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事关消毒……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0
手机版

  家庭消毒有哪些常见误区?

  各种常用物品

  如何选择合适的消毒方式?

  今天特别为市民送上详细的

  “家庭消毒手册”

  

  家庭消毒怎么做?

  以下视频来源于

  上海疾控

  1、居家日常消毒有哪些要点?

  居家消毒应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消毒并非必须用消毒剂,居家优先使用阳光暴晒、热力等物理消毒方法。

  应对重点环节、对象进行消毒,如餐饮具、快递、门把手等。

  消毒剂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根据不同消毒对象,配制合适浓度,以适当的消毒方法开展。

  消毒时做好个人防护,配制消毒剂需佩戴口罩、手套,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配制好的消毒剂尽快使用。

  2、如何做好室内空气消毒?

  开窗通风即可,推荐持续开窗通风,不能持续的,每日上、下午至少各开窗1次,每次30分钟以上。

  不能开窗通风或通风不良的,可使用电风扇、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方式,尽可能引入室外新风。

  3、家居物品如何消毒?

  常用小件物品如手机、遥控器、鼠标、门把手、水龙头、各种按钮等可用70%-80%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面积较大的物件如桌面、地面,可用含有效氯(溴)500mg/L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擦拭或拖拭消毒。衣物、被褥等织物可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应注意翻面,使正反面均能晒到),一般不用特殊消毒。

  洗手池、马桶可定期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

  4、如何做好餐具消毒?

  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可使用餐具消毒柜按使用说明书操作。也可使用250-5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需注意,煮沸消毒或流通蒸汽消毒的时间应从煮沸和蒸汽注入开始算起,而非开始加热时间。流通蒸汽消毒时,餐具摆放应有空隙,不得紧密摆放,避免影响消毒效果。浸泡消毒应保证餐具完全浸没,如有新的餐具放入,重新计算时间。为保证消毒效果,在消毒前应做好清洁工作,去除肉眼可见的污染。

  5、如何做好垃圾消毒?

  对于家庭等社区垃圾,如果没有明确的阳性感染者污染,可正常作为生活垃圾分类丢弃和处理,不需对垃圾消毒。

  如果怀疑受到污染,对垃圾喷洒10000-200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作用60分钟;对垃圾包装袋喷洒1000-20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作用30分钟;对垃圾桶(建议有盖)喷洒1000-20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作用30分钟。

  6、对于肉、蛋类食品如何消毒?

  肉类无需消毒,将其浸泡清洗数遍即可。

  鸡蛋放置在冷藏或阴凉处,烹饪前,需将鸡蛋外壳清洗干净。

  7、买回来的蔬菜如何消毒?

  收菜、整理时注意佩戴口罩,如有橡胶手套亦可使用。

  不易脱水、变质的蔬菜(土豆、萝卜、洋葱等),可在阳台通风放置一段时间。

  易脱水、变质的蔬菜(青菜、蒜苗、豆芽等),可慢速水流冲洗、浸泡清洗,沥干后存储。

  8、冷冻食品需要消毒吗?

  收货时可对冷冻食品的外包装消毒,烹饪前慢速水流冲洗表面亦可,无需对里面的食物进行消毒。

  9、米面粮油等外包装如何消毒?

  米面粮油一般都是自动化生产,本身受到污染的机会极小,只要对购买回家的米面粮油外包装消毒即可,不立即食用的,可放在通风处一段时间。

  10、家庭如何选择消毒剂?

  要根据消毒对象合理选择消毒剂,并非越贵越好,通常市场上较贵的消毒剂往往是在标明的消毒方法和用途下,不良反应相对较小,而并不一定是消毒效果最好。

  日常使用消毒剂较少的,一般建议选择购买小包装,不建议采购大包装的消毒剂,也不建议消毒剂分装后使用。大包装的消毒剂自行分装时易造成消毒剂的污染,而且消毒剂一般易挥发,开瓶后使用时间较长的话,消毒剂的浓度会降低。如果配制成消毒液后,确实需要分装的,应做好标识,避免误服误用,并尽快用完。

  11、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

  为达到消毒效果,应保证消毒浓度、消毒时间和消毒剂使用量。使用消毒剂时,应根据不同消毒对象,按照说明书配制合适浓度,采用适当的消毒方法开展。

  尽量先清洁后消毒,难以清洁或清洁存在风险的应提高消毒浓度(通常浓度翻倍)。消毒剂不要与其他化学产品同时使用。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12、醇类消毒剂(如75% 酒精、含醇手消毒剂)如何使用?

  (1)手部消毒:均匀喷雾或涂擦揉搓手部1-2遍。

  (2)皮肤消毒:涂擦皮肤表面1-2遍。

  (3)小件物品(如手机、钥匙、门卡等)表面消毒:擦拭物体表面1-2遍。

  需要注意:对酒精过敏者慎用;不可大面积喷洒,防止发生燃烧等事故;应放置于阴凉避光处保存。

  13、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剂等)如何使用?

  (1)做好防护:佩戴口罩、手套,还可以戴上防水围裙,选择通风良好的环境。

  (2)配制有效浓度:关注有效成分含量,以含有效成分浓度5%的84消毒剂为例,1升水兑10毫升消毒剂,配制成使用浓度500mg/L的消毒液。

  (3)开展消毒:对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对地面进行喷洒、拖拭。

  (4)去除残留:如有需要,可用清水抹布擦拭,去除消毒液的残留。

  消毒剂都需要有一定的作用时间,才能有效果,不能刚用完就擦掉,具体作用时间请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

  84消毒剂不能和其他清洁剂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氯气,危害身体健康。

  14、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

  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进行稀释后使用,高浓度消毒液腐蚀性、刺激性等相对较大,去残留的工作量也会增加。

  15、过期的消毒剂还能使用吗?

  不建议使用,过期的消毒剂由于有效成分挥发、浓度降低,消毒效果可能会打折扣。手头没有其他消毒剂可用时,也可应急使用,适当增加用量或消毒时间。

  16、配好的消毒液有效期是几天?

  常用的需配制的消毒剂主要指含氯(溴)消毒剂,如84消毒剂,一般均为现配现用。建议配好后留存不要超过24小时,尽早使用,随着时间推移有效成分会挥发,消毒效果下降。

  17、可以用消毒剂喷蔬菜水果吗?

  通常来说,蔬菜、水果的外包装可以喷洒消毒剂来降低风险,对于蔬果本身只需要清洁即可,不要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以免影响食品安全及口感。

  确有消毒需要的,可使用有蔬果备案的消毒剂,根据说明书上使用浓度浸泡10-30分钟,并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液。

  18、可以用消毒剂喷衣服吗?

  正常情况下,个人外衣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概率较小;其次,设立人行消毒通道等用化学消毒液对人体直接喷洒的方式,因为喷洒的时间太短,喷洒的量也太少,起不到消毒效果。

  19、是否可以用消毒剂喷空气?

  室外空气病毒阳性概率微乎其微,因为即使户外出现含有病毒的气溶胶,流通空气也会迅速将其分解、稀释,几乎不具备传染性。并且对室外进行喷洒消毒达不到消毒所要求的消毒液使用量、消毒时间。

  20、老人、小朋友的抵抗力比较差,能否在他们的房间使用加湿机喷洒消毒剂不断杀死新型冠状病毒?

  加湿机喷洒消毒剂一方面消毒效果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老人、小朋友呼吸道本身就敏感、脆弱,很容易受到消毒剂的伤害,如呼吸道刺激、灼伤和致敏,不应在有人的情况下喷洒化学消毒剂。

  21、外出、测核酸回家后如何消毒?

  将外套轻轻脱下,挂在通风位置;

  摘下口罩,如需再次使用,应悬挂于干燥通风处;

  及时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 清洁双手;

  脱下的鞋子放在门口,鞋面可用消毒湿巾擦拭;

  手机、钥匙等随身物品,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有条件的可在家中区分“污染区”和“清洁区”,将外出回来的衣服鞋子留在“污染区”。

  22、团购、快递物品怎么消毒?

  取货时,戴好口罩、手套,采取无接触式收货。物品外包装可使用消毒剂喷洒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放置10-30分钟。纸箱、包装袋等尽量留在门外,放入垃圾桶。生鲜食品可使用慢速水流冲洗或浸泡清洗、擦干。

  处理结束后,及时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按“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

  23、过度消毒有哪些危害?

  居家消毒不宜过度。过度消毒会导致正常生活环境中细菌明显减少,对人体免疫刺激不足,反而容易生病;可能引起微生态环境失调和超级细菌的产生;容易诱发身体过敏;还可能损伤皮肤、黏膜、呼吸道,甚至引起中毒。

  24、住在同一栋楼的邻居确诊感染了新冠,我们在家里应该如何消毒?

  病毒感染是有条件的,引起机体感染肯定要接触到一定的病毒数量。目前没有证据表明,空气中的病毒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会引起感染。如果同一栋楼的邻居确诊感染了,我们在家里保持房间干净、整洁和通风是最重要的,不让病毒有藏身之处。

  消毒首选物理消毒,可选择衣被暴晒、餐具煮沸和自然通风等方式。如需开展化学消毒,主要是针对从外面带入家里的物品,外包装可以用低浓度消毒剂(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喷洒,包装内物品可以放置通风处30分钟后再处理。家庭内其他物品如用消毒剂消毒,在达到30分钟作用时间后切记用清水擦拭后使用。

  25、楼里的邻居“阳”了,厕所排气扇还能开吗?

  厕所排气扇开启时,是将室内卫生间的空气通过排风管直接排到室外或统一的排风管道(无直接对外窗户的卫生间)中再排出去,不会将楼里邻居的气流引入自家室内,因此,不但不要关排气扇,而且尽可能持续开启排风。

  26、每次用完马桶需要消毒吗?

  家庭里一般不需要。马桶冲水产生的气溶胶正常来说不会跨楼层播散,不太可能扩散病毒。不过出于卫生考量,建议市民用完马桶后,先盖上马桶盖再冲水。人体排泄物中含有不少病原体,盖上马桶盖可以避免在冲水的时候病原体被水流形成的气压裹挟喷溅到空气中,污染卫生间环境,引起人体疾病。

  27、楼里的邻居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会顺着下水道到我家吗?

  只要居民楼邻居之间下水道的气流是不相通的,通过下水道传播的风险就极低。因此建议大家检查家中所有下水管道,例如厨房洗菜池、卫生间台盆、洗衣机排水管、阳台台盆等,如果排水管道(尤其是软管)和地漏之间是不密封的,可使用硅胶等材料将其密封,如无硅胶也可用胶带。给马桶附近(非淋浴房)的地漏定期(3-7天)加水。台盆每次使用完后将翻盖式下水盖盖住,抽拉式保持关闭状态,可在台盆中留少量水。

  28、阳性感染者居家消毒怎么做?

  对家庭环境尤其是阳性感染者曾经接触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餐饮具洗干净后,可以用餐具消毒柜或煮沸消毒,物体表面可以擦拭消毒,地面可以拖拭消毒,毛巾等织物可使用化学消毒液浸泡消毒,电子产品等可以使用酒精棉球、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如担心消毒液对家具等有腐蚀性,可以在消毒半小时后再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

  29、阳性感染者所在楼栋怎么消毒?

  对阳性感染者的楼栋进行消毒,重点是阳性感染者经过和接触过的地方,包括电梯按钮、扶手、门禁呼叫按钮等,主要使用喷洒的消毒方式。

  30、阳性感染者所在小区公共区域怎么消毒?

  应重点聚焦阳性感染者曾经到访和经过的室内场所及其曾经接触的物品表面,采取针对性消毒措施。特别提醒,无需对小区绿化、道路、墙面进行大规模消毒,避免对小区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不用消毒剂也能消毒?

  说到消毒

  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

  各式各样的化学消毒剂

  常见的84消毒液、75%酒精

  都属于化学消毒剂的范畴

  但消毒不一定要用化学消毒剂

  有许多物理方法一样可以消毒

  下面就跟大家介绍

  几种简单、便捷的物理消毒方法

  ↓↓↓↓

  1、煮沸消毒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注意到,喝了不干净的水轻则拉肚子,重则生大病。但把水烧开后再喝就不会生病了,烧开水的过程就是对水本身消毒的过程。

  同理,把要消毒的物品放在水中,煮沸后维持一段时间,同样可起到消毒的作用。

  适用对象:碗、餐盘、筷子、杯子、金属刀具、耐湿热的玩具和织物等。

  方法:将要消毒的物品放入锅内,水位浸没,煮沸维持10分钟以上。

  优点:方便、效果好。

  缺点:一定的成本(水电燃气费)。

  

  2、蒸汽消毒

  原理上同煮沸消毒。通过煮沸后产生的蒸汽,对物品进行消毒。

  适用对象:小件耐湿热物品(碗、餐盘、筷子、杯子、金属刀具、毛巾等)。

  方法:将要消毒的物品放入蒸锅内隔水放置,水沸腾后维持15分钟以上。

  优点:方便、效果好。

  缺点:一次消毒的物品较少,一定的成本(水电燃气费)。

  

  3、曝晒消毒

  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破坏微生物的核酸,造成微生物死亡;日光照射产生的热效应,也能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或杀灭微生物。

  适用对象:纸张、书籍、衣物、鞋子、被褥等。

  方法:将上述物品放在日光下,曝晒4小时以上。

  优点:方便、免费。

  缺点:书籍需翻页,被褥需翻面;可能造成褪色;受天气影响。

  

  4、通风消毒

  通过引入新风,气流流动,将室内空气中病原体稀释和排出到室外,减少感染风险。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应特别注意多开窗通风。

  适用对象:室内空气。

  方法:打开窗户,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每天2次以上。通风不良时,可辅以排风扇机械通风。

  优点:方便、免费。

  缺点:冬天较冷、夏天较热;受空气质量影响。

  

  5、清洗消毒

  使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清洁双手的原理,并不是杀死微生物,而是通过机械方式冲(洗)掉附着在手上的微生物。

  适用对象:手、耐湿物品(织物、玩具等)

  方法:使用肥皂/洗手液/流动水等,机械清洗。

  优点:方便、效果好、成本低廉。

  缺点:需有洗手设施;频繁使用肥皂/洗手液洗手,可能导致皮肤粗糙,需注意呵护。织物、玩具需清洗后晒(晾)干。

  

  除了以上物理方法外

  可能有些人还听说过用

  紫外线灯、烘干机等消毒的方法

  1.紫外线灯

  作为专业消毒器械,一般用于重点机构的重点场所(如医院配药间、学校保健室)的空气消毒。

  因紫外线穿透效果较差以及直线照射的特性,对物品的消毒效果比较有限,基本上不用于物品的消毒。

  

  家庭中安装紫外线灯,不仅达不到期望中的消毒效果,还可能因误开照射,造成皮肤或眼睛损伤。

  2.带高温消毒功能的洗衣机

  常见的高温洗涤温度均在90℃以上,也有部分为60℃,洗涤时间根据品牌的不同各有差异,一般情况下可有效杀灭大部分微生物,可用于衣物、织物的清洁消毒。消毒效果依据产品说明书及检测报告确定。

  

  3.烘干机

  一般情况下,经过洗涤的衣物已去除部分微生物,再通过烘干机烘干,也能起到衣物、织物消毒的作用。消毒效果依据产品说明书及检测报告确定。

  

  常用物品如何消毒?

  

  下水道要消毒吗?

  下水道是否需要消毒?

  绝大多数情况下

  下水道不需要消毒

  因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

  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传播

  只有在相对密闭环境中

  才会经气溶胶传播

  ↓↓↓↓

  理论上,如果邻居间下水道气流不相通,就没有传播气溶胶的可能,为防止异味,家中的下水道在设计上一般有“存水弯”,只要这个存水弯里还有水,下水道就不会通气流。因此通过下水道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关闭洗手盆内的下水盖,然后放少量水,可以形成密闭封堵,使用洗手盆时打开即可。

  

  对于防臭地漏,每周加水1-2次,也可使用密封塑料袋灌水后扎紧,封堵卫生间和厨房等处地漏口,使用地漏时再拿开。

  

  不过,对于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住所、隔离点房间等场所,需要对洗手池、淋浴房及地漏的下水道进行消毒。

  怎样正确对下水道消毒?

  公共场所下水道消毒1000mg/L,居家消毒500mg/L。记住这些数字,这是开展预防性消毒的推荐浓度。

  假设消毒片有效含氯量为500mg/片,那么在居家环境中,1升水中需要投加1片消毒片。

  一般家用水桶的容积为16升,那么配满满一桶消毒液,需要16片消毒片。

  切记:不要把消毒片直接扔进马桶或其他下水道口!

  高浓度的消毒液滞留在存水弯中,会不断挥发,释放有毒有害气体会反流,对自家住户的健康影响很大。另外,含氯消毒液有金属腐蚀性,?如果直接把消毒片扔进下水道,高浓度的含氯消毒液会腐蚀金属管材,造成下水道损坏。

  如需对下水道消毒,可将配置好的消毒液倒入下水道中,作用30分钟后,再向下水道中倒入清水,排去留存的消毒液即可。

  另外,建议大家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使用坐便器后,应先盖上坐便器盖子后冲水,避免产生气溶胶,带出坐便器的内容物。

  居家消毒,这六大误区要避开

  家中每天都必须进行消毒?

  消毒剂浓度越高越好?

  不同类型消毒剂可以混用?

  国家卫健委表示

  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

  不合理的消毒方式可能会危害健康

  在家庭消毒过程中

  这六大误区大家要避免

  ↓↓↓↓

  

  

  

  

  

  

  来源:上海发布、上海疾控、长江健康传媒

上一篇:人民日报:儿童抑郁症首发症状可能是躯体症状!容易抑郁的孩子,都有这几种表现,快自
下一篇:丈夫感染新冠住进ICU,妻子却没事,有人天生对新冠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