发作期,还有一些神经性疾病的患者处于疾病的进展期,还有癫痫处于急性发作期,这类患者我们建议暂缓接种新冠疫苗,病情稳定后也可以接种。

  第四种,因为严重的疾病或者慢性疾病已经处于生命的终末期,不建议接种疫苗。

  对于老年人来讲,只要满足条件,一定要加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到应接尽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来源丨央视新闻

  记者丨史迎春、顾小慈

  中国铁路:乘火车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协调机制防控政策要求,自即日起,购票、乘车及进出站停止查验48小时核酸证明和健康码,各项进京防控措施调整时间另行通知。

  居家时判定感染了新冠病毒如何应对?服用中药要注意什么?——权威专家回应防疫热点

  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在减弱,若居家时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如何判定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若感染,服用中药要注意什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权威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就公众关心的问题接受采访。

  1.问:若居家时出现类似于感冒的症状,如何判定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了如何应对?

  王贵强:从当前全国病例来看,感染奥密克戎毒株后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重症化的比例明显降低。随着疫苗接种的普及,逐渐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病毒致病力下降。

  我们强调分层诊疗和救治,一般病人可居家观察治疗,重症或有重症风险的病人需到医院进一步诊治。居家时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用解热镇痛药,物理降温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一些中药、抗病毒药等,同时建议抗原自测。

  做完抗原检测后,如果是阳性应及时上传报备,并密切监测自己的身体状态,观察是否有异常症状,如果有明显的病情变化,比如呼吸困难、气短、基础病加重等,要及时跟社区医生联系报备,必要时到医院进一步诊疗救治。

  2.问:若感染病毒,服用中药要注意什么?

  刘清泉:从原始株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病毒的致病性越来越弱,而传染性强了。从中医角度看,核心病机的变化是一种风热夹湿夹毒的特征,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一是发烧,热程大概是1至2天;二是咽喉疼痛、咽干;三是乏力,有些人会在发烧前或者发烧中出现骨节酸痛、全身酸痛等。随着3至5天的变化,这些症状会逐渐消失。

  对这种风热引起的外感类疾病,治疗上一般给予病人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毒、解表功效的这一类中成药物。

  来源丨新华社

上一篇:《射雕英雄传》里的一个镜头,就能看出杨康的良好品质和正常人设
下一篇:纳米抗体建模算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