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架子鼓,天赋、兴趣和习惯哪一个更重要?
“天赋”真的重要吗?
无论处于什么境地的人,用“天赋”这个词来评价从来就没有好处。首先,“你真有天赋”的潜台词是,你的本事是老天赋予的嘛,实际上是对一切后天努力的否定。就像是富二代再有钱,我们也会在他的背后指指点点,都靠他爹的嘛,没什么了不起的。
其次,对于那些学鼓时间不长,却进步很快的学生来说,“天赋”不仅是否定了他们之前的努力,还有可能为他之后的偷懒找到借口:因为反正我有天赋,不用好好练也能弹好的。伤仲永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大了以后“泯然众人矣”……还是没有能够走到终点。
如果评价学鼓没那么顺利的学生为“没天赋”呢?那更坏事。不仅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更是为他们之后偷懒找到借口:反正没天赋,不是这块料,练了也是白练。
而我们与生俱来的“天赋:‘对某种事物的学习的接受能力较强’”。要好好利用,但这并不一定跟兴趣有联系,更跟坚持毫无关系。
那么兴趣呢?
每次有家长对我说“这孩子先学一段时间架子鼓试试看,看有没有兴趣,有兴趣的话再让他继续学”。这又是把“兴趣”作为一个天生的属性来看待了,架子鼓课的目的就变成了检测这条属性的强弱。其实任何学习的过程都是伴随着兴趣与枯燥的练习的,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再谈到学习,多数孩子不会有兴趣,如果学习上遇到点困难那就更没什么兴趣可言,只有苦不堪言。大家当年背乘法口诀表可能都掉过好几次眼泪,最后背下来了却一辈子受用。无数次克服困难的经历,培养出了我对于克服困难这件事本身的兴趣。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或者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真正的兴趣
但教育也无法将兴趣推向普遍,兴趣的产生与固定还是需要一样貌似很虚的东西。环境的影响,高人的指点,不懈的努力……还有一点请记住,你付出的越多,感情就越深。
并不是有了兴趣才会付出,而是付出了才会有兴趣,有感情。人生不是炒股票,你选一支绩优股然后投资?想得美,哪由得你选,你惟一能做的只有付出,并且无论成功与否都无怨无悔。
既然不谈天赋,付出过后才有兴趣,那么让孩子能够坚持把鼓学下去的是什么?是习惯。这里的习惯不是那种“吐着吐着就习惯了”的习惯,那只是麻木。
很多人以为“养成好的练鼓习惯”就是把练鼓变为日常,变得像上学、吃饭、上厕所一样。可是中国的小孩子坚持上学十几年,他们培养出好的习惯了吗?他们对上学有兴趣了吗?没有,最后毕业了第一件事情就是烧书。
那么真正能够把学鼓坚持下去的是种什么样的习惯呢?常有人称赞坚持做一件事情的人,坚韧不拔、耐力持久、毅力超群等,真的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如果一样东西很难吃,我还在硬往嘴里塞,并且数年如一日地往里塞。我不仅不觉得难吃,还数年如一日地吃得津津有味。
坚持的原因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乐趣”。
那乐趣从哪里来?乐趣就来自于做事情的态度。
传说中在某座山中的某座庙,某个老和尚几十年如一日做着同样的事情:扫地。新来的小和尚有一天终于忍不住问他,是如何做到坚持做同一件事情那么多年,还能做得如此投入,用心?老和尚说你眼中看到的是我在扫地,而我其实是在超渡凡尘。每天,地上都会落下新的树叶与灰尘,我用扫帚来超渡他们,这就是我的修行。
如果用心做事的话,生活中无处不充满着意义。对于用心打鼓的人也是这样,每弹一条不同的曲子,都是在尝试创作一件艺术品。艺术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没有60分、70分、80分、90分,要么100分要么0分。当你不懈地努力,但始终没有让一段音乐到达艺术的境界,那么始终是0分;你继续努力,某一刻终于让音乐达到了艺术境界,那么100分,哪怕那一刻是无比地短暂,你也会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这是很有趣的加法:0+0+0+0+……=100。体会过这一刻的人生,是不一样的人生。
我们把这样的做事态度称之为“钻研”。能够坚持学鼓的人,正是有种钻研的习惯。钻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对于爱钻研的人来说,不仅享受钻研成功带来的喜悦,也懂得享受成功之前的煎熬。
上一篇:WHO官宣:全球90%人有新冠抗体!哈佛:全美超94%的人得过新冠!
下一篇:“连花呼吸健康公益行”向吉林梨树县捐赠44.96万元防疫物资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