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毒株再次变异,人类防线受到冲击!除了疫苗之外,还有什么?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0
手机版

  

  新冠肺炎病毒,已经成为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流行病之一。

  全球累计超过2亿人感染,440万人死亡——

  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2019年爆发的H1N1甲型流感、2014年爆发的埃博拉(EBOLA)和2003年的非典(SARS病毒)。

  哪怕把时间拉长到整个近现代史,1840年到现在,新冠肺炎导致的死亡人数也仅次于制造过多次大流感的H1N1病毒。

  更令人不安的是,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

  1

  新冠病毒疯狂变异

  突破性感染病例频现

  病毒又变异了。

  最近几个月,这是很多人最不想听到但又不得不面对的消息。

  当全世界都在为德尔塔犯难的时候,新的消息传来,另一种传播能力更强的变异毒株“拉姆达”也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被发现。

  2020年8月,科学家首次在秘鲁发现了拉姆达,这个当时没有被重视的变异毒株,如今已逐渐向全球蔓延。在智利,感染该病毒的患者已经占到确诊患者的1/3。

  根据秘鲁官方统计显示,自今年4月以来,报告的新增确诊病例中,有81%感染了拉姆达毒株,而秘鲁的人均新冠死亡率位于世界第一:

  每10万名居民中,就有596人死于新冠病毒。

  全世界唯一的拉姆达流行率超过50%的国家,恰好就是全世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

  更令人担忧的是,根据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拉姆达毒株不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而且对疫苗更有抵抗力。

  

  在智利,大约60%的民众至少接种了一剂 COVID-19疫苗,但依然出现了大面积的传染。

  一旦拉姆达继续传播,它或许会直接击穿全球免疫屏障,成为下一个“毒王”。

  还在变异的毒株远不止拉姆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消息,截至目前,它们共命名追踪了11种新型变异株,其中的4种被列为“受关注的对象”——

  最早发现于英国的alpha;

  发现于南非的beta;

  发现于巴西的gamma;

  发现于印度的delta。

  

  更多的变异毒株,藏在未知的角落,你不知道哪一天它就窜出来了,就像拉姆达一样。

  况且,突变不是新冠病毒变异的唯一途径,感染两种不同变异株也会产生第三种新毒株。

  时至今日,世卫组织正在为新冠变异毒株寻找新的命名方式,以防24个希腊字母不够使用。

  2015年,非洲的埃博拉病毒暴发后不久,比尔盖茨在一场演讲中讲到:

  “在未来几十年里,能杀掉上千万人的,更有可能是高传染性的病毒,而不是导弹和核武器。”

  

  如今来看,这个预言正在被验证。

  2

  除了预防,是否还有特效药?

  相较于原始病毒,拉姆达变异毒株的特性之一,就是对疫苗更有抵抗力。

  拉姆达表现出来的这个特征,也正是人们最担心的一点:

  经过多次变异的病毒,万一突破了疫苗的防线,我们该怎么办?

  毋庸置疑的是,疫苗依然是目前抗疫最好的选择。但不断变异的病毒提醒着我们,在疫苗之外,我们需要更多的防护。

  按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冠肺炎的常规治疗手段是“肺炎基础疗法+抗病毒药物+抗炎药物”,这是针对感染新冠后的患者。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更重要的还在于“预防”和“消灭”新冠肺炎。在这一点上,目前医学界有四个研究方向:

  1、小分子抗病毒药物。

  2、抗炎药物。

  3、中和抗体。

  4、疫苗。

  在药物路线中,还有一个大家特别关注的方向:口服新冠药物。

  据统计,截至目前,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进入临床三期的已有4种,分别来自开拓药业、默沙东/Ridgeback、罗氏和辉瑞。

  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9日,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授予美国默沙东公司针对RNA病毒的广谱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临时决定。这也意味着,全球首个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即将获得批准。

  

  疫苗之外,更多的抗疫方案还在诞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和抗体”。

  中和抗体,是当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时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抗体。

  当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后,会激活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刺激B细胞产生多种抗体。但只有部分抗体能够迅速识别病原微生物,与其表面的抗原结合,阻止该病原微生物结合靶细胞表面的受体侵入细胞,从而保护人体不被感染。

  这个过程叫做中和作用,发挥作用的抗体称为中和抗体。

  这个过程,有点类似酸碱中和。一旦病毒入侵人体,免疫细胞就会把中和蛋白分泌到血液里,与病毒颗粒结合,阻止病毒感染细胞,破坏病毒颗粒,把病毒“中和”掉。

  中和抗体兼具预防和治疗两重功能,是一种及时有效、能够迅速发挥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在新冠的防治中,可与疫苗形成有效补充。

  

  在此前应对另一个传染性疾病——埃博拉病毒的过程中,中和抗体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在中国抗疫过程中,一线医生也曾应用恢复期血浆作为救治方式,其本质就是利用康复患者血液中的中和抗体,作为防止病毒入侵细胞的工具,帮助其他患者产生抵抗力。

  相比于小分子药物和血浆疗法,经过人为筛选与制备的中和抗体,成分单一、特异性高、安全性好,可精准靶向新冠病毒的抗原位点,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手段。

  正因为此,中和抗体甚至被称为新冠病毒治疗的“特效药”。

  

  综合考虑研发时长、研发成功率、药物特异性、安全性等多维度因素,疫苗之外,中和抗体是最好的“第二道防线”。

  未来,疫苗预防+中和抗体药物治疗,将是终结新冠疫情的希望。

  3

  新冠中和抗体曙光初现

  那么,作为一种“特效药”,中和抗体的研发进展如何呢?

  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中和抗体的筛选主要通过三种技术手段:

  1、从康复病人的血液里用单B细胞克隆技术筛选中和抗体。

  2、通过向动物模型注射病毒S蛋白,激发中和抗体的产生。

  3、对曾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康复者血清中的抗体进行筛选,发现具有强力中和作用的抗体。

  无论是哪种方案,都非常考验企业的研发能力。因此,尽管大家对中和抗体有很高的期待,但目前全球范围内具备中和抗体研发能力的企业并不多。

  根据Antibody Therapeutics数据库统计,早在2020年9月,全球有98个靶向新冠病毒S蛋白的中和抗体项目,其中12个候选中和抗体药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在国际上,进展速度较快的中和抗体项目主要有再生元公司开发的抗体鸡尾酒REGN-COV2,礼来和加拿大AbCellera公司联合开发的中和抗体LY-CoV555,都已经进入预防和治疗临床试验阶段。

  

  中国本土走在前沿的有复星医药、君实生物、腾盛博药、绿叶制药等。

  例如,君实生物和中科院微生物所联合开发的JS016、腾盛博药的两款中和抗体BRII-196和BRIII-198、迈威生物的MW33和神州细胞的SCTA01,都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再如复星医药,除了与德国BioNTech合作开发新冠mRNA疫苗外,还通过自主研发布局了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药物,依托纳米抗体技术这一前沿技术,在预防及治疗领域深度布局。

  由复星医药旗下复健新药基金、重庆药友制药携手医学界安毛毛博士和李博华博士共同投资创建的星济生物自主研发的抗SARS-CoV-2感染广谱中和抗体,通过构建超大容量羊驼纳米抗体库,筛选针对新冠病毒不同保守区域的纳米抗体,获得人源化候选纳米抗体分子,可针对特殊高危人群暴露新冠病毒后紧急预防及预防无症状感染者发病,同时针对轻型和普通型新冠病毒患者进行治疗。

  此外,由复星医药旗下复健资本创立的新药基金投资控股的博奥明赛,在创始人、总裁兼CEO涂超博士的带领下,利用自有知识产权的双特异性抗体筛选平台,开发一款针对新冠病毒的全人源纳米双抗。

  这款创新药具有对野生株和各种目前已知变异株的广谱特点,未来可开发成雾化吸入式剂型。

  

  在已有疫苗的基础之上,一旦中和抗体药物形成规模效应,再疯狂的变异毒株,也可能被制服。

  4

  结语

  中和抗体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正在为消灭变异病毒带来希望。

  例如,有机构已经成功分离出多株德尔塔变异株单克隆毒种,为生产针对德尔塔变异株的新冠灭活疫苗做好准备。

  时至今日,全球新冠累计确诊人数已突破 2亿,累计新冠死亡人数近440万。

  2020年,世界人口总数约72个亿。也就是说,在这个星球上,平均每36个人里边,就有1个感染新冠。

  目前我们应对疫情的最好方法,依旧是接种疫苗,这是第一道生命防线。

  但,面对病毒的疯狂变异,仅仅依靠新冠疫苗接种构筑预防保护的防线是不够的,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患上重症的风险很高。因此,开发有效的中和抗体治疗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更多的防线还在构筑,这是一场持久战,比药物更宝贵的,是我们必胜的信心!

上一篇:【2022年度】药品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系统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下一篇:3岁以下的婴儿和老人,该怎么防护奥密克戎?医生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