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波疫情高峰刚到,最扎心的一幕上演,医生:扛不住了!

栏目:热点资讯  时间:2022-12-21
手机版

  放开,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只考虑疫情防控的影响。

  持续三年的疫情,对全社会的忍耐力都形成了极大考验。除了心理上的影响外,还有很多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收入减少了。

  

  所以放开是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居民意愿以及疫情防控形势等多重因素平衡而得出来的。

  但是放开之后,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因为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大量的感染者对医疗系统的冲击。

  综合国外的经验来看,抗住了第一波攻击,疫情就会逐渐平稳下来。而第一波,也是难度最大、最难应对的。

  虽然大部分人感染后的症状都比较轻,不去医院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些年龄偏大或偏小且未接种疫苗的人,以及一部分患有基础性疾病、慢性病的人。

  即便比例不高,但是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这个基数依然是很惊人的。

  还有一部分人,因为听到别人的渲染,比如“浑身疼,比生孩子都疼”、“嗓子像含着刀片”等诸如此类的描述,更是惴惴不安,内心的恐惧感增加,不去医院感觉都快活不下去了。

  

  所以随着全国各地疫情第一波冲击陆续来到时,无一例外,各医院的发热门诊都排起了长龙。有的地方拨打120,前方竟然有上千人在排队,医疗挤兑的压力切切实实的出现了。

  所以医院能否正常运行,就成为最后一道保障。

  国家已经出台规定,要求医院发热门诊要24小时运营,满足居民的接诊需求。但悲剧的是,医生也不是铁打的,而且医生处在疫情第一线,感染的概率比常人高出许多。很多医生带病上岗、劳累过度,有的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华西医院的在读研究生,还不是一名正式的医生,就倒在了抗疫的过程中。这样的悲剧,并不会仅此一例。

  疫情在管控阶段,是全社会的事,一旦放开之后,医院和医生首当其冲,而最终还是要由医生扛下了所有。

  12月15日,河南发布通知,从现在起至明年3月底,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取消节假日,而且全省的医疗系统早已经是一级备战状态。

  

  随着各省第一波疫情冲击的到来,各级医疗机构的压力都会接踵而至,最终都会集中在医生头上。

  而且这并不仅仅正是上呼吸道感染科医生的责任,因为很大一部分感染后,都会伴随着发热。如果自身存在一些慢性疾病,由发热引发的感染,就有可能诱发这些疾病,甚至是出现危险,所以所有的医生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这几年医患关系本来就处在一个敏感的位置。

  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而医疗资源却跟不上,所以各大医院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还有各类医疗事故、医闹现象的发生,将这种对立关系放大。以及看病成本的逐渐增加,很多人已经发现不敢进医院了。

  其实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并非都归结到医生的头上,他们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个体。

  

  医学专业是攻读时间最长,培养时间最长,黄金周期较短的行业。培养出一个合格医生,要全社会付出极大的努力。

  当面对疫情冲击的时候,医生冲在第一线肯定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各地、各部门,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多解决医生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让华西医院陈同学的悲剧不再重演。

  还有就是各地需要减缓疫情传播的速度,让各省第一波冲击来临的时间跨度增大,这样就可以发挥互帮互助、相互支援的优势,让医生能够一轮一轮的替换休息。

  有限的资源要用到刀刃,这也很关键。有些人大量囤积药品,借此出售牟利,发国难财。也有些人,平时身体很健康,就是因为听信了很多不实之词,过度担忧疫情的症状,造成了恐慌的心理,本来不用就医的却占用了本来就十分紧张的医疗资源。

  

  疫情的第一波冲击,才刚开始,未来面临挑战都不小。不管是居民也好,还是医生也罢,大家只有相互理解、互相支持,才能成功应对疫情,最终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

  举报/反馈

上一篇:北京流行的毒株比广州的更“毒”?专家解读
下一篇:医保体系官员被查;国产新冠药价格公布;字节收购妇产医院