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打新冠疫苗送鸡蛋和补贴?是什么在阻碍人们接种疫苗的热情?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1
手机版

  24日,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谈到有害怕打疫苗的心理时说,这其实不是疫苗问题,而是人性问题。

  随后,张主任就被推到了热搜……

  “人性问题”四个字,听起来或许有点刺耳,但仔细一想,确实就如张主任所说:

  “很多东西你得不到的时候,会一直非常盼望;当你可以得到,特别是免费时,你突然又觉得,为什么要给我?”

  而且,现在还不仅仅是免费接种了,为了达到国家要求的接种率,达到一定的群体免疫效果,有的地方竟然出现了:“打疫苗发钱、打疫苗发鸡蛋”的怪现象,似乎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进一步“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想知道大家怎么想?看看评论区(人民日报的评论已经被屏蔽)……

  这种评论是最常见的,特别是都喜欢加最后一句话,“为什么,大家都明白”,明白啥啊?

  其实,大家纠结的问题不外乎三点:

  “急不急?异常反应多不多?新冠疫苗保护效果怎么样?”

  很多人甚至这么想:如果不着急出国去高风险地区,而接种疫苗还存在异常反应的风险,我们在中国,这么“安全”的低风险地区,就可以“聪明的选择”先观望,而不是做新疫苗的“小白鼠”。何况疫苗保护效果还没有确切的实验结果,打了也不是百分之百不得新冠,也不能摘口罩,甚至还存在变异株问题……而且说不定推迟接种还会发钱、发东西,还能名正言顺的小赚一笔,何乐而不为?

  2021年2月25日,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苗经济学联合研究中心方海教授课题组关于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意愿的最新研究成果于《Vaccines》期刊发表。文章显示:在疫情高峰期(2020年3月),中国成人受访对象的新冠疫苗接种意愿为91.9%;在疫情常态化阶段(2020年11-12月),接种意愿为88.6%。在疫情高峰期,有58.3%的受访者希望尽快接种,但在疫情常态化阶段,具有尽快接种意愿的比例下降至23.0%。有更多的受访者希望推迟接种,直到确认疫苗的安全性。此外,对疫情的风险认知、对新冠疫苗重要性的态度、接种史、医生建议、接种便利性以及疫苗价格等因素对受访者的尽快接种疫苗的意向有显著影响。

  图为疫情高峰期(2020年3月)和疫情常态化阶段(2020年11-12月)连续两次调查中对新冠肺炎疫苗接受度和偏好的比较

  尽管大家都知道,预防接种可有效预防多种感染性疾病,作为21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每年因免疫接种而避免的死亡人数非常可观,疫苗也被认为是减小贫富差距和提高卫生公平性的有效工具。2012年3月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The Strategic Advisory Group of Experts,SAGE)针对疫苗迟疑专门建立了工作小组,首次定义并测量“疫苗迟疑”,2019年WHO将其列为“2019年人类健康面临的十大威胁之一”。

  WHO太远了,钟南山劝不好使,说他搞代言;张伯礼劝不好使,说他中医不循证;高福劝不好使,说他人传人都整不明白;张文宏劝不好使,说他就是个网红大夫!

  但,事实当真如此?

  一、中国真的“安全”到不着急接种新冠疫苗?

  1、中国仍然存在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风险

  新冠肺炎这种疾病对绝大多数或者对所有公众来说都是易感疾病,对于慢性病人群、老年人的合并重症率非常高,目前全球的病死率超过2%。

  我国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疫情暴发的风险仍然存在,特别是国际疫情快速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持续增加,防控压力并未减轻。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才说过:“从感染风险分析,无论对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人群来讲,虽然我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仍然存在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风险,这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如果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就都有患病可能,部分人群患病后可能比较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还算远谈不上真正的“安全”。

  2、群体免疫的形成需要高接种率作为保障

  按照数学模型计算,如果新冠病毒传播数以3计算(即1名患者可传染3人),那么需要完成70%的疫苗接种,其群体免疫效果才基本达标,这是最低要求。因为疫苗保护率并非百分百,如果有效率为90%,那么接种率还应进一步提高,最好达到80%,上不封顶。

  但目前我国的总体接种率水平并不够高。即便中国相对于世界范围内更安全,但是还是需要完成新冠疫苗的全面接种,才能让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

  3、各国新冠疫苗接种情况

  新冠疫苗接种已在全球范围内铺开,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以及基址位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数位出版机构our world in data发布的数据,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苗接种总量已超过3.55亿剂次。其中美国接种量位居世界第一,超过1.07亿剂次,中国接种量位列次席,截至3月27日已超过1亿剂次;欧盟国家、印度、英国、巴西与土耳其的接种量也突破千万剂次。

  在3月13日,世界范围内的每日百人接种量已达到0.1剂次。其中智利与以色列的每百人接种量均已破1。而在2月28日,中国的百人接种量达到0.04,较年初增长238%,但与以色列比仍然存在差距。

  图为中国与以色列两国人口总数中每100人每日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的滚动平均数对比

  就接种覆盖率而言,以色列已有60.3%的人口至少接种了1剂次的疫苗,英国和美国则分别有43.2%和26.8%的人口完成了至少1剂次的疫苗接种。而放眼全剂次接种率,世界范围内仅有1.5%的人口完成全部接种流程,以色列的数据排名榜首。

  截止2021年3月26日全球各国至少接种新冠疫苗一剂次的人,占该国人口比例

  对于防控病毒来说,时间和覆盖率就是生命。但就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中国接受新冠疫苗接种的人口比例并不够高,进度也不是最快的,距离形成强有力的保护,还需要大家积极配合接种疫苗。

  截止2021年3月26日,各国完成全程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比例

  有研究显示,新冠疫苗的大规模接种已令以色列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数显著减少,说明疫苗在真实世界环境中显示出了效果。

  图为截止2021年3月26日以色列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数明显小于预计数量

  二、新冠疫苗有不良反应为啥不可怕?

  疫苗在整个生物制品里,是相对更安全的产品,并且灭活疫苗技术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研发平台成熟、生产工艺稳定、质量标准可控、保护效果良好,研发速度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而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新冠灭活疫苗也和其他疫苗一样,在上市之前都需进行检验检测,只有合格后才准许上市。但由于是新上市的产品,又恰逢疫情,我们还是给与了新冠疫苗更多的谨慎和关注。对此,我们国家早就有一套完整的监测与处置流程,毕竟我们国家又不仅仅只有新冠疫苗是新上市的疫苗,还有国产13价肺炎等大堆疫苗。

  1、完善的监测系统

  我国疫苗不良反应的系统规范监测,起步于2005年。随着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11年和2014年分别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我国国家疫苗监管体系中不良反应监测部分的能力评估,疫苗不良反应各项监测指标达到或超过WHO评估标准。2019年《疫苗管理法》、2020年《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均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有明确的规定,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监测系统,对新冠疫苗接种后的监测提供了保障。

  2、清晰的处置流程

  2020年根据疫情情况,按照《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各省分别组织召开了《新冠病毒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处置视频培训会》,针对新冠疫苗接种后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做出了明确规定:

  各接种单位要严格落实受种者完成接种后的30分钟留观制度,并安排专人在留观区流动巡视,发现有身体不适者要主动问询,必要时请求现场急救人员协助处置。各接种单位接到组织单位或受种者的不良反应报告后,要立即指导受种者进行对症处置或临床就医,并严格按照要求做好信息报告。除了建立正常的应急处置流程外,要求区疾控中心要指导组织单位和接种单位做好不良反应管理工作,要在2周内完成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和分类工作。区疾控中心要对明确为异常反应的受种者开展每日回访,了解最终转归情况;对分类待定的病例,在未明确诊断分类之前,应每日回访,直至病例痊愈或明确排除异常反应诊断。

  这套处置流程强有力的保障了受种者的生命安全。其实,新冠疫苗的应用安全性是比较高的,不要有一些过于恐慌的心理,以免产生一些心因性的反应。

  3、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不高于流感疫苗

  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是一项动态工作,各地也在陆续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出现的疑似不良反应报告病例开展相关的调查、诊断和复核,不良反应的报告发生率也会处于动态变化中。

  目前,全球中国疫苗接种也早超过1亿剂次,初步监测分析显示,新冠病毒疫苗的一般反应发生率与2019年全国上市后疫苗报告发生率基本一致,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略低于2019年全国已应用疫苗的发生率。新冠病毒疫苗严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不高于流感疫苗。既然这么多人都已经接种过了,“小白鼠”的言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三、新冠疫苗才上市,打了疫苗的保护效果怎样?、

  1、全程接种新冠疫苗能产生足够抗体

  打疫苗多久能产生抗体,也跟免疫程序有关系。新冠灭活疫苗一共需要接种两剂次,间隔2~4周,接种完第一剂以后,研究表明,7天开始普遍产生抗体,接种完第二剂28天以后,中和抗体阳转率或者叫阳性率均达百分之百,也就是按照规范的免疫程序接种两剂疫苗28天后,正常情况来说都能产生足以抵抗新冠病毒的高滴度抗体。

  2、新冠疫苗的保护期大于6个月

  首先,新冠疫苗已经上市流通,并出口国外,那就必须到达WHO的最低保护期要求:6个月。其次,目前根据各国机构关于新冠疫苗免疫持续时间的动物试验、阶段性研究结果以及既往相似技术平台疫苗等情况综合来看, 新冠疫苗免疫的持久性和保护效果,至少在6个月以上。为什么目前不能准确说出疫苗的保护时间,而是给出了一个范围,是因为新冠疫苗保护的持续性观察还在进行当中。

  3、未发现病毒变异对我国新冠疫苗保护率有明显影响

  目前不管是WHO也好,还是我们国家的科研机构,包括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也都一直在关注和监测着病毒的变异情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介绍:“目前,还没有发现新冠病毒的变异株对我国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疫苗的保护率产生明显的影响。”

  几个研发企业都针对当前几种变异株采用疫苗免疫血清进行交叉中和能力的测试和评估,最新一篇报道也没有发现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对变异株,包括南非株的中和活性有明显下降。

  这说明,接种新冠疫苗也许对病毒变异的阻断存在一定的效果,不会因病毒变异而白接种了。

  四、了解疫苗接种,科普任重道远

  为了科普疫苗知识,协助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们国家做了很多工作:无论是大量的媒体宣传,还是70%的接种率要求,甚至是政府机关单位的“身先士卒”全体带头接种……群众的热情却一减再减。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和盖洛普(Gallup)最近的调查发现,只有51%至5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现在就能获得Covid-19疫苗,他们会选择接种。这远远低于群体免疫所需的最低70%门槛。因此,目前迫在眉睫的挑战不是试图为100%的人口接种疫苗,而是至少说服12%到19%的持观望态度的人接种疫苗——这是达到群体免疫力所需的额外数量。

  为了弥合差距,很多单位从介绍有关疫苗的事实转向利益驱动,这才出现了本文开头提及的接种疫苗后给与经济或者物质激励的条件。殊不知,这种“低姿态做好事”的举动反而加大了民众对疫苗的怀疑。

  所谓“笔下所画,即为心中所想”,这场“人性的考验”,考验的不是不明真相的群众,而是明知道真相,却没有正确引导大家,树立良好的预防医学知识,还要用“物质利益”作为激励,这类做法实在欠妥。

  人类对未知都有本能的恐惧,我们真正该做的事情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直面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多想想怎么做到让大家了解疫苗、相信疫苗,树立正确的疫苗观;让大家因为了解而自愿,因为需要而选择。这条路任重道远,没有捷径,只能一步步的踏实向前。

上一篇:北京新增多例新冠确诊病例,会不会封城?
下一篇:【征稿】2023年4月1日前,《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专题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