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承压进行时!医院告急,阳性医务人员或返岗,我们该如何走出疫情?
导读
“医院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不能停工,所以,医护只要没症状,能上班就上班。”
来源:医脉通
作者:阿泰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如果你最近遇到的医护人员太忙
喊不到人、态度不那么好
那可能需要请您谅解:
他可能还在带病上班
可能家里也有生病的老人孩子。
近日,这样的一则呼吁,在朋友圈刷屏!
12月7日,国务院防疫优化措施“新十条”落地,社会面管控措施大幅撤销;
1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所有的医疗机构不能拒诊核酸阳性患者。
随着当前新冠病毒的致病性与传染性的转变以及相应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一线医护人员的压力骤增。
12月11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发声:接下来的一个月将是承压的至暗时刻。
医院告急!发热门诊排长队,医护人员出现感染
各地新冠感染者飙升,医疗机构迎战“至暗时刻”。即便是首都北京这样医疗资源丰富的一线大城市,医护人员也感受到了第一波感染的冲击波。
首先感受到压力的,是医院的发热门诊和急诊室。
12月11日,北京全市发热门诊就诊人数达2.2万人,是一周前的16倍。
北京急救中心,也在超负荷运转中。12月10日,北京急救中心主任医师陈志呼吁,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请勿拨打120热线,请为急危重症患者留出急救热线通道。陈志说:日常呼叫量约为五千,高峰时段不超过一万,而近期120每日的呼叫量已高达三万多,远远超出了北京120急救热线接呼叫的承接能力。
“单位不催,但患者着急,现在医护感染超60%,都有症状,只是轻重问题,疲劳的厉害,真没有力气了,我们共同扛过这个阶段吧……”12月15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道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张晓东在微博写道。
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医疗资源面临挑战。一方面,大批非必要人群涌入医院,挤压了危重患者的就医通道,增加了医务人员感染风险;另一方面,不少医务人员因感染新冠被迫离岗,导致很多大医院“人手紧张”,不止是发热门诊,常规诊疗也正在承受巨大压力!
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因人手不足,有医生带病上班,病人们还站着,医生却晕倒了,不省人事。
这样的令人心痛泪目的场面在多地均在上演。
12月15日,湖北武汉一位护士难受到站不稳仍强撑在工作台坚持配药,据同事介绍,她怕同事忙不过来,虽然难受到站不住,但还是一直坚持到下班,结果晚上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阳性了。
视频截图 图源:沸点视频
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真的太难了!
张文宏在最近一次讲话中谈到:上海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要度过这次疫情,可能需要3-6个月时间。对医院来讲,希望这个月要把整个医疗管理做到最好,如果管理不好,出现比较大的院感,就会出现医护人员的不足,同时会出现院内病人的感染、病死率的增高。
最坏情况下,阳性医务人员或返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冠是一个防不住的病毒,现在的目标是要最大限度地防止医疗机构瘫痪,保证正常的医疗服务。在医院内部,多位负责院感防控的专家均表示,现在大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医护人员迟早也会感染,但是一定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压制感染速度,降低因大面积感染带来的减员情况,以及也要保护其他住院病人。毕竟,医院不止是应对新冠,还有很多其他的疾病要救治。
如果医护人员或医院内的患者的确出现了感染,医疗机构将如何应对?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多位医生均指出,随着疫情高峰来临,如果医生没有症状,医院可能直接跳开医护人员转阴后再返岗这一环,未来在医疗资源最紧张的时候,可能会直接出现"阳的医生治疗阳性患者"这种情况。
比如,目前北京已经有医院下发通知:职工本人抗原或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伴有“十一大”症状,建议居家休息,休息期间可以休病假、存休、工龄假;职工本人抗原或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但无症状的工作人员,科室负责人可根据科室实际工作酌情安排。职工家属抗原或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上班当日职工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即可上班。
12月9日,北京一位大三甲医院的医生称:他们医院的阳性医护原则上还是不上班,但医院已经通知由各科室自行把握尺度。医院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不能停工,所以,医护只要没症状,能上班就上班。
中疾控前首席科学家曾光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病人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北京市及时出台了紧急应对措施,医护人员中无症状感染、轻症患者坚持上岗,如同战争时期"轻伤不下火线"。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发热门诊24小时运行,做好中、重度患者的诊疗和抢救工作。曾光认为,到了疫情相当严重的程度,就要综合考虑,因为感染的医护人员如果不上岗,损失更大,病人无法收治入院。当然,要加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对非传染科室,特别是老年和慢性病病房,尽量安排未感染的医护人员上岗。
真正的考验还未到来!各地疫情高峰将至,如何走出疫情?
我们前述提到,对于像北京、武汉等这样医疗资源较丰富的大城市,尚且出现医院告急的情况,那其他医疗资源不那么充足的城市呢?
之前,@麻醉医生凌楚眠曾做过这样的预言:
国内许多地区,特别是医疗资源底子薄的三四线城市和乡镇,会爆发实质上的“医疗挤兑”——医院人满为患大排长龙,生病高烧的病人没床住不进去,医护大面积感染排不过来班,医院诊治能力受创乃至直接关病区的情况,将依次上演。
如今看来,确实令人担忧。
国内医院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一位全球公卫领域的专家表示:疫情还在上升阶段,现在一切都为时尚早。
随着各地疫情高峰期的到来,全国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将都面临接下来的严峻考验。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疫情高峰,目前河南的医疗系统已进入一级备战状态。从现在起至明年3月底,河南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取消所有节假日,医疗机构分管医疗的院长和医务部门24小时在岗值守。
我们将如何如何走出疫情?
在12月18日上午开展的上海新冠病毒感染医疗救治培训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接下来,社区层面的基层医生将面临99%以上的新冠防疫压力,来避免患者大量冲击二级、三级医院;而同时,二级、三级医院需要做好重症救治,才能将病死率降到最低。
“我们的社区医生,将在这一次面临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新冠感染浪潮。”张文宏说,这几年我们的新冠治疗都是在定点医院开展的,社区医生往往是帮助方舱医院,或者做一些核酸检测。但这一次,更多的新冠病人会集中在社区。
医脉通综合整理自新京报、知识分子、中国新闻周刊、上游新闻、新浪微博等。
责编|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上一篇:22岁少女拖成宫颈病变,只因感觉“丢人”,医生汗颜:大可不必
下一篇:连花清瘟和布洛芬能一块吃吗?服用应间隔多长时间?
最近更新热点资讯
- 谷歌AI聊天记录让网友San值狂掉:研究员走火入魔认为它已具备人格,被罚带薪休假
- 豆瓣9.4,姐弟恋、三人行,这部大尺度太厉害
- Genes, Intelligence, Racial Hygiene, Gen
- 【土耳其电影】《冬眠》电影评价: 宛如一部回归伯格曼风格的道德剧
- 陌生人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 理论研究|前海实践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
- 澳门刑事证据禁止规则
- 综艺普及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助力线下实体店爆发式增长
- 日本小伙和五个小姐姐同居?看完我酸了!
-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考试期中试卷
- 高中必考的物理公式有哪些
- 这部大尺度的申奥片,却讲述了不lun恋...
- 心理语言学论文精品(七篇)
- 《贵妃还乡》 超清
- 专论 | 郭丹彤、陈嘉琪:古代埃及书信中的玛阿特观念
- 微专业招生 | 数字文化传播微专业列车即将发车,沿途课程抢先看!
- 生态安全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 原创因“18禁”电影登舆论顶峰,万千少女一场春梦:这一生,足够了
- 章鱼头
- 读书心得体会
- 考研考北京大学医学部或者协和是一种怎样的难度?
- 央媒评女主播编造“夜宿故宫”:让肇事者付出代价,理所应当
- 库欣病患者求医记(流水账)
- 《太平公主》④ | 地位越高,越要装傻
- 爱体检 安卓版 v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