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会不会全面放开?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0
手机版

  最近,很多关于疫情防控的新闻接二连三上了热搜,于是有很多人觉得疫情管控要全面放开了,事实果真如此吗?下面将逐条分析。

  1. 郑州卫健委发言人说新冠肺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不会造成后遗症,民众不必恐慌

  如果只看这则新闻似乎在释放某种放开的信号,但我们不能单独看这则新闻,这则新闻是有一定背景的,郑州的疫情非常严重,富士康工厂甚至出现了员工出逃大规模返乡的现象,郑州卫健委说这番话最大的目的是为了稳定民心。

  2. 多地乘飞机、火车出行不查核酸证明

  首先,早在9月8日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副局长吴良友就说过在2022年9月10日到10月31日会有针对假期的防控措施,其中就包括旅客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现在只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恢复到假期前的状态。

  其次,目前只是出发不用查核酸证明,很多地方还是要落地检的,什么时候不用落地检才是进一步放开的信号。

  3.多地开始自费核酸

  

  从目前已经出来的公告上看,高风险地区和特定行业的人员核酸检测还是免费,收费的是常态化核酸检测项目,一般为低风险地区。当然实际执行情况各地会有差异,会不会有地方把高风险地区核酸检测也弄成收费呢?这个还有待后续观察。

  “动态清零”总方针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要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因此这不能视为全面放开疫情管控的信号。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地方财政开支,毕竟这些年地方财政的压力是很大的,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更是雪山加霜,同时也跟下面提到的精准防疫有关。

  4.多地强调精准防疫,不能无差别无休止地管控和限制

  

  以上并非全新的概念,类似的提法早已有之,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仅成为口号,最近才有强调并具体化落实的倾向,具体效果还有待观察。

  一方面是对层层加码过度防疫一刀切的防疫政策的一种拨乱反正。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某些地方官员防疫反应的滞后性和被动性,各种防疫乱象层出不穷,无论如何三令五申都屡教不改,只追求防疫的下限,不追求防疫的上限,就别说还有更严重的欺上瞒下、阳奉阴违现象。

  精准防疫和科学防疫如何能够落到实处,落到百姓的心坎里,面临着巨大挑战。

  目前某些地方防疫乱象的反馈渠道不够清晰且效率低下,存在着互相推诿等现象,而且大多反馈渠道都是向当地反映,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整治这种乱象需要建立一种高效的直接反馈机制,比如:由国家卫健委牵头设立防疫反馈专线,专人专事专办,尽可能地避开中间环节,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发生,既能够了解最真实的民意、民情,提高反馈效率,又能够反向督促地方官员,迫使某些地方官员主动提高治理水平,最终使人民群众真正受益,社会重新焕发活力。

  最后,结合前天国家卫健委会议中跟以往几乎一模一样的表述,综合判断疫情管控在短期内不会全面放开,但是会朝着科学防疫和精准防疫方向发展,如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对人民群众的生活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我是@子非鱼观世界,致力于解析现象背后的本质,为人民发声,讲人话,讲真话,既关注社会发展,也关注个人成长。

  举报/反馈

上一篇:北京7月8日新冠治愈出院32人,再创新高
下一篇:专家解读新冠病毒感染者用药指导目录:不可因退热效果不明显自行加大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