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冠疫情70万多人离世,却让这家公司赚了大钱!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0
手机版

  

  2020年10月初,白宫外大草坪,摆上了2万把空椅子。每一把椅子代表10名因新冠而罹难的亡者,2万把空椅子,象征20万人;

  2021年10月初,华盛顿国家广场,草坪上插满70多万面小白旗,以此悼念新冠#疫情#中70多万死者。

  

  相隔一年,罹难者增加近68万,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个悲剧,可是,面对巨大灾难,有一家公司却意外爆发了——北美最大的丧葬服务公司,Service Corporation International(SCI)。

  SCI的业务覆盖全美国,并且已经拓展到加拿大,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分工精细的丧葬服务,他们曾经为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夫人举办过葬礼,“小丑”希斯·莱杰自杀后,也是由SCI料理后事。

  

  除了葬礼,经营墓地也是SCI的主力业务。

  还记得1998年贺岁片《不见不散》里,当时葛优葛大爷在美国,就是倒腾墓地的,还混成了Agent;这个梗到了2008年《非诚勿扰》,又用了一遍,反反复复就是一个概念,“买墓地也是投资”。

  SCI旗下还有400多个大中型墓地,这绝对是一大笔优质资产。

  

  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要替人料理后事,同样要做到最好。

  SCI的口号是,“像开麦当劳一样,开殡仪馆”。

  从上世纪60、70年代,SCI就开始搞“集群规模化”,不断竞购对手,先后整合了两万多家小型私人葬礼服务公司,形成庞大产业链条。

  可是,当SCI上市发股时,麻烦来了。

  

  对于殡葬业来说,无论古今中外,态度都是一样的,人生不可或缺,却又避之不及。

  华尔街也是如此,一看到公司业务是丧葬服务,大都避之唯恐不及,就好像会败光财运一样。

  彼得·林奇(Peter Lynch)就曾经接待过四处奔走的SCI高管,他们诚意满满地恳请投行,可就是没人愿意了解其发展情况。

  

  丧葬服务之所以不被华尔街待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项业务增长性不强。

  基于医疗条件不断发展,人们平均寿命越来越长,每年SCI能够服务的“客户数量”,完全是可以预见的,因此,业务量很难有爆发性增长。

  当然,也有人不这么看。

  比如上面提到的彼得·林奇,他认为SCI缺点很明显,优点也很明显,抗周期性好、波动幅度小,最终,这位投资大师把SCI纳入了麦哲伦基金的重仓股。

  

  事实证明,SCI确实稳,除了几次大规模收购提振股价之外,这家公司一直低调运营、波澜不惊。特别是2014-2019年,其营收始终徘徊在30亿—32亿美元之间,公司业务几乎停滞。

  不过,这种平稳状况在2020年被打破了。

  美国很多企业,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奄奄一息,而SCI在这场大灾难中,显得格格不入。

  

  随着新冠疫情死亡人数上涨,2020年,SCI全年营收35.115亿美元,不但突破长达5年的停滞,还将公司市值提高到80亿美元。

  而在2021年,美国依旧没有控制住疫情,华盛顿国家广场遍插白旗,而SCI公司增长高达40%,公司市值突破100亿美元,预计全年净利润6亿—7亿美元。也就是说,2021年一个季度的利润,几乎相当于疫情以前的全年利润!

  

  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情不可避免,那就是出生和死亡。

  然而,美国疫情死亡人数不断攀升,和丧葬服务公司业绩爆棚,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时代悲剧。

  人,不应该成为死亡统计数字,而遍地白旗,只代表了投降。

  “我这一生唯一的憾事,就是我在那么多葬礼上唱过歌,却不能为自己的葬礼唱一回。”——《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

  举报/反馈

上一篇:在高风险人群中开展新冠疫苗第二剂次加强接种!专家:加强免疫后抗体水平更高
下一篇:【关注】新冠感染者达到这个条件,基本没有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